齐淑芳:曾带领30名演员留美,如今过得怎样?

内娱的趣事 2024-05-23 07:33:52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

文|内娱的哪些事

编辑|内娱的哪些事

回想自己弹丝小时,每当听到身旁长辈们津津乐道地谈起齐淑芳这个名字时,我总能感受到一股隐隐约约的神秘气息。这位大家闺秀一般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竟然在人生转折时做出了一个"叛国"的荒诞决定,令许多人哑然失笑又扼腕叹息。

她究竟是一时糊涂,还是抱着一腔事业孤勇?我由衷地希望有朝一日能亲自见到这位京剧奇女子,一窥她的真面目。

旧时家世

要追溯齐淑芳艺坛成名的根由,自然绕不过她那本就与戏曲沾亲带故的家族背景。她出生于一个戏曲世家,自小在戏台边长大。母亲舒艳芬是当年颇有名气的小生行当;父亲齐振海虽只是个配角,却是名副其实的"戏曲宗师",家传戏路纯到了骨子里。

她的哥哥齐英蓁,也是一位当红小生。在这种艺术氛围的熏陶下,小小年纪的齐淑芳就迷上了戏曲艺术,立志要像母亲和哥哥一样成为一代宗师。

6岁那年,她开始拜师学艺,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亲传舞台诀窍。也许是先天条件过硬,加之勤奋刻苦,齐淑芳才学超群,12岁便以"小旦"的身份登台亮相,实属是少有的奇迹。坛新秀正所谓"出尘脱俗",齐淑芳的才华横溢立刻引起了整个京剧界的关注。

那时她个子还小小的,却已展现出了一股老道的钻劲儿。台上台下,个个都为她捧场。观众无不惊叹于她在舞台上那种老成持重、干脆利落的形体语言,好比一个八九十岁的老阿姨被装进了孩子的身体里。

殿堂级大戏《三战张月娥》横空出世后,齐淑芳借助这部力作一举成名。这部剧既有悲情浪漫的唱词,又有精彩绝伦的武打场面,可谓应有尽有,广受好评。

齐淑芳在剧中扮演的张月娥一角,被当时的评论家盛赞为"声腔亮丽、刚正不阿、动人心魄的好旦角"。自此,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喝彩,晋升为一代京剧宗师的道路也就指日可待了。

艺坛巅峰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齐淑芳可谓是捷报频传,京剧大师的美名与日俱增。1963年,她随国家京剧代表团远赴法国巴黎,在著名的尚泰伊剧院一连演出数月。现场反响热烈,观众们对这种充满东方韵味的舞台艺术赞叹不已,纷纷表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艺术熏陶。

一时间,当地的报刊杂志都在追捧这位来自东方的"戏梦女神"。有评论家盛赞她是"戏如人生、人生如梦"的至高化身,台上台下、戏里戏外皆是她施展绝活的天地。这样的盛赞无疑是对她多年艺术追求的最高肯定,也成为她事业生涯中最闪亮的一笔。

不过这也是她人生转折的开端。在收获了无数掌声和名誉后,齐淑芳内心对传播中华文化艺术的渴望与日俱增。她随上海京剧团赴美国后,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带领演员队伍整体"叛逃"滞留当地,并在当地重新创业。

这一决定无疑是给自己人生戳了个天大的篓子,立刻引发了舆论的大浪淘沙。国内的报纸电视把她批判为"卖国贼"、"文化叛徒"。即便是一些同行好友,也对她表示了无比失望和痛心疾首。

流亡路

一纸"叛逃"宣言,在齐淑芳的人生上掷下了一颗炸弹。当时的她,带着30多名演员在洛杉矶郡一带漂泊。生活陷入了空前的困境,每天只能靠在小酒馆唱些曲艺混口饭吃。有一段时间,齐淑芳和丈夫丁梅魁甚至一度"主唱曲儿讨饭吃"。

幸运的是,一批热心的华人慷慨解囊,为剧团提供了一些生活费和租用小剧场的场地费,才算勉强渡过了那段最困难的日子。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们靠着在小剧场内的散客演出过活。当时美国主流社会对于"京剧"这种中华文化完全陌生,所以只能在华人圈内小打小闹。

不过齐淑芳并未气馁。相反,她打定了主意要将中国戏曲文化的精髓展现给美国人民。于是她组织起了美国首个"中国京剧艺术节",把剧场的营销工作做足了,刻意在主流社会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推广。果然,终于有一天,这群中国戏子们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随着美国主流社会对中国戏曲文化的逐步了解和接纳,齐淑芳的剧团也渐入佳境,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后在美国的近30年时间里,她和剧团可谓是风风火火,足迹遍布美国100多个大城市,进行了近千场的演出。

1992年,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一场演出,更是将齐淑芳的名声推向了巅峰。她在台上大展身手,精湛的表演将现场观众折服,获得了永不熄灭的掌声。评论家盛赞她"不负盛名",是"戏如人生、人生如梦"的最佳诠释者。这无疑是对她艺术功力的最高肯定。

此后她和剧团在美国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巡演,时常上演大型京剧经典剧目如《智取威虎山》、《四郎探母》、《杀小孩》等。现场的反响热烈程度简直难以想象,很多观众甚至第一次接触京剧艺术,但都被深深地折服了。

除了致力于传播京剧文化,齐淑芳还大胆尝试将其与西方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创新。她多次选用现代爵士乐作为伴奏,赋予传统戏剧前所未有的时尚活力。一些评论家更是赞叹她的作品"新潮前卫又不失传统味道"。

在当地华人圈里,齐淑芳和她的剧团无疑是家喻户晓的明星团体。很多华人都盛赞她是正宗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使者。对于主流社会来说,她们的表演也赢得了无数好评,被誉为"东西方艺术交流的杰出使者"。

归乡路

就在事业蒸蒸日上之际,齐淑芳内心的祖国之思却愈加汹涌。2001年,她获得美国政府的"终身成就奖"之后,更是对重返故土产生了执著的愿望。长久以来,国内舆论一直将她斥之为"卖国贼"、"文化叛徒"的称谓。

当她终于率领剧团首次合法重返祖国、进行全国巡演时,舆论的反应反而意外地平和了。

齐淑芳年过九旬时再一次踏上了国内舞台,参加了当年的中国京剧节活动。这次她对多年前离开祖国的"缘由"进行了解释:自己当初之所以做出那个"鲁莽"的决定,纯粹是出于对艺术理想的执着追求。

她解释说:"我当年之所以毅然决然留在美国,是因为我看到了那里传播京剧艺术的广阔前景。我下定决心要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耕耘播撒,努力将京剧艺术的魅力展现给更多的外国观众。"

"如果当时回国的话,或许我的艺术道路就此止步,将会止步于一个狭隘的小圈子里。所以我毅然选择了走出去,不顾艺人身份地去追求艺术理想。这是我一生最不后悔的决定。"

生命的最后时光,她依然在为自己的艺术事业打拼奔波,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现在回想起来,整个80多年的人生之路,她最终实现了艺术理想,也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赞誉。

0 阅读:39

内娱的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