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15,一代传奇

悦悦谈国际 2024-02-18 20:46:16

米格-15战机,一代名机!功勋卓著!威名赫赫!本文图片展示它的风采,图片为主,文字为辅,文字约1750字,附图约60幅。

对咱们军迷来讲绝对熟悉,咱们这一代70后从儿时就熟悉的战斗机机型,具体性能当年肯定不了解,不过外形最熟悉也是最亲切的战斗机,连环画,各种宣传画中的主角,更有极个别“土豪级”的同学玩具模型都是它,咱们了解战斗机基本都是从它起步的。

很多地方的儿童公园,说不定就有一架米格战斗机,差不多是标配-开玩笑的,就是说很多地方都有它,呵呵。估计很多朋友儿时都上去爬过,另一个熟悉的机型就是基于米格-17仿制开发的歼5战斗机。

米格-15战机,非常棒非常棒的战机。始于40年代末,成于五十年代初的朝鲜战场,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让它名扬天下,总产量超级庞大。来自苏联米高扬设计局,是米高扬设计局开发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后来也是广泛装备于各国空军,如苏联,朝鲜,埃及等38个国家。

当时的苏联先后搞出来了雅克-15和米格-9两款喷气式战斗机。但是这两款战斗机有个共同点,发动机性能差、推力不足,很快就被苏联军方否定,所以需要研制出更加先进的战机成为苏联军方最为关注的事情。

设计开发的成功基于当年英国的“慷慨和鼎力支持”,苏联当年急需的引擎就来自英国,甚至早期量产战机用的还是英国的引擎,当然后面采用了苏联国产的发动机。

江湖传闻,设计开发的成功是在苏联获取了德国Ta183型喷气式飞机的精髓后,无独有偶米格-15的对手F-86战机,据说也是基于相当部分的德国技术,所以米格-15和F-86外形还还有些相似,当然这是路边社的消息,那个年代,基于当时的技术,设计出风格一致的战机也无可厚非。

米格-15综合性能优异,当年来讲,速度和机动性尤为突出,还有就是火力威猛,装备了一门37毫米口径的N-37型机炮和两门23毫米口径的NS-23KM型机炮,看着震撼粗犷有力!对比F-86上的6挺机枪,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虽然射速慢点,精度差一丁点,但架不住火力凶猛残暴,炮弹威力大,毁伤效果惊人,美军F-86要么有幸逃脱,一旦中弹,大概率结局就是凌空爆炸。这种风格也就慢慢成了苏式武器的特点,重火力,但精度等相对提升空间巨大。

为什么不是同一口径的机炮?因为年代关系,当初设计时,主要作战对象是B29/B36这种大家伙,小口径炮弹拆不动,所以需要大家伙,不过两种口径航炮给空战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各自的初速和弹道差异较大,瞄具无法有效协调,只能大概折中取一个近似中间值。

这样操作可以兼顾两种航炮各自特点,37机炮上偏弹道弯曲,23机炮弹道相对平直但下偏,在400米以内的精度还可以,敌方飞行员总是被淹没在两种弹道炮弹编织出的火网中,结束Finish。但超出400米的弹着点散布极大,两种炮弹的轨迹特别奇怪,只要敌方飞行员在炮弹空隙中,那么击毁敌方战机的机会很渺茫。容易造成射击脱靶。

在总结经验教训后,得出结论只有近距离作战,空中拼刺刀,刀刀见红。有些飞行员为了确保击中目标,甚至逼近美军战机200-300米才开火。危险程度极高,要冒着撞上目标或被敌机爆炸碎片击中的风险。用大无畏的英勇精神去扬长避短,发挥出了战机火力猛的优势。

抗美援朝空战英雄辈出,有王海将军,韩德彩将军,还有赵宝桐, 刘玉堤,孙生禄,张积慧,李汉等老前辈,在朝鲜上空书写了咱们空军的优秀开端和不朽篇章。

米格-15不足之处,弹药量少,只有200发炮弹,但当时的志愿军飞行员会告诉你,备弹201发,还有一发就是自己和战机,也是最后一发!这也体现了抗美援朝中空中力量战胜美国空军的决心和战斗意志,胜利来之不易,是英勇精神争取来的,甚至是用无数生命换来的。

1951年中期以后,凭借“空中拼刺刀”精神,多次成功地拦截美军战机,在鸭绿江南岸平原一带上空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米格走廊”,粉碎了敌人的“绞杀战”。当然苏联空军的帮助和支持也需提及。

再来看一组图片,关于米格-15和米格-29战机,波兰空军的。算是米高扬设计局的经典一生。米格-15可以看作起点,米格-29算是落幕之作。虽然还有米格-35,但终究未能掀起波澜, 经典之作还有,空中AK-47-米格-21,米格-25,米格-31等。米格-23是米高扬老爷子本人最后的作品。

如今世间再无米格,米格战机还留存,但米高扬设计局也不在,先是被合并,后撤销了,彻底算是并入苏霍伊设计局了。

但咱么还记得,去年长春航展米格-15乌比斯&米格–15比斯还作了静态展出,本图集所附图片大都是波兰空军装备的米格-15,波兰空军也有些小奇葩,印象中苏东阵营第一次喷气机叛逃就是波兰的米格-15变节。

0 阅读:13

悦悦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