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他没演技,是内娱最大的笑话

老夏的美好世界 2022-09-09 20:22:59

#影视角度看热搜#最近,第3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揭晓了。有意思的是,这回还顺道把每位候选人的票数给公布了。没想到,此举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在五个演员奖项中,赫然出现了三个「0票」选手:沈腾0票,海清0票,周也0票。

而在这三人当中,最让网友鸣不平,当属竞选最佳男主角的沈腾。

不少网友分析原因。怀疑是喜剧演员的关系。

随着网友讨论愈演愈烈,百花奖官方也作出了解释。他们认为,沈腾在《我和我的父辈》中的角色,并没有突破以往的演技。

但这样的说辞,并不能服众。要知道,沈腾这是第一次提名国内有分量的影视奖项。既然是首次提名,那说明评委们认为他已经有所突破了才是。

而更让人不解的是,沈腾凭借这部「毫无突破」的角色获得了提名。之前大获好评的诸多角色,却一次提名也没获得。无论是0票,还是过往0提名,其实都反映了大家看在眼里的事实:各大影视专业类奖项,对于喜剧表演都存在着长久的偏见。

优秀的喜剧演员,一般有着极好的观众缘。然而,却有个不争的事实:喜剧演员很难获得专业性的奖项认可。其中,最令人叹息的,当属卓别林。作为公认的一位喜剧大师,他居然从未获得奥斯卡的表演奖。直到获得终身成就奖,早已白发苍苍。

同样被忽视的,还有一位公认的喜剧明星,金·凯瑞。一直以来,金·凯瑞都依靠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来逗笑观众,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阿呆与阿瓜》里,他挑眉咧嘴,将傻瓜演绎得浑然天成。《变相怪杰》里,更是将无厘头的肢体动作运用到极致。

他还将自己的风格带进了其他类型的电影中,创造了诸多经典。比如《楚门的世界》《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等。

然而,他却没有获得过奥斯卡青睐。甚至,一次提名也没有。

这份失落,被他演绎进了《变相怪杰》。手捧盗版小金人,过了把影帝瘾。以自己的酸楚,博得观众一笑。

相较于前两位,周星驰的奖运要好一些。2002年,40岁的他凭借《少林足球》一举夺得了金像奖最佳青年导演、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三大奖项。颁奖礼上,他仍不忘开玩笑。「我都一把年纪了,还能拿青年奖,我真的很荣幸。」

但,笑容背后是辛酸。在此之前,他在金像奖上,有着长达十多年的陪跑。1991年,周星驰拍摄了《赌圣》《逃学威龙》等片。连破票房纪录,开启了港片的「双周一成」时代。

然而,票房大卖的同时,他的演技却从来不被金像奖认可。他先后五次被金像奖提名,都未曾获奖。

还曾遭到评委的当众嘲讽。这段经历,也被他放到电影《大内密探零零发》里,狠狠自嘲。借罗家英之口,讲出世俗对他演技的看法。「表情做作,略嫌浮夸」

完了,还要补上一句更狠的。「你不懂演戏呀」

而相较于男演员,女喜剧演员的处境更为尴尬。在许多观众眼中,她们能走的路似乎只有一条。那就是,扮丑装傻。无下限地自黑,沦为陪衬主角的工具人。比如,观众们耳熟能详的「包租婆」。一句「水费不要钱啊」,曾在电视广告上循环播出。但回想起她,鲜有人记得她还有什么对白。

除此之外,还有难以摆脱的刻板印象。从春晚到《夏洛特烦恼》,马丽演活了一个马冬梅。狂野的笑声,一口粗犷的东北话,是她的招牌。然而,走下舞台和银幕,马冬梅成了她甩不掉的标签。她曾在节目上吐露自己的尴尬处境。每次,她出席活动想向服装品牌借一身衣服,都会遭到品牌方的嫌弃。「人家说你土」

对观众而言,不管喜剧演员演什么,看到他们就想笑。因此,也就生出很多偏见。「别的演不来,就只能演喜剧。」实际上,这大大看轻了喜剧表演。

不少人认为,喜剧表演过于浮夸,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殊不知,真正优秀的喜剧表演,其实都是来源于日常,取自于小人物。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卓别林。《摩登时代》里,他摆着机械僵化的肢体,将困于流水线的工人演绎得活灵活现。

《淘金记》中,他将烹饪皮鞋,大快朵颐。那脸上挂着的荒诞的饥饿,正是大萧条时期人们的真实写照。他将生活的日常融入到电影中,也赋予了电影以时代属性。

也有不少人认为,喜剧表演就是扮丑。做出滑稽、搞怪的模样,逗大家一乐。殊不知,这些只是较为低级的表演方式。

真正优秀的喜剧表演,是有层次的。是用一种喜剧的色彩,去蒙住悲剧的底色,从而营造出一种更为沧桑的氛围。这种氛围,其实更直抵生活的本质。正所谓,「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武状元苏乞儿》中,有一段「即兴表演」让鱼叔印象很深。苏灿因为作弊触怒圣上,结果惨遭抄家。这本该是一个悲伤的戏。然而,周星驰却只是慵懒地瘫坐在大烟床上,闭眼唱起了粤曲。抄家的官兵,四散的佣人,与他的泰然形成了反差。演绎落寞,用不着哭天喊地。看似无厘头的喜剧,反而更多了几分悲凉。

后来,他被逼讨饭,却依旧死撑脸面。嬉皮笑脸面对各种欺凌与歧视。直到父亲重病,他才丢掉最后的少爷架子,坐在街边开口乞讨。

然而,当他遇见如霜,却无言以对。自尊心再次涌上来,只顾用煤将脸抹黑。仓惶变了口音,佯装陌生人。

直到走远,才情难自控,泪流满面。周星驰神色的变化,也推动着剧情由喜到悲。

更重要的是,喜剧表演是复杂的、丰富的。好的正剧演员未必能演好喜剧,但好的喜剧演员一定能演好悲剧。在《城市之光》中,他是个身无分文的流浪汉。为了给失明的卖花女孩攒够治疗费用,他参加了拳赛。结果,一败涂地。那一副摇摇摆摆的憨态,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但,当一切滑稽褪去,剩下的是真诚而善良的本质。影片结尾,卖花女孩重获光明。卓别林用几个简单的连贯动作,传递出了不同的情绪。拿着鲜花的手表达惊讶、紧张、激动、幸福……而上挑的眉毛充满的不确定。同时,失神已久的双眼里,又重新有了光。

这段戏,后来被吴孟达重新演绎在喜剧片《蜡笔小小生》中。并增加了更多的情绪在其中。又悲,又喜,又紧张,又无可奈何。

可见,喜剧电影,往往并不是搞笑逗乐这么简单。优秀的喜剧电影和演员表演,都是需要精湛的技巧与经验,才能得以完成。

诚然,电影专业类的颁奖,有其重要的荣誉价值。但并不是说,没有拿奖,就代表演员本身被低估了。至少,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喜剧演员往往都是最受欢迎的一类演员。说起卓别林、周星驰、金瑞凯,即便他们一座奖杯都没有,也不会有观众说他们演技不行。恰恰相反,他们可以称之为「喜剧之王」。而一般其它演员都没有这种抬头。同时,他们也通常具有极强的票房号召力。

或许,也正因如此,许多网友才会为这次的「沈腾0票」打抱不平——即便沈腾拿不到影帝桂冠,也不应该一票未得。

从这一点看,内地奖项的评选确实难辞其咎。其实,可以做进一步的调整和平衡。比如,像北美的金球奖、艾美奖等影视奖项,就会将「剧情类最佳」和「音乐/喜剧类最佳」划分开来。从而可以表彰、激励更多的表演者。这两个体系,确实存在评判标准的差别。比如始终无缘奥斯卡的金·凯瑞。在三次获得金球奖最佳男主后,他终于释怀。「我不再做旧梦,三次金球奖让我有了向前的动力。」

而过去的香港金像奖,其实也一度对喜剧很是推崇。1982年,第一届金像奖的最佳男主,便是颁给了喜剧演员——《摩登保镖》中的许冠文。

许冠文、许冠杰、许冠英第二届金像奖,则开出了双黄蛋。同时颁给了《最佳拍档》的麦嘉和《提防小手》的洪金宝。

正是对喜剧演员和动作演员的扶持,鼓励了香港电影人的奋起创作。成龙在打破动作片的一板一眼,塑造出独一份的喜剧功夫片。周润发也将玩世不恭的性情带入《英雄本色》《纵横四海》中,让人物更加立体。正是他们的成功,引发了观众的观影热潮。也造就了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优秀的演员并不会为了奖项而停滞不前。但,如果带着有色眼睛审视喜剧演员,就会忽略他们的优秀。长此以往,便会扼杀创作的积极性。看到王宝强,就想到《唐人街探案》里扮丑的唐仁。那么就会忘记《盲井》里元凤鸣瑟缩的身子。更忽视了树先生那无处安放的尴尬的双手。

正如导演陈正道说的。「喜剧演员之所以能够逗笑别人,是因为他们更了解什么是严肃。」优秀的喜剧演员有着一种魔力。他们所有的表演都仿佛是在逗观众笑。却总有股力量,能掌控着你的笑,也能让你失声大哭。这就是真正的演员。

0 阅读:23

老夏的美好世界

简介:用犀利的观点,传递更有价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