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晶:我所了解的奇人王恩庆

易来说易 2023-09-12 21:28:12

作者:黎晶

(北大荒山河农场北京知青,原任黑龙江五大连池市委书记、后曾任北京延庆区、门头沟区区委副书记、退休前任北京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近日,何新先生的微博发布了一组回忆文章,文中述及我在五大连池工作时曾介绍一位异人王恩庆。此人能够神准预知人事未来,貌似神话。因之此文发布后轰动一时,引起许多人来向我询问。

文章的起因,是由于几天前我曾经与何新兄通了一个电话。王恩庆确实是经我介绍给何新的,此后老王的命运即发生重大转折,泾渭分明,而故事发生的起点,则在我当时任职的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

何新先生的博文已经讲述了关于他认识王恩庆后发生的一部分故事。至于王恩庆以前的故事,则我知道更多,其中有的是我的亲身经历,也有的是我当年在当地听到的一些传说。

何新兄近日又跟我通话提议说,你不妨也把老王的前事写一写,可以作为野史,至少可供有兴趣者解闷儿。也好,反正我现在也已退休,无官一身轻了。

故事始于1990年春,我接到黑龙江省委组织部的调令,我由黑河地区行政公署经济技术合作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的职务,转调为中共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任市委书记。作为一个下乡北大荒已经二十多年的老北京知识青年,当时我还在39岁风华正茂的年龄。

到新工作岗位后,我初次担任一个县级市的一把手,但也是孤身一人独闯一个陌生的政治生态。所遇到的困境可想而知。好在经过一年多的辛劳工作,在新地方也还是干出一点业绩,政声鹊起。

闲暇之余,我常爱听市委办公室的秘书们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有一天他们中有人告诉我,说当地有一个半仙之人,名叫王恩庆,有许多奇异到近乎离奇的故事。

但是那些民间传说的事情,听起来近乎神话。当然,做为市委书记,我是不会也不可能轻信这种东西的,只是听听而已,一笑置之,左耳进右耳出。

但是五大连池市政府一位副市长家属突然遭遇了一次车祸。而围绕此事发生的一些传闻,却让我不能不设法要认真探个究竟。

那位王xx副市长的妻子生前是本市司法局的副局长。据说王恩庆曾预先告诉她本月某日不可外出她有血光之灾。不知她是忘记了那个黑色的日子,还是根本就没当回事不相信。那天她接到地区通知去黑河司法局开会,会议结束返回的路上,遭遇意外车祸身亡。

一时间此事在市里沸沸扬扬传得神乎其神。传到我的耳朵里,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种情况怎么可能呢?说小了,这是传播迷信,说大了会动摇我们的基本信仰。我决定在追悼会上要和这位副市长认真谈一谈。

我与王副市长谈话时,他似乎很淡定。悲痛之余,叙述了事情发生的前后过程。

关于王恩庆其人的详细情况,副市长说他并不熟悉。其实王恩庆的本名和来历当地人知道很少,只知道他在当地有个绰号是“半仙”。

王副市长的妻子也是本地人,前些时候娘家遇到点事情,有人建议她请王先生给指点一下。但是见面后,王先生 却说:妳娘家那点事是小事,妳自己最近却有灾缠身。如果妳能躲过此劫,娘家的事也会迎刃而解。本月X日妳不能出屋见光,24小时后就平安无事了。王妻回家将此话当笑谈告诉了丈夫,但也随手将日子写在月份牌上。快到那天的时候,王副市长还半作真半玩笑地提醒妻子,最好明天请假不要上班。但是无巧不成书,单单那天妻子接到地区司法局的通知,要她去黑河汇报工作。党员干部当然一切要以工作为重,关于老王那种所谓的忠告,自然她立刻丢到了脑后,叫上司机就去了黑河。没想到回来竟然遭遇一场多车追尾的车祸。他的夫人不幸身亡。对王副市长的陈述。我仍然表示不相信,我认为这最多也只能说是一种巧合。因此,当时我即以党性原则告知王副市长,关于此事这些说法就到此为止。以后不要散布也不要传播。我们是唯物主义者。绝对不能轻信这种无稽之说。

但是,纸包不住火。关于王副市长夫人的去世,还是在当地被人炒的沸沸扬扬地。围绕王副市长夫人离世的传闻,让我对本地这位“半仙”产生了一定的关注。有一天省劳改局永丰农场的政委来拜访我。饭桌之上闲谈,他也提起了这位奇异之人王恩庆。正如何新在他的文章里提到的,五大连池那个劳改农场逃逸的犯人均会在王恩庆的指点下被抓捕归案。

政委曾经拍着胸脯告诉我,这是百分百的真实情况。政委还笑着说,跟农场的犯人提起王半仙比狱警管用,不用再作教育,永丰从无犯人能越狱逃跑成功。

政委的说法既让我半信半疑,也令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一难道小小的五大连池市竟然真有这样一个奇人?于是有一天,我叫来市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滕贞甫,一个聪明干练的年轻人,机关应用文写的不错,业余在报刋上还时有文字作品发表。他是我到任后提拔起来的新干部,我比较信任。(顺便说一句,这位笔名“老藤”的他现在仍然在位,现任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

我交代小滕去替我办一件必须严肃保密的事情。我将一个纸条交给他,上面有我事先写好的我的公历出生年月日。我交给他后,慎重地嘱咐他说:这个人是我在省里的一个朋友。但你就说这个条子是从你山东老家给寄来的。不是都说王恩庆会看吗?让他测测此人,前途如何?小滕答应晚上下班后过去找他。我记得那天当晚是个无月漆黑之夜,小藤去拜访了这位传的神乎其神的王先生。

以下是小藤回来向我汇报的内容:王恩庆小心翼翼地开门接待了小藤,他接过纸条仔细地看,听完小藤的说辞,思忖了几分钟。然后这位王半仙郑重地将纸条放在桌面上。

他端详了一会小滕,忽地一声冷笑说——这哪儿是你山东的亲戚呀!你是懵乎我啊!这是咱们市委书记黎晶的八字。

滕贞甫说,当时他听这话后顿时倒吸一口气,被惊得目瞪口呆。

他缓了一下神后,毕恭毕敬地问王先生:王老师,那您能不能跟我说说黎书记的前途如何呢?

王恩庆笑了。他说:这我可不能跟你说。天机不可泄露,以后有机会当着黎书记的真人面再说吧。

听完小藤的汇报,从不相信歪门邪道的我,也有点不知所从了。我想,就算王恩庆知道我的生辰一一任职简历上可能都有,但全国全市和我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小藤的同事和领导也为数不少。而他怎么一下就能一口断定那是我的生辰八字呢?

我决定找个时间要亲自去登门拜访一下这位半仙,一辦真伪。

为了尽量缩小影响,我让市委办公室事前做了一些较周密的安排,轻车简从,封锁消息。选在一天夜深人静的时侯,在小藤引导下,我跨入了老王家那个令人莫测高深的农家院子。老王把我让进了他自己住的小屋。

这一年王恩庆五十岁左右,略显单薄清瘦的人,一个大众常规的脸,看起来没有任何奇特之处。见面后沒有寒喧,谈话直入主题,我说久闻你大名,有些事想向你请教。他就单刀直入地谈了我的从前,包括我的家庭情况,婚姻子女,乃至包括家里一些很私密的事情。他的似乎无所不知,当时就让我瞠目结舌,目瞪口呆,百思不解。

王恩庆说:黎书记你在五大连池的政绩百姓有口皆碑,你如今是全省政界的一颗新星呀。但是恕我直言,你干的再好也不会在本省再得到提拔。

我问为什么?

老王就一二三四讲出官场中近期与我有关的一些事情,包括我面临的矛盾、争议、非议和纠纷。这些情况,有些我只有隐约的感觉,自己也不知其详细就里。但是他却能一一娓娓道来,包括什么人是给我助力的贵人,什么人是相克的小人云云。

最后他说,其实这些对你都已经不重要。你就是什么都不干,三年之内,你一定会举家南迁。我惊讶地问他南迁去何处,他说目前不能告诉你,天机不可泄露。

听完他的话之后,我心里有些沮丧,而且十分不悦。我心想,自己久已立志要在黑龙江干出一番事业,怎么可能三年内就会离开五大连池这块好山好水的火山宝地呢?

离开王恩庆家回来,我半夜未成眠。对他的话我实际心存极大的疑惑。

因为如果不信他——为什么他居然能说出我那么多过往之事和家事?这些事情我甚至从未对外人讲过。但若说可信他,我却从来没有要考虑离开此地。实际上,当时我根本不相信以后会有这个结局。

1991年中央组织部决定在京举办一期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班,每省仅有一个指标,参加者作为提拔对象直接进入中央党校地厅干部班学习。黑龙江省委组织部经过选拔决定派我去参加学习,黑河地委领导也同意,认为这也是地区的一种荣誉。当然,此事对我个人来说是天大的好事,第一有机会进入中央党校学习镀金,是当年多少青年干部的梦想。

其次,此行对我还有一种更重要的意义。我的父母年事都已高,疾病缠身,如果我在京学习一年即可以有机会侍奉父母,尽尽孝心,一补过去二十年身在边疆对二老的亏欠。但是话说回来,如果我的此行成行,那么从党校毕业之后则时间就已过三年,王恩庆所预言的我会在三年之内举家南迁就只能成为一个笑谈。不久,我就接到了中央党校的入学通知书。我立即安排预订了进京的火车票,只待按时启程。但是没有成想的是,突然平地一声炸雷,结果破灭了我的进京学习之梦。原因是黑河地区领导班子在我行前突然有变。新到任的黑河地委书记到任后专门约我见面和谈话,表示:他此刻不同意派我进京去学习。理由是他新到任,非常需要我的帮助,而且五大连池的工作也不能离开我。尽管我再三申辩和恳求,结果却全然无效。我感觉这位新领导居然是如此不通情理,我这个不懂官场潜规则的北京知青当时几乎与他闹翻了脸,谈僵了。进京学习的好事,就此瞬间变成一团泡沫,彻底破灭。回到五大连池后,我的心情低沉,内心陷入极度痛苦。

但是,五大连池毕竟是黑龙江的一块风水宝地,是具有独特火山地质、地貌和丰富资源的著名风景名胜区。每年来这里观光考察的领导和文化人都很多。恰在此时,何新先生到来了。记得那件事也很奇怪。我和黑河地区的新领导谈崩回来后,曾经见到王先生,他安慰我不要沮丧。

一天晚上,老王又特地去找小藤,关照他告诉我,这两天天北京就会有人过来考察。请黎书记特别注意迎候。最好是去招待所住。后来与何新相识的过程,老何的文章里已有介绍。

在何新先生从五大连池走后,还有一些北京市的领导,包括东城区委书记、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兼通县委书记等先后来到五大连池市考察。作为北京的同乡,他们听说我的事情都很同情。尤其是通县委书记卢松华,那是我原籍的父母官,我以前在黑河地区工作时即有交往。他们都跟我表示,有机会愿意助力将我调回北京。

在何新兄及上述多位领导的关注下,尽管我做梦都没想到今生还能回北京工作,结果仅仅三个月时间便大功告成。一纸调令从北京飞来——是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发给省组织部的红头商调函:关于同意引进北京知青人才,同意接收黎晶同志全家进京安排工作的通知。真是喜从天降呀!

1993年的春天到来了。但是,3月间的北大荒的清晨,仍十分寒冷。临行那一天,我五大连池的家门口,一早起来就挤满了前来送行的当地百姓。我含着热泪和已经相处三年的父老乡亲们握手道谢告别。

在黑压压的人群中,我看到了王恩庆,他居然也站在人群中前来为我送别。我过去拉住他的手,他笑一笑,没有言语,表情十分复杂。他偷偷给我手中塞了一个纸条。但当时人山人海,我来不及看,也无法多说什么。等我就要登车,回转身再想与他告别,他的人却已经转眼不见了。

一辆丰田中巴载着我们全家及部分行装驶向北京。坐在汽车上,我才打开了他给我塞的那个纸条,上面写到(大意):此行回京后必有重用,最终归宿在文艺界。

然而我一直的期望是继续从政,怎么以后又会与文艺打交道呢?我心中依然一团困惑。但是回到北京后,我即被市里安排到通县宣传部工作。此后,我在北京多个郊县区辗转,工作又不断调换过多个岗位。

有一段时间,我听说老王曾经多次来京。但是北京太大了,人海茫茫,我后来竟然与这位奇人再也无缘见面。不仅如此,最近的二十年,我与何新兄也是由于我忙他也忙,因此只闻声不见人,多年里中断了联系。

2011年,我从北京市文联第七届驻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的任上办理了退休手续。而我最终的工作岗位,确实就是北京市的文艺圈——一如老王最后塞给我的那个临行赠语。这难道也是一种巧合吗?

可惜,当年老王最后交给我的纸条没有保存下来。不然留到今天,会是对生活中曾经确有如此奇异之人的一个有趣的证物了。

以上所记述,就是我因读了何新兄那篇《奇人王恩庆》的纪实之文后,有感而被引发的一些回忆,也算是对于我们共同的朋友的一个纪念吧。

【2018年9月23日夜记于北京寓所】

0 阅读:54
评论列表
  • 2024-03-26 10:24

    半仙者,非仙也,乃人,逃不脱世俗,避不开轮回,

易来说易

简介:四柱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