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2025》:房琪文案曾经治愈了千万人,却没有治好自己的嘴?

晓寒嫣语娱乐 2025-05-01 04:46:56

低情商争议背后,是真实还是自私,或者干脆就是笨?

在《乘风2025》的舞台上,房琪从治愈系才女跌成了低情商靶子。她因一系列争议言行被骂上热搜,网友这样调侃:她的文案曾经治愈了千万人,却没有治好自己的嘴。

这个曾经靠金句走红的旅游博主网红,为何跨界之后却成了众矢之的?她的翻车到底是性格缺陷,还是另有原因?

01

历数房琪低情商四宗罪:从嘴替到嘴欠。

其一,房琪公然宣称来浪姐舞台,不为成团,显示自我定位的矛盾。

初舞台后,房琪直言:我来这不是为了成团,只是想试试自己能不能站上这个舞台。

对此观众的逆反心理是这样的:在竞演综艺里强调自己不在乎结果,这真是又当又立。很多姐姐在一开始都担心犹疑自己能不能成团,她却在这里云淡风轻不为成团,瞧不起谁呀?

有网友吐槽:这是自信爆棚,还是佛系到家?不想赢就别占名额!

其二,二公选人现场,面对叶童的邀约,她公然指责叶童的精力,成年龄偏见的大型翻车现场。

没错,叶童62岁了,相比于她30几岁的年龄,自然是偏大,但直接提出担心人家的精力问题,这话说的很伤人。难怪叶童直接怼回去:我一直玩得很开心,但你怀疑我的精力,我觉得你真的有问题。

而事实直接打脸房琪。叶童日均训练19小时,三公舞台全开麦唱跳,体力碾压年轻选手。因此房琪以关心为名义的说辞被解读为对年龄的刻板印象。有很多年龄大点的观众直接怒了:你可以不选她,但别用年龄当借口。你也是女人,也有老的那一天!

其三,一公之前做队长,双标行为让人牙根痒。

彭小苒提议在《珊瑚海》中加说唱,房琪以观众不接受、没时间练为由强硬否决。但转头她却给自己加了一段独白段落,理由是为了增强舞台叙事。

这里有一个逻辑崩塌,反对创新的是她,搞特殊化的也是她。

队长不是应该协调团队吗?怎么到她这里变成房琪专属舞台了?这作风倒让我想起了女独裁者梅根。穿着高跟鞋“嗒嗒嗒”发号指令,半夜三更能把下属骂哭,据说这下属还是个大男人!

房琪以为自己是谁,是有着生杀予夺大权、带着一帮下属干活的独裁者吗?就这样生生否决队友创意,把舞台变成个人秀。

最后一点,面对弹幕上网友对自己“唱跳差”的批评,房琪选择直接回怼:我知道自己不够好,但你们行你们上啊!

这话就说的不地道了。

我身边有一个网友也做直播,有一次一个粉丝怼她,长得真丑!她也是直接怼回去:晒晒你自己照片,比我好不了多少……

房琪昔日是一个用“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安慰他人的温柔才女,如今在大型社交现场却变成一点就炸的刺儿头。

也别怪粉丝脱粉了,你可以不完美,但请别把真实变成攻击性。

01

房琪低情商背后体现性格、能力与价值观的三重困局。

首先我们来说说说自媒体后遗症。

房琪在走上《乘风》的舞台前,一直是一个网红,是一个自媒体创作者,一个单向输出者。

她手下可能有属下,有干活的人,但一切大事都是由她决定的。所以,这养成了她独有的管理和表达模式。

而且,很多工作可能都是由她自己完成的。据她自述,她做了8年自媒体,习惯了一个人写脚本、拍视频、控全场。

这导致她走上大型综艺的舞台,却仍改不了她的博主带队思维。她依然以决策者自居,把队友当工具人,要求绝对服从,但女团需要的是协作,而且大家是平等的,没有谁高谁低的区别。

她恰恰忽视了 这一点。

在大家讨论创意时,她直接打断彭小苒:我觉得这样不够高级。

她自己是很痛快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却忘了对方是队友,不是下属,丝毫不顾及队友的感受。

难怪网友这样毒舌评论:这不是队长开会,是甲方爸爸审片。

那么,她有什么问题,到底是脑子笨还是懒得想?

叫我说是两者兼有,简单粗暴表达的背后隐藏着沟通能力的硬伤。

她并非故意使坏,只是缺乏共情技巧。比如拒绝叶童时,明明可以说“我想尝试新风格”,却非要扯上担心人家精力的问题;面对网友的质疑,本来可以自嘲化解,却选择硬刚。

她不知道,硬钢的背后恰恰表现了她的不自信,她就这么急于维护自己可怜的自尊心?!

一句话,这暴露她的能力短板所在:长期浸泡在文案滤镜中,她的表达只剩两种模式:煽情金句和直球攻击,中间态的人话反而不会说了。

还说自己真实至上?切,不过是自私的遮羞布罢了。

记得她在一次直播中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情商高意味着永远不说真话,那我宁愿当个低情商的野蛮人。

她强调做真实的自己,但在这次节目中,她的真实却成了伤害队友的利刃。比如在镜头前哭诉队友不回消息,却隐瞒何泓姗带病排练、彭小苒凌晨加练的真相。

真实从来不应该成为漠视他人付出的借口。若只顾自我表达,那是自私!

03 写在最后

从文案女神到会说话的人,这中间的路有多远?

其实没有多远,不过是学会换位思考,多共情别人。

首先,放下金句包袱,学会说人话。

房琪的文案被嘲辞藻堆砌,如“驭风而行自成宇宙”,经常有真正的学者批评其内容空洞无内核。若想转型,她需要先撕掉才女标签,用朴素语言传递内心真诚。

其次,努力进行团队课补考,从独裁者转型到倾听者。

女团不是个人秀,队长需要平衡创意与团结。若房琪能像谢娜一样用幽默化解矛盾,或像叶童一样用共情理解队友,争议都是可以避免的。

再次,真实不等于任性。在团队协作中,要找到自我与尊重的平衡点。

观众反感虚伪,但也厌恶真实伤害。参考一下贾玲,她自嘲身材、调侃失败,却从不让他人难堪。如果房琪真想走真性情路线,得先学会把“我”换成“我们”。

房琪的翻车,是自媒体博主转型艺人的典型困境:习惯了单打独斗的造梦者,在团队协作的修罗场里寸步难行。

这时候你再去对比侯佩岑的“假”,就知道侯佩岑有多么可爱了。

换言之,房琪本来是一只孤狼,却偏偏要到一群狼中去寻找存在感,谁又是善茬呢?

她的故事恰好也给所有孤狼型的创作者提了个醒:会说话比说好话更难,而真正的成长,从承认我不会开始。

最后问一句,你觉得房琪翻车了吗?还能翻过来吗?

我先说说我的答案:其实,我觉得还好,至少扩大了知名度,在看《乘风2025》前,我根本不知道房琪是何许人……也。

你说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

0 阅读:0

晓寒嫣语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