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称太原“博物馆之城”建设初具规模

太原日报 2024-05-11 08:05:01

本报讯 5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以《文脉三晋 何以自信:从“五千年看山西”到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为题,以整版篇幅报道散落在三晋大地上的文化珍宝以新业态、新模式走入大众视野,焕发时代新光彩。其中,特别关注省会城市太原目前已有各类博物馆100余座,“博物馆之城”建设初具规模。

报道称,近日,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通过丰富的文物、多媒体互动技术等手段,再现晋阳城灿烂的历史文化。“从春秋晚期建城到宋初毁城,晋阳既是中原王朝安危所系的战略屏障,又是北方草原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交融的大舞台。该博物馆将为讲好晋阳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文博力量。”太原市文物局局长刘玉伟说。

报道介绍,科技与创意的加持,赋予了文化遗产全新生命力。数字技术弥补了文物天各一方的遗憾,天龙山石窟造像实现久违的“团圆”。在多方努力下,天龙山石窟完成11个主要洞窟的专业数字复原,实现了大部分流失海外造像的数字化复原,让观众获得更为完整的文化体验。

数字漫游打破墓葬阻隔,沉浸式欣赏满壁芳华成为可能。站在太原市徐显秀墓封土堆旁,戴上4KVR眼镜,“任意门”便瞬间开启,富丽堂皇的墓室壁画清晰可见,上面绘有200余个彩绘人物、马匹、牛车、神兽,还有各色仪仗、兵器、乐器、生活什物等,1400余年前北齐勋贵的显赫威仪与绮丽奢华的生活场面如在眼前。“出于恒温恒湿封闭保护需要,观众无法踏足墓内近距离参观壁画,而通过科技手段,可以让更多人接触到、看得懂、感兴趣,并从中汲取滋养。”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北齐壁画博物馆馆长王江说。(李晓并)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