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小“午睡”和“不午睡”,长大后3点差异显著,家长要重视

禾禾妈爱学习 2024-05-18 23:17:25

随着夏天的到来,昼长夜短,天黑得晚,使得不少人也容易睡得晚,所以,为了补充精力,很多人到了中午,都会眯上一觉。

然而,对于精力旺盛的孩子来说,却好像并不受这种现象影响,很少午睡。

女儿小时候就是这样,上幼儿园前几乎没午睡过。说实话,当时我也没当回事,甚至觉得中午不睡也挺好,这样晚上还能早睡会。

可等她上了幼儿园,我才发现我这个想法有多蠢。

刚上幼儿园小班时,因为她午睡睡不着,总在小床上“翻饼”,影响其他小朋友,老师没少找过我。

关键是因为不习惯午睡,加上老师的要求,她回到家后还总给我闹,有段时间甚至因此不愿意去幼儿园。

为了解决女儿“午睡”的难题,那段时间我没少寻求其他老师及家长的帮助,还经常上网查阅资料。

结果发现,原来午睡对孩子如此重要!

从小“午睡”的孩子,有三点优势

优势一:记忆力更好

德国萨尔布吕肯大学的科学家曾做过一项研究,在该研究中,科学家精心挑选了一组实验者,并让他们学习一系列的单词和词组。

完成学习后,实验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被安排观看DVD作为对照组,而另一组则进行45分钟短暂的午睡。

当午睡组醒来后,科学家对这两组人员进行重新测试,结果发现:午睡组比观看DVD组记住的单词更多,仅45分钟的午睡就可以使记忆力提高5倍。

科学家认为,午睡之所以能够提高记忆力,是因为在午睡过程中,大脑会进入一种特殊的睡眠状态,这种状态不仅可以清除大脑中的代谢废物和毒素,让大脑保持清洁和健康状态,还可以促进大脑神经元的连接和突触的形成,有利于记忆力的提高。

因此,打小就有午睡习惯的孩子,往往记忆力都比较好。

优势二:注意力更好

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注意力资源理论”,意思是人的注意力,跟我们的体力、精力一样,也是一种有限的资源,需要合理的分配和有效利用。

孩子如果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则会导致他们的注意资源持续消耗,难以维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警觉性。

脑电图(EEG)研究显示:午睡期间,我们的大脑会经历一系列的脑电活动变化如神经元的修复和再生、神经递质的平衡和调节等。

这些活动都有助于恢复大脑的功能和状态,以及注意资源的储备,提高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因此,打小就有午睡习惯的孩子,注意力相对更好。

优势三:情绪更稳定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

相信很多网友都听说过这句话。

别说是孩子,成年人在大脑休息不好的情况下,都容易崩溃发怒。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孩子无论是大脑还是身体的各种机能,都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需要充足的休息来支撑其生长发育。

当孩子大脑的营养和能量消耗殆尽,但未能及时补充时,其脑细胞活力便会下降,信息处理能力也会变得紊乱,从而引起情绪失控。

充足的午睡就像是给大脑“充电”,有助于孩子恢复活力,能有效缓解孩子的疲劳和情绪问题。

孩子为什么睡不着?

跟很多家长聊过关于孩子午睡的问题,期间听到最多的话便是:“不是我们不让孩子睡,而是孩子睡不着!”

孩子为什么睡不着?

幼儿园老师跟我反馈完女儿不午睡的问题后,我反思了下,她中午不睡,原因无非以下几点,不知道你家孩子是不是。

第一:缺乏合适的睡眠环境

仔细回想起来,女儿一岁左右的时候,有几次中午是有午睡的意向的,但因为我们家在一楼,卧室又临街,每天中午来回的人特别多,吵闹的环境,分散了女儿的注意力,导致他没法安心入睡。

其实,不止孩子,成年人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注意力也很容易被分散,难以入睡。

所以,若想孩子养成午睡的习惯,首先我们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比如,关上卧室窗户,拉下窗帘,将空调调到合适的温度,在孩子不适应独自入睡时,陪孩子一起入睡等。

第二:睡眠习惯不好

记得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在《美国育儿百科》一书上,就看到过不同年龄段孩子不同睡眠时间的要求,其中3-5岁儿童,每天建议睡眠时长为10个小时即可。

所以,当时我以为只要孩子睡够以上时长,午睡不午睡的无所谓,所以,也没刻意让她午睡过。

再加上女儿特别黏我,每天晚上睡觉,都要等着我一起睡,而我睡眠习惯也不好,每天不熬到十一二点不睡觉。

十一二点睡,早晨又起的特别晚,刚吃完早饭就中午了,当然睡不着。

到了下午五六点,终于熬不住睡了,这一觉睡到七八点,醒来更有精神跟我一起熬着到十一二点睡,久而久之便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所以,想要孩子早睡早起能午睡,还是需要我们帮其从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作为家长,想要孩子早睡早起,首先我们得以身作则,带头早睡早起,如果当晚实在有事需要完成,可以等孩子睡着后,再起来做也不迟。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睡眠时间建议如下图,各位家长可参考着制定孩子早睡早起作息规律。

制定之后,严格执行,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便会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午睡习惯自然而然也会逐步养成。

第三:睡前精神过于兴奋

脑科学研究发现:当人们处于精神兴奋状态时,大脑皮层,尤其是前额叶和顶叶区域的活跃性很可能会增强,同时某些神经递质,诸如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释放也有可能会增多。而这些情况都会对与睡眠相关的脑区功能造成干扰,进而导致入睡困难。

玩追逐打闹等刺激的游戏,看情节紧张内容的动画片,吃了巧克力或含咖啡因等刺激性的食物,刚得到新的玩具或者礼物,等等都会导致孩子精神过于兴奋。

所以,为了孩子能够顺利午睡,我们应尽量避免孩子在午睡前,进行以上这些容易使孩子精神兴奋的事情。

此外,当孩子因精神兴奋难以入睡时,也不要过分强迫,可以通过轻柔的安抚、温柔的话语等方式帮助孩子逐渐平静下来。

【最后写给家长的话】

午睡,睡与不睡,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对孩子影响深远。

不睡,则可能会让孩子在午后变得疲惫和烦躁,影响其情绪稳定和学习的效率,导致孩子在面对各种活动时缺乏耐心和专注力。

睡,则可以帮助孩子调节精神状态,提升孩子的记忆力和注意力,让孩子在午后时光,更有精神和能力去探索新的知识和世界。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午睡对孩子的重要性,从现在开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孩子养成午睡的习惯。

6 阅读:1719
评论列表
  • 2024-05-20 15:33

    幼儿园也真矫情,不习惯午睡的孩子,单另放到另外房间,让他自己玩玩玩具看看书不也挺好的嘛?我小时候就不爱睡午觉。就是睡不着。

禾禾妈爱学习

简介:家有一枚小学生,关注小学教育和儿童心理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