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冷暴力”正在幼儿园发生,孩子表达不出来,父母也一无所知

小叮当育儿 2024-05-27 19:08:57

你听过幼儿园“冷暴力”么?

最近,邻居家彤彤就遭遇了幼儿园“冷暴力”。彤彤今年5岁,性格活泼开朗,特别爱笑,邻居们都很喜欢逗她玩。年初,为了升小学,彤彤转到了一所新的幼儿园。

上幼儿园没多久,彤彤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性格不再开朗,回家后不爱说话,也不爱笑。

彤彤家长以为是换了新学校,彤彤不太适应,就没当回事儿。

谁知,彤彤情况越来越严重,晚上经常说梦话,早晨一起床就哭喊着不上幼儿园。

彤彤家长赶紧联系了老师,这才知道,原来彤彤遇到了幼儿园“冷暴力”。

老师说:彤彤好像不太喜欢跟小朋友玩,经常自己一个人坐在座位上,不跟小朋友说话,也不跟小朋友玩耍。室外活动的时候,也经常一个人待着。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家长的耐心询问下,彤彤说出了原因。

这所幼儿园比较卷,孩子们大班就开始学习幼小衔接的课程。彤彤年初转过来,什么也不会。因为跟不上老师的进度,经常被老师说,小朋友们也嫌她太笨,不爱跟她玩。久而久之,孩子就出现了问题。

其实彤彤这种遭遇,就是幼儿园“新型冷暴力”。孩子表达不出来,父母也一无所知。

01.

幼儿园“冷暴力”是指在幼儿园里,孩子和孩子之间,或者老师和孩子之间,存在的排斥、忽视、冷漠等非直接攻击性行为。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儿童和青少年经历欺凌行为的比例高达15-20%。这就意味着,每5个孩子就有1个或多个孩子经历过某种形式的欺凌。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大约20%的儿童,在幼儿园至八年级期间,经历过频繁的欺凌行为。

可见,幼儿园冷暴力的发生比例是非常高的!

跟初高中的校园霸凌不同,幼儿园“冷暴力”比较平常并且隐秘,可能表现为不让孩子参加游戏、忽略孩子的存在、拒绝与孩子交流等等,往往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分享3种正在幼儿园发生的“新型冷暴力”,孩子不说,但是家长要心里有数。

1、孩子发生矛盾,老师无动于衷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都有自己的小性子。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孩子们凑在一起,很容易发生矛盾。

大部分老师会及时介入孩子之间,调解矛盾、处理问题。少部分老师会因为某些原因选择视而不见,让孩子自由发挥。

老师的这种无动于衷的行为,不仅会导致弱势孩子被强势孩子欺负,还会加深强势孩子的嚣张气焰,加深孩子之间的矛盾。

叮咚幼儿园中班的时候,班里有一个特别乖巧的小姑娘,因为老师的无动于衷,连续三次被同一个男孩咬伤。

女孩家长很生气,找了老师两次没啥用,又找到了男孩家长和幼儿园园长,才把这个事情彻底解决掉。

2、孩子被老师忽视,不受重视

孩子刚来到幼儿园,对一切都很陌生,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

但是班里的孩子太多了,老师看到的往往是那些能哭能闹、调皮捣蛋,或者嘴巴特别甜,长得可爱的孩子。

那些长相普通、性格内向,没有勇气表达自己需求的孩子,就很容易被老师忽视。

3、孩子被老师贴标签,被同学言语攻击

幼儿园孩子是发展中的个体,暂时还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出现一些让老师看不惯的问题,比如上课说话、不好好排队、做游戏时捣乱……

有些老师会使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有些老师则会使用”暴力“方法管教孩子。比如给孩子贴标签,说他是坏孩子。

幼儿园的孩子,都喜欢模仿老师言行举止。一旦老师给某个孩子贴上了标签,其他孩子就会有样学样,说这个孩子的坏话,骂他是“坏孩子”,甚至远离他,不跟他玩。

02.

幼儿园“冷暴力”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长远的影响。父母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遭遇了幼儿园“冷暴力”呢?

1、观察孩子的情绪

晚上孩子回家,一定要注意他们情绪变化。如果孩子开心的出来,有说有笑,特别开心的分享幼儿园的趣事,说明孩子在幼儿园过得很开心,没有遭遇幼儿园冷暴力。

如果孩子闷闷不乐,或者表现出焦虑、恐惧、沮丧或愤怒等情绪,很可能是在幼儿园受到了不良影响。

2、跟孩子良好沟通

用平和、开放的态度跟孩子聊天,询问他们在幼儿园的一天,有没有遇到好玩的事情?

如果他们乐于分享,并且语气轻松愉快,那就没事儿;如果他们不愿意分享,并且语气紧张、害怕,很可能是遇到事儿了。

3、观察孩子的身体反应

有时候孩子可能通过身体症状来表达他们的不适,比如肚子疼、头疼或者晚上哭泣、说梦话,这些都可能是心理压力导致的。

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胳膊被咬伤、脑袋被磕伤的情况,很、可能是一些比较霸道的孩子导致的。

4、跟老师建立联系

定期跟孩子的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包括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度、与同伴的互动等等。

也可以跟几个孩子家长建立联系,经常一起聊天,探讨孩子的问题。很多自家孩子没有注意的问题,都可能从其他家长的话语中发现。

5、注意老师的言谈举止

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也能反映出是否存在冷暴力。

如果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冷淡或者忽视孩子的需求,说明孩子在幼儿园也会遭受类似的待遇。

如果确认孩子确实遭遇了幼儿园冷暴力,家长一定要采取积极措施,跟幼儿园老师/管理方及时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同时还要给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关爱,给他们底气,帮他们克服幼儿园冷暴力带来的心理影响。

03.

要想把幼儿园“冷暴力”扼杀在摇篮里,不仅要提高孩子的能力,还要给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关爱。

1、增强孩子的社交技能

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和解决冲突的能力,从而减少幼儿园冷暴力的发生。

2、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引导孩子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感,教育他们尊重和关心他人,避免因为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伤害。

3、提高自己的觉察能力和干预技巧

关注孩子的行为和情感变化,一旦发现冷暴力的迹象,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增强孩子解决冲突的能力。

在孩子、家长和老师的共同作用下,必然会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幼儿园冷暴力,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10 阅读:3057

小叮当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