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关系1965年曾产生裂痕,并逐渐恶化,后来是怎么重归于好的?

追梦的年 2023-12-20 22:12:36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关于这一点,古往今来有太多例子可以证明。

就拿我们周边的邻国来说,曾经我们向一些国家无私伸出援手,但得到的却不一定是回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越南。

如果没有我们的大力援助,越南什么时候能建国就是个未知数,可其南北统一、黎笋上台后,就反咬一口,导致两国发生战争,特别令人痛心。

另外,其实朝鲜与我们的关系也是曲曲折折,即便中国人曾进行过艰难的抗美援朝,但在1965年中朝两国关系还是产生裂缝。

后来朝鲜发表过“五月指示”指责中国,双方一度在边境搞过多次摩擦。

当初到底发生了什么?最后中朝又是如何修好的呢?这一切还要从朝鲜本身的特殊性讲起。

朝鲜对中国的态度,一直是又敬又畏。金日成知道想要立国,必须取得中国的支持,但想要自主,又必须脱离中国的影响。

毕竟中国从汉朝开始就曾统治过半岛,上千年的文化辐射,让朝鲜人对中国有着天然的亲近,只是这种亲近对执政者来说并非好事。

金日成想拥有的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独立的政权,所以他对中国始终有些提防。

朝鲜战争爆发前,金日成通过沟通,让中国移交了三个朝鲜师回到半岛,后来分别改编为朝鲜人民军第五师团、第六师团、第七师团(后改称十二师团)。

这三支部队都是四野的百战之师,战术水平、战斗意志都极高,然而金日成最初给他们下达的任务只是去执行牵制任务,主攻还是交给了重金打造的苏械第三师团、第四师团。

这里面其实就有担心扩大“延安派”影响的小心思。

后来中国人入朝参战,朝鲜“延安派”声望日隆,金日成感觉到了威胁,战争尚未结束时就相继解除了武亭、朴一禹等延安派首脑的职务;非常能打的方虎山,战局平稳后也被发配去搞军事教育。

另外金日成在指挥权、铁路管辖权等方面也抓的很死,曾跟志愿军司令部有过多次争执。虽然最后因为苏联的意见,金日成都退了一步,但心里始终有疙瘩。

1956年8月朝鲜国内爆发了“八月宗派”事件,此时中国志愿军还有部队驻扎在半岛,但金日成仍出手处理了“延安派”。

本来在中国的介入下,朝鲜没有特别严厉,但1956年10月波匈事件后,中国的注意力被苏联的处理方式吸引,金日成趁机正式将“延安派”定性。

这时中朝就有些微妙,我国为修好彼此的关系,决定在1958年将志愿军全部撤回国,此后几年两国还是正常往来。

但是,进入60年代后,中苏两国开始产生摩擦,这对朝鲜来说,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毕竟其能建国,背后靠的就是苏联和中国,如今两方产生矛盾,朝鲜就面临着站队的问题。

一开始朝鲜还想含糊过去,但1960年,赫鲁晓夫以朝鲜太过亲华为由削减了经济援助,1962年又直接停了军事援助,朝鲜出于自身利益,最终还是偏向于苏联了。

1962年中朝边界谈判时,朝鲜就表现得很强势,让苏联老大哥很满意。

1964年,朝鲜加入苏联主导的经互会,1965年勃列日涅夫稳固掌权后开始疯狂撒钱模式,朝鲜为了回报,自然就愈发对中国冷淡,甚至叫嚣过要断绝外交关系。

为了维持表面上的友好,中国这时还没有怎么还击,但1966年中国拒绝参加苏共二十三大,平壤给旅日朝鲜人总联合会发去了一封信,即所谓的“五月指示”。

里面曲解了中国不参加苏共大会的意思,这就使得面子上都维系不住了。

双方在边界展开了“广播喇叭大战”,互相宣传自己的观点,几乎每天都要持续12个小时以上。

并且两国在界河中不断发生冲突,朝鲜还曾扣留过中国的船只,导致局势非常紧张。

那个时间点,朝鲜在报纸上批评过中国,中国也贴过关于金的大字报,甚至中国边境的一些激进“造反派”还想进入朝鲜闹革命。

到1968年,中国关闭了中朝之间的通道,朝鲜也召回驻华大使,两国昔日用鲜血灌注出来的友谊荡然无存。

从1965年底一直到1969年初,两国之间几乎是没有正式的外交,民间交流的渠道也少之又少,这对于曾经钻过同一个战壕的邻国来说,是极不正常的。

如果持续下去,两国甚至有擦枪走火的可能,届时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两国都没有任何益处。因此,双方领导人都在想办法把局势缓和下来。

1969年4月15日,美国预警机在朝鲜海岸附近收集无线电信息时,被朝鲜击落,飞机上的31名成员全部遇难。

此事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美军随即增加在韩国和周边地区的陆、海、空军部署,并且增派航母舰队进入附近海域,随时有可能会发起攻击。

在多方面协调、中国一再出声后,美军最终还是忍了下去。

此事让朝鲜看到了中国的善意,同时金日成也感觉到,如果再有战争,苏联大概率还是不会参与,能依靠的仍是中国,所以相关批评就逐步减少了。

1969年9月30日,中方向朝鲜内阁副首相崔庸健发出访华邀请,10月1日我国的国庆典礼上,崔庸健就有出席。这意味着两国之间破冰了。

1970年4月,周总理应邀访问朝鲜,去了志愿军烈士墓献花,这是在回顾两国的友谊。且又跟金日成进行了4次长时间的单独会谈,这是为消弭彼此的隔阂。

金日成对周总理表示:朝鲜和中国之间深厚的情谊是不会改变的。

周总理也回道: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支持朝鲜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此后两国开始关系正常化,金日成也恢复了从前频繁访问中国的习惯。

不过还是那句话,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1992年中国和韩国建交时,朝鲜闹过很大的意见,后来朝鲜实在困难,才又想到了中国。而中国也需要在半岛有一个能牵制美国注意力的存在,就再度和好。

其实,光靠别人是没用的,唯有自己强大到一定地步时,友谊才牢不可破。

3 阅读:101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