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优争先争效】厦门海沧:“一站式”解决矛盾纠纷“疑难杂症”

清朗天空 2024-05-10 22:20:47

“群众发生矛盾纠纷,报警求助就如“治急病”,诉讼程序就如“治已病”,普法专员、社区工作者承担的则是“治未病”。”厦门市海沧区东孚司法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东孚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成立以来,聚焦市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蹚出一条实现信访和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的新路子。

多方共治

在东孚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甫一进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敞亮、整洁的办事大厅,警务服务、诉讼服务、人民调解、公证业务、法律咨询、检察监督、信访登记、综合业务和法律援助、综治保险等9个服务窗口一字排开。

“这个法律咨询窗口,常驻法律顾问,可以算是我们的‘全科医生’和‘导诊台’。”东孚司法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这个窗口除了提供法律咨询,还会对群众所遇问题进行初步“诊断”——如确实存在纠纷,调解团队马上对接;如调解不成,诉讼服务窗口立马提供相应的诉讼辅导和收件等服务。必要的时候,法官还会过来现场开庭。

↑法律顾问在窗口为群众提供咨询

“实践中,矛盾纠纷调处资源散落在基层,单体小、数量多,作用发挥不明显,如何让群众解决诉求不再‘多头跑’,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绕不开的痛点和堵点。”海沧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中心”推进“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充分整合司法、信访、公安、法院、人社等力量,采取常驻、轮驻、随驻等方式,实现资源、力量、服务、平台在这里汇聚。

据介绍,这8个窗口可受理市民群众常遇到的11类民商事难题,涵盖了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等三大调解,实现了诉调对接、警民联调等衔接机制的一站式落地。

“中心”揭牌半个月后,顺利调解的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导致的涉伤亡纠纷案件,将“中心”的机制优势充分展现。

↑调解纠纷案件

事故发生后,街道立即派相关分管领导协助‘中心’协调有关事项,区人社局负责联系优化保险理赔流程,派出所为开辟证明材料开具绿色通道,司法所统筹调度劳动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特邀专家调解员全程参与调解,驻“中心”律师团队则负责与涉事公司法律顾问沟通,法院方面则保障调解协议及时足额履行……所有的部门即时响应,有序协同。

最终,经过“中心”主动组织联动、区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响应,一桩复杂的纠纷顺利解决。“在面对复杂疑难、影响面广的纠纷时,我们的制度优势就凸显出来了。”东孚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说。“在我们‘中心’,群众只需要来一次,只进一扇门,余下的事情,就交给我们来办。”

服务升级

“太方便了,从咨询、调解,到最后帮我们诉前指导,都非常顺利有序,工作人员很专业、很有耐心。”吴先生点赞道。这起劳务合同纠纷,因时间跨度较长、纠纷错综复杂,经过多轮调解未果,工作人员引导双方走诉讼程序,驻点的律师现场指导当事人准备相关材料当即递交起诉书。

“以前我们遇到难以调解的案件,虽说也有引导诉讼,但是有的当事人因为嫌麻烦搁置了,矛盾最终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存在不稳定的风险。”海沧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中心”成立后,多部门联合办公,变“一站式调解”为“一站式解纷”,从“碎片化”提升为“全链条”服务。

↑群众使用机器选择调解员

在“中心”大厅,有一台可以选择调解员的机器。原来,为了鼓励更多当事人通过非诉讼的方式解决争端,取得当事人的信任,优化当事人的体验感,“中心”在机器里,根据各调解员所擅长的矛盾纠纷类型建立专家库并进行公示,群众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在调解员名单上挑选自己信得过的“公道人”来帮助,就像拿着菜单点菜一样非常方便快捷,实现当事人和调解员的互动,提高矛盾纠纷调处质量,加大案件调解的成功率。

做实新时代“枫桥经验”,不仅“治已病”、会调解,更要“治未病”,化矛盾于无形。目前,“中心”就像一个能办事、办成事的“中央处理器”,汇集了公安110接处警信息、人民调解信息、12345信息、网格排查信息等数据,实现了对辖区社会矛盾纠纷风险隐患的精准掌控,为群众提供综合性高效便捷服务。

↑派出所、劳动保障部门联动协调劳资纠纷

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上,还辅以做好当事人的心理修复和困难帮扶措施,有效确保纠纷案件“化得稳”。

东孚司法所相关负责人回忆起这么一起纠纷,辖区两兄弟因征拆争夺家产,其母要住养老院却无人愿意赡养,经过“中心”介入调解,两兄弟都有所让步,但费用仍有部分差距。“我们在纠纷调结后还继续落实跟踪服务,与民政等部门协同,养老院方面同意费用部分优惠,真正做到‘事结’,更解‘心结’。”

营造氛围

该中心作为厦门首个揭牌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源于去年10月,海沧区成为全市推进镇(街)“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的先行试点区,决定把东孚街道确定为首批试点街道。

↑当事人主动申请调解

实际上,“中心”是在原2019年成立的东孚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的基础上升级改造的。

在征拆量最大的几年间,东孚街道的调解案件逐年大幅增长,累计调解征拆纠纷400余起,协议金额突破35亿元,而同期诉讼量则连年下降,颠覆了以往大规模征拆必然伴随诉讼爆炸的经验。“到了2023年,已经有超过一半的调解案件中是当事人主动申请,很明显,我们的调解团队得到群众的认可肯定。”东孚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所探索的‘聚精会神’调解工作法被省司法厅发文推广,调解团队被司法部通报表扬,多名调解员获国家级、省级表彰。”除此之外,该“中心”无论是从大门右侧空地上“做事须循天理,为人且问良心”的文化墙,还是婚恋家室调解室里的“家和万事兴”牌匾,甚至是卫生间前走廊上的“万事和为贵,有理让三分”,处处都弥漫着“和谐”的文化氛围。东孚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补充道,“这也是我们‘中心’更注重的是‘润物细无声’。”

↑纠纷当事人送来锦旗致谢

调解“润物细无声”在“中心”并只是口头说说,而是真正融入到细节里。“中心”根据每个调解员的姓名精心设计了四个字的“调解箴言”印在茶杯上,借此给予双方当事人一定的心理暗示,从而促进矛盾纠纷的解决。

数据显示,2023年较之2019年,调解案件量增长295.1%,诉讼案件量下降26.3%,纠纷类报警警情调解量增长98.7%,刑事警情下降28.4%。“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揭牌成立至今已累计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6起(其中重大疑难纠纷7起)。

来源:厦门市海沧区东孚司法所 福建法治报

责编:赵淑琳

审核:方琮 高奇

■ “数智检察”赋能 “亲清护企”升级 ■ 福州永泰:如我在诉 “走心”赢民心 ■ 宁德蕉城:多措并举打造“海上枫桥”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