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读书月”采风烟雨墩,共赴文化盛宴,传承文化自信!

铭轻松 2025-04-30 05:12:42

“诗心映照价值观 词韵激扬时代声”,在2025年4月29日的明媚上午,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老图书馆——烟雨墩精彩上演。为了深入贯彻“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趁着4月“读书月”的浓厚氛围,充分挖掘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芜湖诗词学会赭山组与芜湖市图书馆携手合作,共同开展了这次“读书月”采风活动,在江城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上,探寻文化的脉络,传承文化自信。

活动开场,芜湖市图书馆馆长陈修正先生就像一位亲切的文化向导,带领大家步入安徽名人藏馆。这里有阿英、洪镕、王莹等展室,每一间都满溢着历史的厚重感。

阿英,这位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文学史家、藏书家,其展室内陈列着他生前的12930余册藏书,还有手稿、戏剧照片,以及早年主编的《苍茫》杂志等珍贵实物。这些展品,仿佛是阿英先生文学创作与革命生涯的生动注脚 。

王莹,作为中国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作家,她的展室里展示着生前剧照、手稿、抗战遗物等,让人不禁回想起她在舞台与银幕上的熠熠风采,以及为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 。

而洪镕藏书陈列室中,收藏的14157册古籍图书,大多为前清石印本、精刻本,其中数种明代万历刻本尤为珍贵,让人领略到古代书籍的独特魅力。会会员们怀着崇敬与好奇,缓缓踱步其间,仔细欣赏、认真品味,不时发出阵阵赞叹,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大家在这些文化精品间徘徊,感受着文字的力量和历史的沉淀,仿佛与先辈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漫步在烟雨墩老图书馆内,诗词学会会员们仿佛置身于一座知识的宝库。这里的每一本精品藏本,都像是一位沉默的智者,等待着人们去倾听它们的故事。大家轻轻翻开书页,那淡淡的墨香弥漫开来,瞬间将人带入了另一个世界。

有的会员专注地阅读着书中的内容,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有的则小心翼翼地拿起书本,仔细端详着书籍的装帧与排版,感受着智慧与匠心。这些藏本,不仅是文字的载体,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见证。无论是泛黄的古籍,还是散发着现代气息的书籍,都在这一刻,与会员们的心灵产生了共鸣。

在座谈会上,芜湖市图书馆王婧副馆长首先详细介绍了作为全省名列前茅的芜湖图书馆的发展历程、馆藏特色以及未来规划。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地标,芜湖市图书馆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它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地标,见证着芜湖这座城市的文化变迁。

座谈会上,有一位特别的嘉宾——芜湖市图书馆老馆长刘永义先生。他精神矍铄,满怀热情地向大家讲述了芜湖烟雨墩的历史文化与渊源。烟雨墩,这座坐落于芜湖镜湖之中的小岛,从南宋时期“状元”张孝祥张氏家族修建私家别业,到清乾隆年间知县陈圣修对烟雨墩的整修,再到近代的变迁,每一段历史都充满了故事。这里自古以来就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的足迹与故事。刘永义先生还详细分享了芜湖名人阿英、洪镕、王莹与芜湖的深厚渊源和相关史料事迹。阿英在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播方面的卓越成就,洪镕对古籍收藏和保护的无私奉献,王莹在艺术领域的璀璨光芒和爱国情怀,都让大家深受触动。这些名人的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芜湖的文化长卷上,熠熠生辉。

学会会长刘人人先生等也在交流互动座谈会上先后发表了精彩致辞。会长刘人人先生在致辞中说:“这次采风活动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这片充满文化气息的土地上,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芜湖诗词学会的成员,我们有责任将这份文化传承下去,用诗词记录下我们的感悟与思考。”

此次采风活动,让大家对江城芜湖的文化历史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这里的每一处建筑、每一本藏书、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在烟雨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入到诗词创作中,用诗词的形式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和弘扬文化自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都将继续努力,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爱上中华文化,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0 阅读:0

铭轻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