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陌上花三首》,让钱镠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流传千年。当年感动苏东坡的吴越文化,千年之后仍然滋养着临安。
何以陌上花开?何以临安?

4月29日晚,“何以陌上花开——青山湖文学夜”盛典在杭州临安青山湖美爵酒店隆重举行,为我们揭开“何以临安”的千古人文密码。

文学夜在主持人戴军深情朗诵徐志摩《陌上花开》中拉开了帷幕。

名家齐聚青山湖文学夜
共探“陌上花开”人文密码
临安不仅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更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吴越国王钱镠,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既饱含着对爱人的深情,也为临安这片土地增添了浪漫的文化气息。
从此,“陌上花开”便成为了临安独特的文化符号,流转千年,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情感。
“何以陌上花开——青山湖文学夜”盛典上,全国名家相聚青山湖,共同探寻“陌上花开”背后的奥秘和临安人文密码。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在致辞中提到:“近年来,中国作协选择在临安设立全国首个‘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正是看中了这片土地独特的文化基因与实践活力。临安区委区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做深研究阐释、做优活化利用、做活浸润融入、做强对外传播,为文学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今夜,我们以‘陌上花开’为名,既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临安的青山绿水、吴越遗韵,需要更多作家用脚步丈量、用笔墨书写。中国作协将继续支持临安实践点的建设,推动临安‘陌上花开’文化品牌的落地,并获得持久的影响力。”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从历史文化视角,现场分享《写给吴越故土的千古情书》。她从杭州临安这座古城的历史变迁出发,分析临安在历史长河中积淀的文化底蕴如何成为“陌上花开”的创作土壤。历史系出身的她,通过引用大量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等,全方位展现临安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貌,让你身临其境了解临安历史对其文化特质形成的重要影响。

天目山脚下的青山湖,每逢春天繁花似锦。一千年前,钱镠写“陌上花开”,这种花究竟是什么品种?苏东坡笔下陌上花的词里,又是什么花?浙江大学卓越A岗教授、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唐建军以跨界的地理植物学视角,为大家带来一场《陌上花开的“花”到底是什么花?》的人文科普解读。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大会落地中国,2025年9月即将在杭州举行,临安是重要的分会场。同时今年恰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在这一重大节点上,临安的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成为世界瞩目的“新星”,代表中国接受全球生态目光的聚焦。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王永昌,作了《“陌上花开”文学现象与生态文明》主题演讲,从自然生态视角,看临安如何绽放“陌上花开”的生态与人文样本。

临安的青山绿水孕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现代快节奏的科技时代下,临安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原主任、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彭学明,现场演讲《当下文学的“陌上花开”》,从现代发展视角,解读临安在新时代绽放的新魅力。

越来越多元化的文学时代,女性创作力量不容小觑。网络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政协委员“疯丢子”则以《陌上花开,网络文学中女性创作力量》的主题演讲,带大家走进网络文学的世界,感受女性创作者的魅力。

全民阅读倡议发布
王旭烽文化名家工作室落户青山湖科技城
阅读,是走进文学世界的钥匙。“何以陌上花开——青山湖文学夜”盛典上,“全民阅读倡议”发布,呼吁大家多读一本好书,一起阅读,感受文字的力量。
文学夜上,还有一大文化盛事,王旭烽文化名家工作室正式入驻杭州临安青山湖科技城。王旭烽在科技城的工作室“忘忧茶庄”,正是以她长篇小说《茶人四部曲》中的空间场所“忘忧茶庄”而命名。

“陌上花开”文化品牌重磅亮相
临安在文化建设上的脚步从未停歇,陆续推出一系列“陌上花开”文化品牌的发布活动。


“何以陌上花开——青山湖文学夜”盛典上,“美爵雅韵•陌上花开”全球诗歌大赛正式启动,大家以诗歌为约,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学盛宴。

同时,临安文旅还推出了一条“陌上花开”文旅走读路线。

2025“陌上花开文创精品”也在文学夜发布亮相。年和吉碗,‘唐草纹熏炉’、秘色瓷海棠杯冰箱贴、‘秘色重华’丝巾......这些“陌上花开”文创精品,或纹样、或器型都来自临安吴越文化博物馆馆藏。从鎏金礼器到秘色茶盏,从丝巾雅物到生活小趣,这组文创不仅是吴越文化的当代转译,更是邀你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百名作家入驻临安”计划
打造临安文化高地
临安自古有着别样气质。自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建置以来,临安便在山水间孕育出独特的文化气息。千年以前,吴越王钱镠自临安发家,钱氏一族“保境安民”,让吴越国成了中华文明传承的新样本,吴越文化更是宋韵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如今,随着经济发展和独特的人文环境,临安在青山绿水间创新发展。2018年12月,“浙江省作家协会临安创作基地”在临安高虹镇授牌,2022年6月,全国首个中国作家新时代文学实践点在临安设立。
这几年,临安致力实施“百名作家入驻临安”计划,出台活动组织、作品扶持、作品转化等五个方面政策扶持,打造文学人才集聚地和有标识度、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学创作基地,形成集文学作品创作、互动交流、项目孵化、作品转化等于一体的新业态。

“何以陌上花开——青山湖文学夜”
名家眼中的“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千年文脉的浪漫传承》
陈彦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临安的山水,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文学的沃土;这里的每一朵花开,都凝结着历史的深情与文化的密码。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镠以质朴的语言“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留下千古绝唱。北宋大文豪苏轼将民间歌谣与历史典故结合,赋予“陌上花开”以新的精美意象。元明清时期,“陌上花开”被融入戏曲和文人画中,成为表达离别、思乡或田园隐逸的符号。自鲁迅、沈从文等作家以来,陌上花开更是成为近现代文化在当代大众传媒的新介质。
纵观“陌上花开”的千年历史脉络,它的演变史折射出中国文化中雅俗共融的特质,其生命力在于将个体情感升华为集体共鸣,成为跨越时空的文化基因。它以花为媒,串联起古典诗意与现代生活:陌上可以是春日山野的实景花海,亦可是城市书房里的一页诗笺;既是钱镠笔下“缓缓归”的相思情切,也是当代人寻找精神原乡的深切隐喻。
文学的力量,在于它能让平凡的土地生长出诗意的花朵,能让寻常的岁月流淌成动人的长河。让我们以钱镠的深情、苏东坡的胸怀、新时代的担当,共同书写临安“陌上花开”的新篇章!祝愿每一位创作者,包括所有的临安人,都能在临安的故园山水间找到生命的力量,于“陌上花开”的意境中抵达历史、现实与未来深度交织的精神鼓掌。
《陌上花开的“花”到底是什么花?》
唐建军
全国生态文明教育首席专家、浙江大学卓越A岗教授、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
钱镠是否懂生物地理学?个人认为,他懂地理,但不太懂植物。往返临安和吴越国城的路恰恰是东西向的,与“陌”意相吻合。
陌上花是野花还是栽培的农作物的花?
作物花期比较集中,哪怕是桃李梅杏等果树,花期都不长,桃花、梨花等,花开浪漫但花期不长,临安乡下春天赏花,赏的可能是野花、小花、碎花。从生态学角度看,野花的花期通常偏长,符合慢慢欣赏、缓缓归来的意境。田间小路上长的是野生植物,欣赏的“陌上花”是春天的野花。
陌上花可能有什么特点?这些长花的植物应该多为阳生植物,花期相对较长。又因为种类多,钱王也不一定全部认识,只能粗略归为“陌上花”——田间小路上的野花。二月兰、紫云英、通泉草、猫爪草、点地梅等等,都可能是钱镠王笔下的“陌上花”。

《写给吴越故土的千古情书》
王旭烽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
“云中谁寄锦书来,临安花路绕杭都”。吴越王当年写下这封情书,是有一定条件的。治理安全、道路平坦、田野丰盛、战乱结束、歌舞升平、家族和睦、政权稳固,这七大条件,缺一不可。所以,钱镠写给夫人的“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可不仅仅是一封千古情书,而是人类的美好梦想。它象征着吴越王多年来的生命节奏,吴越国三代五王的沉稳脚步,以及吴越国中人们的未来理想。

《“陌上花开”文学现象与生态文明》
王永昌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长
2022年立春后的一天,我漫步在野外,无意间观察到陌上那些可亲可爱的小草小花,瞬间,我脑海里便浮现出临安满山遍野的陌上花。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田间小花,却总能让人情不自禁地产生渴望亲近自然、关照自我生命的心灵对话。于是,我借用“陌上花”写了一首人生感怀的小诗。随后,我便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汇编了《历代陌上花诗词选编》一书,试图挖掘“陌上花”从田间意象到人文符号的历史演变脉络。“陌上花”从钱镠的私语到苏东坡的咏叹,从徐志摩的凝练到当代文人的


传承,历经千年风雨洗礼,早已超越自然物象,升华为一种文化基因,深深镌刻于江南大地的精神图谱之中,成为中华文明“诗意栖居”的集体记忆。我们汇编《历代陌上花诗词选编》,正是对这一文化基因的梳理与激活,从一个视角解读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力量。
钱镠的“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可以说是“生态文学”的经典名句。自然生态自古就是人们认知和审美对象,是文学创作源源不断的母乳。“陌上花开”体现了生态与文学的共生关系;“陌上花开”寄托现代都市人对“诗意栖居”的向往;“陌上花开”既是临安特有的文学符号,又是人类文学世界中可以共享的审美理想。
自然生态是人类一切文明的承载体,更是文学生生不息的土壤营养。“陌上花开”是最具有临安地方特色的文学符号,但也包含着自然生态是人类共同的审美理想和价值底色的人文理念。
“陌上花开”是生态之花,也是人文之花。临安天目山素有“大树华盖闻九州”之誉,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重要成员。今年9月,这里将迎来全球近百个国家的千余名代表,共商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这一国际盛会的举办,既是对临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肯定,更是对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世界性回应。我们期待“陌上花开”源源不断地汇入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的澎湃大潮,在国际舞台上得到更广泛的传播,绽放出更绚丽的风采!
天目山下,“陌上花开”。它启迪我们要亲近自然、敬重自然、感恩自然,在现代文明的踏浪高歌中追问天人之道,遵循天人合一,推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当下文学的“陌上花开”》
彭学明
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原主任、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越国王钱镠写给妻子家书中的一句话,但仅仅就是这么一句话,不但打动了吴越国王妃,更打动了天下人,也温暖了千难万难的岁月,点燃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的诗意。所以我们文学史上出现了无数的“陌上花开”。
那我们当下文学怎么样才能“陌上花开”?非常简单一句话,就是拥有和弘扬钱镠“陌上花开”的诗意和“缓缓归矣”的情意。
我认为,我们的文学首先必须有诗意,诗意是我们的文学是否能够给人审美的灵魂所在,诗意是一切文学叙事的芯片。这个诗意拥有了以后,就拥有了文学上的“陌上花开”,也就是文学最初的审美。
再说说文学的情谊,我认为,情谊是文学能否直击人心的灵魂所在。文学的终极表达其实是情谊的表达,文学的终极力量其实就是情谊的力量,所以我觉得文学必须在拥有诗意的时候,更要拥有情谊,对这个世界的情谊,以及对这个人间的情谊,对这个时代的情谊,特别是对这个家国的情谊。我们的文学只有首先拥有了这种情谊,它才能直抵人心、打动人心。
文学的最大情谊又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文学从生活中来,要再回到生活中去,照亮生活;从人世间来,要回到人世间去,照亮人世;从人中来,到人中去,照亮人、点亮人;特别是我们人生遇到幽暗和困境时,我们的文学要能够抚慰人心、安放灵魂、鼓舞人心。文学不是万能的,但一定是有用的,文学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但一定是一束阳光、一剂良药。我们现在身处一个多情的时代、多变的时代,我们的文学要多情歌唱。即便有薄情的时候,我们的文学也要深情地抚慰。我想这就是我们文学最大的功用和最大的价值,也是文学最大的荣光和最大的真理,当然也是我们文学最美的“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网络文学中女性创作力量》
疯丢子
网络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政协委员
作为一个深耕网络文学大女主题材二十年的作者,自认为已经产出过足以让读者尖叫的恋人,直到我看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句话,细品之后,我忽然有了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纵观我写的和读过的作品,可能绝大多数网络作者,勤勤恳恳写几百万字,还没有这一句话的半分神韵。但同时,在知道这句诗的背景故事后,我更多的是欣慰,在我们认为男尊女卑的年代,竟然还有一位女性,让她的丈夫如此眷恋,把她的丈夫死死“拿捏”。这别说放在古代,就是现代,也是个让人羡慕嫉妒的存在了,堪称吾辈楷模。但我也忍不住想,如果我是那个王妃,看到丈夫写来这样一封信,我会作何回应呢?作为网文界的大女主钉子户,或许我会回书一封,上曰:见字如面,待我兴尽而归!……乖乖等着,我玩够了再回来!

橙柿互动 记者 潘卓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