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李讷得知母亲的3个遗愿,摇摇头:我一个也办不到

文史风云 2024-05-23 19:14:04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91年5月17日,李讷从火葬场工作人员手中,领回了江青的骨灰。

三天前,江青选择以上吊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去世前,江青给女儿留下了一封遗书,上面写着她最后的三个愿望。

可当看过遗书之后,李讷却只能流着泪,摇摇头说:“我一个也办不到。”

绝望自尽

江青的自杀,对人们来说其实并不意外。

自从入狱之后,江青的情绪就一直不好,经常闹意见。

特别是后来宣判了死缓之后,江青更是自暴自弃,经常和狱中的工作人员产生矛盾,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虽然,组织上也尝试给她做心理工作,但江青却是油盐不进。

除了女儿李讷之外,别的人她连理都不愿意理。

可纵然是女儿,也没有办法走进江青的内心。

江青的脾气特别倔强,一直到最后,她还是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1988年12月,江青提出,自己要走出监狱,以家属的身份,参与庆贺毛主席诞辰的聚会。

这个要求自然没人会同意,但谁也没想到,江青被拒绝之后,转头就吞下了50多片安眠药,幸亏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才救回了她一条命。

1989年,江青确诊了咽喉癌。

当时,医生提了两个方案,要么直接开刀,要么做保守治疗。

其实,选择前者,康复的概率更大。

可是,江青从前听人说起,咽喉癌一旦开刀的话,就再也没机会开口说话了。

所以,她接受不了,宁愿让病情继续恶化。

到了冬天,江青的病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出于人道主义,组织上允许她保外就医。

可是,江青非但不感激,还提了个很过分的要求。

她说,要回到自己的老房子里去休养。

所谓的老房子,指的是她从前和毛主席一起居住过的中南海。

这个要求,组织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同意的。

江青又提出,如果不能住中南海的话,那至少也要让她住回到钓鱼台去。

中央同样不能满足。

当然,即便如此,中央还是给了江青足够的优待,给她在外面专门找了一栋小楼房,安排她住进去,又派护士医生照料她的饮食起居。

可江青的意见还是很大,甚至还对着工作人员频频的做出抹脖子的动作,以自杀相威胁。

当然,到这个时候,一哭二闹三上吊,可是不管用的。

江青最后还是妥协了,住进了中央为她安排的住所。

她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古怪,有时候,李讷去看她,她也不加理会。

她整天写一些莫名其妙的材料,有时她会提起毛主席,进而又追忆起自己所谓的“光辉岁月”。

她的身体状况,则是一天比一天糟糕,疾病的折磨让江青渐渐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

她曾经野心勃勃,可现在,她已经彻底没有了政治前途,她的人生一眼望到头了。

就是在这种绝望的因素之下,江青最后选择走上绝路。

在江青自杀之前,护士对她的看护还是十分谨慎的,屋内也没有留下什么可以自杀的器具。

可万万没想到,江青居然趁着凌晨,护士疏于照料的时候,把自己的手帕连接成一条绳子,上吊自杀了。

护士发现的时候,她早就停止呼吸,没有生还的可能性了。

身后风波

人们只得将这个消息,通知给江青唯一的女儿李讷。

李讷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签下了母亲的死亡通知书。

江青走了,但她还有未完成的心愿。

作为女儿,李讷当然希望能让母亲没有遗憾的离去,可当她看到母亲的遗书之后,才意识到,这是三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江青提出的第一个遗愿,竟然就是要与毛主席合葬。

在江青自己看来,自己与主席合葬的理由是很充分的。

毕竟,他们曾是夫妻关系,而且,江青始终认为自己是毛主席最亲密的战友。

当年,被捕的时候,江青便常常提到毛主席的名字,指望利用毛主席的声誉来为自己脱罪。

每当调查人员询问她案件细节的时候,江青便两眼一瞪,把责任都推到毛主席的身上,在法庭接受庭审的时候也是如此。

江青对于毛主席的感情,很多人是怀疑的。

因为,如果真的尊重毛主席,就不会违背毛主席的革命志向。

江青的所作所为,显然更像是利用毛主席,来实现自己的野心。

就连这最后的遗愿,也透露出了层层算计的味道。

江青这辈子作恶多端,惹得民怨沸腾,可以说,社会上许多人对于江青都是恨之入骨的。

这也就意味着,江青的遗体葬在哪里,可能都不会为人所接受。

但一旦扯上毛主席,事情的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如果按照常理,夫妻合葬,倒也没什么。

可一来,江青作为全社会的公敌,她本不配和毛主席葬在一起。

二来,毛主席去世之后,也并没有立刻下葬,他的遗体被封存在水晶棺内,供民众瞻仰。

所以,假如要达成江青的遗愿,那就需要把毛主席的遗体从水晶棺中移出来,随后进行火化。

可是,当初毛主席的遗体之所以没有下葬,正是因为考虑到了全国民众的心情。

毛主席对新中国居功至伟,所以人们舍不得主席,希望在他去世后,还能有一个地方去纪念他。

因此,国家才不遗余力的对毛主席的遗体进行了保存。

而现在,却又因为江青这个罪人,而火化毛主席的遗体。

这样的事情,全国人民在感情上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如果不火化的话,那就只剩一个办法,把江青的遗体也移入水晶棺,用同样的办法保存起来。

可这样一来,就更加荒谬了。

人们来瞻仰的是毛主席,难道还要顺便祭拜一旁的江青吗?

以江青的罪名,能够平静的处理完后事,已经算是莫大的幸运了。

以江青的心计,大概也想到,自己的罪名太大,引起了全国公愤。

如果遗体不妥善处理的话,说不定将来坟墓都会遭人破坏。

但是,如果能够葬在毛主席身边,就再也不必有后顾之忧了。

人们就算再恨江青,也不可能因此去打扰毛主席的安息。

不管是中央的各位领导,还是作为女儿的李讷,都能够猜到江青留下这个遗愿的目的。

即便死者为大,这个遗愿,也是万万不能帮她实现的。

李讷无处安身

可能江青也预料到,这件事情办起来难上加难,所以,她又留下了自己的第二个遗愿。

她提到,如果实在不能葬在毛主席身旁的话,那么,她希望落叶归根,也就是葬回自己的家乡。

江青的故乡在山东诸城,这个要求听起来要比第一个简单的多。

李讷也曾经为了母亲的遗愿,联系了山东诸城政府。

可是,诸城这边的态度就非常犹豫了。

原因也很简单,江青的名声不好,如果她葬在诸城的话,会引发百姓的不满。

对于地方政府的难处,李讷也十分理解,思来想去,李讷还是决定暂时搁置这件事情。

李讷

1996年的时候,诸城方面托江青原先的秘书转达给李讷一个消息,说是诸城这边,倒是有一块合适的墓地。

如果李讷愿意的话,可以把骨灰运过来,也可以给江青立个碑。

可是,对于地方政府的好意,李讷却选择了拒绝。

李讷认为,母亲的事情太惹眼了,她的骨灰如果运送过去,很快就会一传十、十传百,成为当地的大新闻。

以老百姓对江青的恨意,恐怕没过两天,坟墓就会遭到破坏。

江青想落叶归根,可这也不过是个奢望。

为防意外,李讷只能把母亲的骨灰放在自己家中保管,这一放就是十多年。

江青留下的第三个遗愿,是希望女儿继承自己的全部遗产。

然而,这个遗愿,却恰恰是李讷内心最抗拒的。

李讷知道,留给自己遗产,是母亲对自己最后的关心。

那些年,她们的母女关系虽然时好时坏,可是,母亲又怎么可能不疼爱女儿呢?

李讷的生活上有些困难,江青留这么一份遗嘱,也是希望,李讷将来的生活能够更宽裕一些。

很多人都觉得,江青既然坐了牢,恐怕身后不剩下什么钱了。

但事实可能超乎人们的想象,江青生前有不少珍贵收藏,从古董瓷器到名家字画,一应俱全,这些东西放到市面上,价值不菲。

在江青入狱到死去的这段时间里,这批财物还是被妥善保管着。

如果李讷以女儿的身份继承这些财物的话,中央也没有什么意见。

抛开江青的身份不谈,李讷还是毛主席的女儿,大家是希望毛主席的后代能过得好些的。

可李讷很清楚,母亲这些财物是从哪里来的。

从李讷记事起,父亲毛主席便一直教育她,不要以权谋私,要多为国家做贡献。

而她如果收下了这笔财物,就违背了父亲的愿望。

更对不起国家,对不起那些被江青伤害过的百姓。

所以,李讷非常果断的放弃了这笔遗产。

她把所有来路不明的财物都交给了中央处置,她本人只留下了江青的几件贴身衣物,作为纪念。

尘埃落定

至于江青的身后事,则又经历了一番曲折。

江青的骨灰虽然放在李讷的家中,可以保证安全,但终究要入土为安。

中央也记挂着这件事情,2002年,中央又告诉李讷,可以为她的母亲挑选一块墓地。

只是,葬回老家终究不太合适,李讷便决定,直接将母亲葬在北京。

为母亲选的墓地,李讷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要低调,绝不能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选了很长时间之后,李讷挑中了北京的福田公墓。

这个地方,按北京城里老人的说法,是块风水宝地。

而且,更难得的是,地方僻静、人烟稀少,江青葬在这里,可以免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一个好处是,福田公墓距离毛主席纪念堂很近,只有17公里。

江青有着和毛主席合葬的愿望,这个愿望既然不能实现,作为女儿,李讷也只能用这种方式去弥补。

在选中墓地之后,李讷又再次询问了中央的意见。

江青虽然犯下过无数罪孽,可是,入土为安也是她的权利,中央不会阻止。

得到中央的肯定,李讷终于放心的开始为母亲筹备后事。

李讷知道。江青生前是很在意自己的体面的,所以,李讷咬咬牙,拿出了几万块的积蓄,来为江青修了墓、立了碑。

只不过,依旧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在墓碑上,李讷思来想去,还是没敢刻下江青这两个字。

最后,墓碑上留下的一行字迹是“先母李云鹤之墓”。

关于江青的一切,就此终于画上了句号。

可以说,江青的遗愿全都落了空,不过,这也是咎由自取。

如果江青当年不是那么野心勃勃,如果她给自己留下一丝底线,那也不会落得后来人人喊打的境地。

江青在耀武扬威的时候,早已经给自己将来的境遇埋下了伏笔。

江青以为,只要爬到高处,就能够保自己衣食无忧,能够让自己享受生前身后名。

然而,她的所作所为,一次次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

于是到最后,她竟无容身之地。

在安葬了母亲之后,李讷依然过着清贫低调的生活。

她的性格并不像江青,她没有那么重的野心和贪欲,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余生之中,李讷依然把父亲的教导放在第一位。

她这一生,并不算波澜壮阔,但至少享有平凡的幸福,战胜了母亲带给她的阴影。

参考资料:

叶永烈《江青传》

叶永烈《四人帮兴亡》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5 阅读:1794

文史风云

简介:历史会说话,历史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