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返回!
6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已经到了我们神舟十九号乘组返回地球的时候了!
在返回之前,我们的神舟十九号乘组和神舟二十号乘组已经完成了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天宫”空间站的钥匙。
截止目前,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已经完成全部既定任务,飞船将着陆东风着陆场。
目前,着陆场及各参试系统已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各项准备。
神十九返回
而此次我们神舟十九号返回依旧是采用快速返回的技术。即环绕地球5圈(大约7.5小时)后,经过四个阶段,大约历时50分钟着陆到地面。
其实,从神舟十三号起,我国“神舟”载人飞船一直采用这种返回方案。载人飞船返回由载人飞船系统、航天员系统、测控通信系统和着陆场系统等多个系统共同完成,技术较为复杂。
在返回的过程中,飞船将经历分离撤离、返回制动与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开伞着陆这几个阶段。
分离撤离阶段: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解除对接,完成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这一阶段标志着飞船正式启动返回程序,需确保精确的脱离角度和姿态控制。
返回制动与自由滑行:返回舱通过发动机点火实施制动减速,脱离原运行轨道进入返回轨道,随后进入无动力自由滑行阶段。此时飞船依靠惯性向预定再入点滑行,高度逐渐降低至约145公里。
再入大气层:返回舱以约7.9公里/秒的速度进入大气层,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高温,外部温度可达上千摄氏度。此阶段需通过防热结构保护舱内航天员安全,并经历约5分钟通信中断的“黑障区”。
开伞着陆:距地面约10公里时,降落伞系统分步展开:先弹出引导伞和减速伞,最后展开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主降落伞。返回舱速度逐步降至约3.5米/秒,着陆前反推发动机点火进一步缓冲,确保平稳触地。
这时候,虽然飞船已经着陆,但是还是需要地面搜救队伍的帮助,因为在返回的过程中,航天员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虽然在有快速补充能量和营养的应急储备——空间站航天员太空高能压缩食品,但是经历了6个月的太空生活,航天员的身体也无法一时适应地球环境,短时间是无法站立行走的,所以在飞船落地后,地面搜救格外重要。
而作为航天领域应急储备,空间站航天员太空高能压缩食品可以在搜救队伍到来之前为航天员提供安全保障。
其内含高科技核心技术,富含多种营养和能量物质,不仅可以在航天领域使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它也同样适用于我们大众生活。
对于地面搜救,目前我国一般采用“空中搜救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的模式,这样可以实现“快速定位、快速到达、安全出舱”。因此,着陆场搜救通常包括空中搜索和地面搜索救援回收两个部分。
在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后,还需要进行约半年的身体恢复期,毕竟长期处于太空微重力环境,身体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恢复期一般分为:医学隔离期、医学疗养期和恢复疗养期三个阶段。
如果三个阶段下来,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就可以参加正常的航天员训练了。
向凯旋而归的宇航员致敬!
延期了
昨天的新闻不是说推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