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硅谷:中国种业科技创新的“加速器”与“聚宝盆”

中国网三农 2024-03-21 08:55:06

中国网讯(记者 王静)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手里。海南正在打造南繁硅谷国家级种业创新基地,种业科技创新如春天般生机盎然,一个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全链条雏形初现。

日前,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在海南三亚成功召开,种业科技创新的优势在哪里,取得了哪些成果,有何新动向?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法军接受中国网专访表示,海南推动发展种业科技创新的优势主要集中在资源、平台、政策三个方面。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法军

“在资源方面,海南是我国唯一的全域处于热区的省份,独特适宜的气候、温度为南繁科研育种加代提供了必要条件,”他介绍,海南还是一座极其丰富的植物天然基因库。全球目前有1100余种野生稻,在三亚便发现有700余种。

海南具备独一无二的人才资源优势,全国29个省份近千家南繁单位在海南设立长期稳定的科研育种基地,数十名院士、近万名科研工作者常年在海南开展科研育种工作,使南繁基地成为种业创新的“加速器”和“聚宝盆”。

在平台方面,海南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南繁硅谷建设,按照“一城两地三园”进行功能布局。孙法军介绍。“近年来,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相继落户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等20余家科研院校国家队在琼设立南繁院,中种集团等2800余家种业创新企业注册落户,5000余亩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投入运行,可以说平台设施支撑优势不断突显。”

孙法军表示,“海南还具有政策优势,比如出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促进种业发展若干规定》《海南省支持种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海南省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案》等政策方案,聚焦种业发展堵点难点,从资源保护利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等方面给予支撑保障;还设立国内首支专注南繁育种的政府引导投资基金6亿元,致力于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生物育种等重大项目,促进南繁育种金融业和种业联动。”

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显示,新收集古老、珍稀、特有的地方特色资源1180份,新保存金鲳、东星斑等大宗、特色养殖品种种质资源遗传材料12种,发现儋州鸡、三沙中蜂等新资源。海南毛桃、三沙永兴棉分别列入2018年、2021年“全国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三亚市建设了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野生稻圃保存能力4万份以上,现已入圃保存1.3万份资源……

“近些年,海南围绕种业科技创新取得大批丰收成果,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热带特色种质资源被挖掘,一批热带特色关键技术和品种获得突破。”孙法军说,我们将继续推进“南繁硅谷”建设,“向种图强”,为打赢种业翻身仗贡献海南力量。

3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