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是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德法两国的最后一日。中方代表在巴黎出席全球融资契约峰会期间与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举行了会晤。米歇尔指出,中国的发展有利于欧盟和世界,欧盟无意打压中国发展,反对“新冷战”。德媒指出,中方此次德法访问是对欧魅力攻势的一部分,取得了外交的重大胜利。
德国电视一台指出,柏林为中国政府代表团铺上了红地毯。德方接待规格之高异乎寻常:总统施泰因迈尔接见、总理朔尔茨设宴,检阅三军仪仗队、会晤数十名工商界精英。《商报》说,对中国来说,这次政府磋商显然是非常成功的。德国总理还率领八位部长同中方代表举行会谈,处处欢声笑语。
而在法国,中国代表团也受到同样高规格的接待。中方包机抵达巴黎奥利机场,礼兵沿红毯两侧列队致敬,法国内政部长达尔马宁等亲自到机场迎接。访法期间,中方会见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同法国总理博尔内举行会谈,会见法国参议长拉尔歇,出席中法工商界晚餐会并参观法国企业。同时,中方还应邀出席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并发表讲话。拉尔歇23日说,明年法中将迎来两国建交60周年暨文化旅游年,法中关系呈现更加光明的前景。
德国电视一台评论说,这些画面向友邦发出了一个信号:中国在欧洲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对中国来说,这是一场外交的重大胜利。
中欧对话的一个重头戏当属经济协议。在巴黎举行的签字仪式上,空客首席执行官纪尧姆·福里和中方代表承诺加快空客在中国沿海城市天津的新装配线建设。 中方表示,支持国内航空公司根据需要与空客开展合作。
在访问德法期间,中国已与许多欧洲企业巨头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包括空客、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大众、西门子和巴斯夫等。中方与德法将深化电动汽车、节能减排、低碳产品生产、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合作。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欧洲巨头受到美国的压力,不得不限制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今年早些时候,荷兰宣布对半导体技术的海外销售实行新的限制。 荷兰是全球半导体行业主要供应商 ASML 控股公司的所在地。本周早些时候,意大利对轮胎制造巨头倍耐力的最大股东、中国中化集团实施了多项限制。
欧洲媒体认为,今年上半年,中欧、中美关系都有点似寒还暖的现象,西方松口不再讲“脱钩(decouple)”,而是“去风险化”。 不过,“去风险化”本身包含保护主义等负面效果,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3月提出,旨在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德国总理在会见中方代表时提出,“没有兴趣与中国脱钩”。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表示,高度重视法中关系,法中应坚持有效的多边主义。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指出,中国的发展有利于欧盟和世界,欧盟无意打压中国发展,反对“新冷战”。
尽管此次访问,德法都发出积极的对华信号,但我们也要看到:德国首份国家安全战略定义中国为“伙伴、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要减少中国以来。欧盟20日发表“欧洲经济安全战略”文件,也提出多项据称针对中国的限制行动,说白了仍要坚持对华“去风险化”。
中欧之间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双方发展都有利于对方。中国的发展为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提供了机遇,而不是风险。中方希望欧盟客观理性评价对华关系,持续推进务实合作。随着欧盟各国经济陷入衰退,又面临能源、高通胀等危机,与中国加强合作,成为其复苏的有力途径。中欧合作仍是全球危机中的主线。
不要对洋鬼子抱有丝毫的信任,要不然哭都找不到坟头
中方展现了钞能力!
担心协议拿到好处后又变脸了
朝阳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