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学物理系排行榜?你的学校上榜了吗?

凡尔赛百态 2025-03-24 01:16:48

物理系大学排行:

第一档: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第二档: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

第三档: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第四档:剩余的985以及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

按自然指数排名:

第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第二,清华大学。

第三,中国科学院大学。

第四,南京大学。

第五,北京大学。

在211大学里,凡是名为物理系或者物理学院的,其教学质量通常都很不错,或者说至少与其所在学校的排名相匹配。

而那些名称中带有“物理科学与技术”、“物理与电子”、“物理与通信”、“物理与工程技术”、“物理与微电子”、“物理与光电信息工程”、“物理与材料”、“物理与力学”等复杂名词的学院或专业,其物理学科的水平往往不尽如人意,或者在其本校中排名靠后,与学校的整体排名相差甚远。

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物理学科本身实力不强,缺乏自信,因此只能通过与其他学科结合来增加吸引力。

尤其在某些以工科见长的大学中,尽管这些学校在其他领域已经拥有实力雄厚的学院和专业,但在物理学院的名称上却仍要加入相关学科的名词,这种做法确实令人感到困惑。

上海交通大学的情况则较为特殊,它设立了“物理与天文学院”,可能是借鉴了美国的做法。

虽然该学院的学科实力在C9联盟中处于相对靠后的位置,但总体上仍然相当不错,至少在985高校中属于前列水平。

北京大学和科技大学处于第一梯队,它们的学科门类全面且一直实力强劲。

清华大学与南京大学和前两者差距不大,南大作为物理学科的老牌强校,而清华凭借雄厚的财力近几年发展迅猛。

上海交通大学的实力略逊于前四者,不过最近其科研势头很猛,因此排在复旦大学之前。

浙江大学稍有落后之嫌,听说近两年将开始重视发展了。

52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物理系汇聚了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的物理精英,成为我国高校中实力最为强劲的物理中心。

该系陆续创办或参与创立了全国高校首个核科学专业、半导体物理专业、地球物理专业及微电子专业等。

物理学院现设有物理学、大气科学、天文学、核科学与技术四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其中物理学和大气科学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天体物理和核技术及应用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学院还拥有物理学、大气科学、天文学、核科学与技术四个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核科学与技术、大气科学三个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以及物理学、大气科学、天文学和核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作为国家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及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基地,目前开设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生专业,以及凝聚态物理、光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和物理电子学四个博士点,其中凝聚态物理和光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前身老物理基础于1953年并入北大,如今其学科方向涵盖物理学和天文学两个一级学科,包括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声学、等离子体物理等教育部规定的全部七个二级学科以及天体物理这一二级学科。

其中,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为全国重点学科。

清华物理系拥有国家物理学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及天体物理二级学科的博士点,并设有一个涵盖物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南京大学的理学实力在天文领域表现突出,其天文系一直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同时物理学方向的凝聚态物理也相当强劲。

而中国科技大学的物理系专业设置非常全面,潘建伟教授及四大金刚领导的量子通信研究处于领先地位。

科学岛上的托克马克、量子计算和两个国家级实验室等项目也是科大的特色之一。

科大还以“物理大学”著称,每个学生都需要学习大量物理知识。

然而并非所有方向都达到量子信息那样的卓越水平。

清华大学虽然规模较小,但拥有顶尖学者,并在材料物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冷原子、凝聚态等领域的研究甚至超过了北大和科大。

清华物理系正快速发展中,对提升学校整体学术声誉起到了关键作用。

该系的教师们致力于多个前沿领域的科研工作。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被誉为四大疯人院之一,覆盖广泛的研究方向且均表现出色。

每年还有30-40名参加物理竞赛的学生选择加入北大深造,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

关于中科大,尽管本科生招生较少,但其研究生教育资源丰富,学术研究氛围浓厚。

特别是其下属的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在全国众多研究机构中名列前茅。

所以综合排名:

生源:北大>清华>中科大>复旦>南大。

教学:北大≈中科大≈清华≈南大≈复旦。

科研:中科大≈清华>北大≈南大>复旦。

就业:北大≈清华>复旦≈中科大>南大。

潜力:清华>中科大>上交≈浙大≈北大。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