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防治指南赶快收藏

辽沈晚报 2024-01-28 06:15:21

冬季对于我国东北地区来说,独具魅力。雪花飘飘,银装素裹,仿佛置身于冰雪的童话世界。然而,东北冬季的严寒气候也让人望而生畏,尤其是对于游客来说,如果不做好充分的准备,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扰,冻伤便是其中之一。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岩表示,东北地区的冬季气温普遍较低,部分地区甚至会出现零下二三十度的极寒天气。这种低温环境下,如果不采取适当的保暖措施,皮肤和肢体很容易受到冻伤。冻伤不仅会导致局部疼痛、红肿,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皮肤和组织损伤,影响身体健康。

二度及以上冻伤需到医院就诊

“冻伤后可根据损伤范围分为四度,一度冻伤是指仅伤及表皮层,受冻部位皮肤出现红斑,感觉麻木,有轻微表皮脱落,一周后症状逐渐缓解,不留瘢痕”,刘医生说,“二度冻伤就开始伤及表皮层和真皮浅层,局部皮肤红肿、疼痛,12-24小时内有水疱形成,如果没有继发感染,水疱干涸后痂皮脱落,较少留下瘢痕。”

三度冻伤会伤及皮肤全层,甚至累及浅筋膜层次,皮肤由苍白变为黑褐色,疼痛感明显,有水疱甚至血疱形成,溃疡面不易愈合,容易形成瘢痕影响功能;等到了四度冻伤,除了皮肤全层,甚至可能伤及肌肉和骨骼,局部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散失,导致肢体坏死,最后只能截肢。

刘医生提醒大家,通常一度冻伤或者轻微冻伤,积极迅速复温后一般可自愈,但是对于二度及以上冻伤,一定要来急诊科或烧伤科及时就诊,接受专业的医疗救治。

冻伤后用雪揉搓

无法缓解甚至会加重病情

冻伤后要用雪揉搓、用热水泡吗?其实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刘医生介绍,用雪揉搓不仅不能缓解,甚至还会延长冻伤部位的受冻时间,加重病情;另外,冻伤后皮肤感知力减弱,即便是平时觉得很烫很热的水温也没有感觉,这时再用热水浸泡,非常容易叠加出现烫伤,更不可取。

正确的做法是脱离低温环境后迅速将受冻部位浸泡在38℃-42℃温水中。需注意,在浸泡过程中,水温可能很快下降,最好用温度计进行水温测量,凉了加点热水,保证水温在合适范围内。当冻伤皮肤组织略微发红,触之柔软,患者感觉皮肤温热,提示复温完成,这个过程往往需要15-30分钟。

若是现场无浸泡条件,可用温热毛巾覆盖受冻部位,切记不能揉搓,避免组织坏死和扩大受伤范围。如果连毛巾都没有,还可以利用体温进行加温,比如将受冻的手指放在腋窝处。

辽沈晚报记者 郑爽

专家简介:

刘岩,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