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已经“很便宜”,为什么还有人认为国产大樱桃是奢侈品?

果树小圈 2024-05-24 20:04:37

车厘子是英文“cherries”的音译,这个英文词汇的意思指得是“樱桃”。但对于我们来说,车厘子特指得是大樱桃,即欧洲甜樱桃。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在我们这里,欧洲甜樱桃属于外来引种的水果,我们古代的樱桃不是欧洲甜樱桃,而是“中华樱桃”又叫“小樱桃”。例如,“樱桃小口”这个词语中的樱桃指得就是中华樱桃,而不是车厘子(欧洲甜樱桃)。

欧洲甜樱桃大约是1871年引入我国的,最早种植于山东烟台地区,可能是由于欧洲甜樱桃的个头要比原本的中华樱桃的个头大许多,所以大家就把它叫成了“大樱桃”。

再后来,欧洲甜樱桃的鲜果逐渐出口到我国,就有了“车厘子”这个音译的名字。

所以,如今大面积种植的国产大樱桃实际上与车厘子是同一类水果,都是欧洲甜樱桃。而且不仅仅是同一类水果,连品种很多都是一样的。比如进口的美国塔顿车厘子、黄金车厘子,实际上就是我们这里种得美早大樱桃、雷尼大樱桃;再比如进口智利的桑提娜大樱桃、布鲁克斯大樱桃等,我们也早就开始种植了。这些都是国际上知名的大樱桃品种。

大樱桃和所谓的车厘子,只能分国产和进口,其它在分类上没有任何区别。

进口车厘子往往价格比较高,像智利的车厘子大约要40-60元一斤了。

国产大樱桃在过去的价格实际上也不算低,但这些年,真的不能说高了,只能说价格分化非常严重。

高的价格还是很高,低得价格已经低出了“白菜价”。

但如果说国产车厘子价格非常低,很多不是种植户的人是不信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国产车厘子“硬着陆”?

国产大樱桃按栽培模式一般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暖棚大樱桃,这个上市时间很早,最早在2月底甚至春节期间就能上市,价格也是非常高,通常能卖到120-200多元一斤。

第二类是冷棚大樱桃,通常在4月以后上市,价格相对暖棚大樱桃低了很多,大约在50-80元一斤。

第三类是露天大樱桃,大约在5月下旬开始上市,价格就不一定了。早些年一直能卖到了20-30元一斤,但如今价格波动非常大,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之间的价格差距也非常大。

今年的露天大樱桃已经上市了。

不过价格可能让很多大樱桃种植户的心情不是非常的美丽。

主要是红灯大樱桃的价格一上市就有点​崩了。

红灯大樱桃是我国自主选育的一个大樱桃品种,也是一个非常老的品种了。​以前曾经是主流品种,后来逐渐被美早​顶替了主流之位。但对于很多上了年纪的大樱桃种植户来说,种植红灯大樱桃有非常多。

红灯大樱桃的收购价格在早些年也卖到过高价,像一些核心产区的红灯大樱桃收购价格也能到10-20元一斤。但后来,是一路往下滑,哪怕是顶级的大果红灯大樱桃,​也很难卖上高价了,基本上都跌到了10元​一斤左右的收购价格。

​这还是红灯大樱桃里面的大果,至于中小果价格就更差了。

好汉不提当年勇。

不说过去的红灯大樱桃的价格了,就说​说当下的。刚上市的红灯大樱桃价格刚开始还看着比较好,收购价格能卖到7-8元一斤,但这两天价格几乎是直接“硬着路”。

一些产区的红灯大樱桃收购价格已经跌到了​4-5元一斤。

这还是比较好的中大果,红灯大樱桃里面的一些小果价格则跌到了2-3元一斤。

这说得都还是一些较为知名的大樱桃产区的红灯大樱桃价格,若是算上“偏门”一些的产区,红灯大樱桃的价格​可能会是难以想象得低了。

但眼下这仅仅是红灯大樱桃的价格,红灯大樱桃原本就是一个老品种了,价格硬着陆,也算​意料之中。后边,等美早大樱桃大量上市后,价格是否是“硬着陆”,​还不一定。

为什么很多人不信​大樱桃价格低?

说别的水果价格降了、价格太低了、亏本了,很多消费者都会相信,但有两个水果说价格降了、价格太低,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信。

一个是蓝莓,另一个就是国产大樱桃。尤其是对非产区的消费者而言,大多数人是不相信国产大樱桃的价格会​卖几块钱一斤的。

原因不是说消费者“太固执”,而是大家都​更相信自己亲眼能看到的事儿。

别的水果降价可能非常明显,产区价格一降,其它地区也跟着降。

但大樱桃不是,尤其像红灯大樱桃这类​贮藏、保鲜、长距离运输都较为困难的大樱桃品种。

它的价格一部分是受到了产地收购价格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受到了中间环节、零售环节​附加成本的影响。

​无非就是运输、保鲜、损耗这些成本。

这些成本有时候可能要比大樱桃原本的成本都贵,也就是说哪怕红灯大樱桃在产区收购价格是4元一斤,加上中间的各种成本,到超市里可能也得8​元一斤了。这仅仅是大樱桃的附加成本,再加上超市运营的成本、再加上利润。

最后的零售定价可能至少得十几元一斤​,价格翻个两三倍算合理了。

所以这类水果的问题就是哪怕产地价格降得再多,​零售端的降价幅度有限。

非产区的消费者是很难看到低价的。

薛定谔的奢侈水果

消费者不相信国产大樱桃价格低,除了零售端价格外,还有3个重要因素。

第一是上文提到过的,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大樱桃价格不同。如果加上进口​车厘子,大樱桃眼下在我国几乎快要实现全年供应了。

所以,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超市里经常有大樱桃​。而一般只有5月下旬到6月这个时间段的露天大樱桃​相对低价。

而像之前的暖棚大樱桃、冷棚大樱桃,几乎动不动在零售端就卖到100-200元一斤,这就让不少消费者看到后,误以为国产大樱桃一直这么贵呢。

以前很多报道也经常会写“大樱桃便宜了,从200多元一斤跌到了十几元一斤”。然后实际上,露天大樱桃的价格跟温室大樱桃的价格​是没有多大的可比性的。

不应该说是“200多元一斤跌到十几元一斤”,应该说大樱桃的价格“从200多元一斤到3元一斤”​都有。

第二是​不同品种大樱桃价格差距过大。

国产大樱桃经常种得品种就有几十个,​主流的是美早大樱桃、红灯大樱桃、萨米脱大樱桃、黄蜜大樱桃、俄八大樱桃等等。

但这些大樱桃之间的​收购价格、零售价格通常相差也会非常大。

举个极端点的李子,有时候红灯大樱桃的价格都不及俄八大樱桃价格的一个零头的零头。​两个价格的差距都很难说是同一类水果了。

再说黄蜜大樱桃可能收购价格不高,但要是拿到零售商超去卖,尤其是南方市场,价格又会​往上翻很多。因为黄蜜大樱桃更加难以​贮藏和保鲜,损耗成本相对更高。

第三不同产区大樱桃价格​相差过大。我国大樱桃最早的种植产区是烟台,然后​覆盖到了山东其它一些产区。再像陕西、山西一些地区的大樱桃也非常出名。但由于进口车厘子把大樱桃这个过去的“冷门水果”带火了。

所以,现在​前些年全国到处都在种大樱桃。

大樱桃的产量突飞猛进,产量上涨的情况下,价格自然下滑,而且大樱桃又是那种“时令水果”,从采摘到消费坚持不了几天,属于那种要“着急卖”的水果。

一些非传统产区抢种了大樱桃后,在价格好的时候,通过打“价格战”还能​有销路。可等产量上来,价格差了,这些产区的局面就很尴尬了。

因为核心产区的大樱桃价格也下来了,非主流产区的价格战已经把价格打到底了,再降下去,就要亏人工采摘的成本了。

所以,眼下大樱桃的行情有一个局面是核心产区的价格勉强能稳住,但大量的非核心产区的大樱桃价格已经是“连年下跌”了。

一些产区别说卖3元一斤了,去年就有一些种植户懒得采摘了。

消费者在零售端看到得是大樱桃价格高高在上,一片欣欣向荣;

不少种植者看到得则是大樱桃​价格一年不如一年,越来越不挣钱。

这可能就是种植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一个“代沟”​吧。

所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大樱桃价格的​高低是不同的。​

眼下的国产大樱桃在消费者眼里还是一个奢侈水果,但更像是一个“薛定谔的奢侈水果”,它介于“奢侈”和“不奢侈”的叠加状态。

从200多元一斤到3元一斤的大樱桃都有,大樱桃是不是奢侈水果,完全取决于栽培方式、品种、产区以及你距离产区的远近。

这些都决定了你吃到得大樱桃是个什么价格。

今年的大樱桃季已经马上要进入高峰期了,再往后边看,种植户可能也不太担心大樱桃价格的波动了。因为很多大樱桃的价格在产区实际上已经算“跌无可跌”了。

不过,零售端大樱桃的价格能不能也跌下来,一大部分上还得看物流保鲜技术的发展。

0 阅读:0

果树小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