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4月,“暖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春意正浓。 近日,30多岁的市民李先生拄拐来到该市东胜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市民卡激活认证业务。因前一晚下了雨,大厅的地面有些湿滑,正当他小心翼翼地挪步时,大厅左侧的“便民共享辅具智能驿站”吸引了他的目光。扫码、选择器具,几分钟之后,李先生就坐上了轮椅,到窗口办理业务。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属于二级残疾,出行需要拄拐杖,第一次体验辅具共享服务,心里暖暖的。 “经过需求调研,鄂尔多斯市残联从去年8月开始,投入18万元左右,在法院、政务服务大厅、街道办事处等人流密集的场所建成辅助器具共享驿站7处,24小时免费开放,目前共提供服务400余次。”鄂尔多斯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辅具负责人丁广平告诉记者,共享驿站是辅具服务场景的延伸,多数肢体残疾人有自己的专属辅具,此举是为了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突发意外人员等人群的临时需要。相关企业会定期对辅具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辅具正常安全运行。 辅具配置是助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丁广平介绍,鄂尔多斯市残联聚焦提升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水平,全力推动辅具服务规范化建设。2016—2025年,该市每年免费发放辅助器具2000余件,适配率超过95%。鄂尔多斯市精准摸排残疾人辅具维修需求,深入到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等,提供假肢、矫形器、助听器、轮椅等维护维修服务,累计服务200余人,今年预计服务350余人。同时,鄂尔多斯市残联拓展“辅助器具进校园”服务范围,在为现有3所特殊学校学生免费适配辅助器具的基础上,为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该项服务,累计让400余名学生受益。 丁广平介绍,鄂尔多斯市残联正在调研旅游景区、广场、公园等场景对于辅具的需求,同时将根据不同场地各类辅具的使用频次,动态调整共享驿站辅具类别,从而让更多人实现无障碍出行。 来源: 《健康报》 (2025年04月28日第04版) 记 者: 吴倩 编辑: 宣佳 审核:张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