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经济体提升全球增长韧性

经济日报 2024-05-21 06:50:46

上周,联合国发布报告上调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尽管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全球经济前景较年初已经有所改善。其中,发展中经济体面对欧美货币政策的持续冲击,不断发掘潜力,提升了自身增长预期,也提升了全球经济增长韧性。

5月16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年中更新报告,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预测的2.4%上调至2.7%。其中,发达经济体由年初的1.3%上调至1.6%,发展中经济体由年初的4.0%上调至4.1%。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4月16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也上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并分别上调了对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预测。

从报告内容看,主要国际机构更看重发达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比如IMF在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扩张的动力将来自“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意外强劲增长”,联合国的更新报告则突出“北美、欧洲和日本,其失业率仍接近历史最低水平”。

相比之下,发展中经济体增长预期虽然有所改善,但国际机构的报告仍聚焦于“一些发展中经济体仍在与顽固的高通胀作斗争”,并强调“许多发展中经济体还面临借贷成本上升、汇率压力持续存在,以及政治不稳定等挑战”。

这些问题固然存在,但必须看到的是,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并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技。许多国家和地区面对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多重冲突可能性加剧,可谓是底子薄、难题多、外部冲击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在疫后复苏中,不仅要面对本国本地区各自经济难题的考验,还要应对欧美货币政策对世界各地带来的负面冲击。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多数发展中经济体增长前景仍然在持续改善,尤为不易。这表明发展中经济体不仅把握住了发达经济体复苏以及全球贸易恢复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掘较大的人口基数和市场需求的潜力,也尽可能地对冲了欧美货币政策的负面外溢影响。

有分析指出,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美元加息、本币贬值以及资本外流的严峻考验,尽管一些经济体出现了债务问题,但总体上显现出抵御外部冲击的韧性,“一些经济体如越南、墨西哥等,利用全球供应链调整吸引外来投资,增强出口竞争力。能源和资源出口型经济体利用资源优势抵御通胀压力并加快产业转型”。一些发展中经济体在本轮美元周期中展现出的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与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相比有明显提升。

要看到,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经济体,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的挑战和考验,拉紧合作纽带、做大互惠蛋糕,坚定不移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切实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面对欧美货币周期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加强国际政策协调和国际发展合作,保持了经济的相对平稳,彼此间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更加顺畅,进而提升了全球经济增长韧性。

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之中,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和政策变动固然重要,发展中经济体的坚韧同样值得关注。后发国家和地区不断向前并取得进步,对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连 俊)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