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北塘河畔兴起“挖蟹热”?专家:螃蟹别下肚,玩玩就好

景天看亿娱 2025-04-21 19:42:35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3年秋,杭州北塘河畔,一群家长带着孩子上演了一出-疯狂挖蟹记-。

这阵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考古队发现了新遗址,热闹程度堪比菜市场!蜂窝状的泥滩上,大人小孩全副武装,铁锹铲子齐上阵,目标只有一个:活捉那些指甲盖大小的相手蟹。

说到这个,咱先不说这些螃蟹能不能吃,就这挖法,河堤怕是撑不住啊!密密麻麻的洞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巨型土拨鼠集体搬家。

环保志愿者看着都心疼,照这么挖下去,明年汛期怕是要上演现实版-水漫金山-了。

对了,有些家长还把这玩意儿叫-自然教育-。

孩子蹲两小时泥坑就能培养出生物学家?别逗了!真要搞自然教育,不如先教孩子看懂-禁止破坏堤岸-的警示牌。

说到底,还不是换个地方玩手机——孩子满手泥巴自生自灭,爹妈忙着找角度拍抖音九宫格。

但是,问题来了!这些螃蟹到底能不能吃?浙江自然博物院的研究员说了,这玩意儿叫相手蟹,专吃腐烂物,肚里指不定揣着多少寄生虫。

某些家长立马炸毛:-就你懂科学?咱这是自然教育懂不懂!-转头又往家族群里转发《螃蟹富含蛋白质》的养生帖。

这逻辑,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说到这儿,咱们不得不提那些卖大闸蟹的摊主,这两天来问-河蟹能不能生腌-的顾客暴涨三成,估计心里都乐开了花。

结果呢?原本安安静静分解有机物的相手蟹,突然成了人类幼崽的活体玩具,也成了某些家长晒朋友圈的-战利品-。

今天能为了晒朋友圈挖穿堤岸,明天就敢把保护动物炖了煲汤。

某些家长的野性消费,迟早要让全体市民买单——字面意义上的买单,市政维修账单那种。

这事儿说到底,暴露了中产教育焦虑的荒诞逻辑。

一边花三万块报马术班培养贵族气质,一边放任孩子在污染河道玩泥巴;一边对进口辅食的配料表锱铢必较,一边觉得野生长大的螃蟹纯天然无公害。

这种魔幻现实主义操作,怕是连螃蟹都要连夜进修《人类迷惑行为大赏》。

一位网友说,自家孩子挖螃蟹回来,问他:-螃蟹会不会想妈妈?-这位网友当时就愣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这场以教育为名的集体狂欢,最终教会孩子的,恐怕只有如何把生命当战利品来炫耀。

那么问题来了,当孩子问你-螃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你会怎么回答?

免责声明:本文的时间、过程、图片,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0 阅读:3

景天看亿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