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落幕,巴赫:满分10分,我给10分

东方的运动坛 2024-05-22 20:03:33

2014年,在履职国际奥委会主席的第二年,巴赫坚定地表态“改革的时代已经到来”。十年后,这位奥林匹克掌舵人来到上海,实地考察了关于向新变革的最新大作。对于历史上第一站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对于勇当实践先锋的上海,巴赫笑容满面地完成了“阅卷”,并高度评价说:“对奥运会资格系列赛来说,(上海)是一个极好的开端。”

国际奥委会主席现场“阅卷”笑容满面

昨晚6点30分,在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即将大幕落下之际,已在申城当了两天大忙人的巴赫步入媒体中心,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分享了此行的心得。

“满分10分,我给10分。”对此次赛事,巴赫直接给出了最高评价,一点含蓄保留都没有。“我们知道中国是非常可靠的组织方,上海则是一座充满了创新力也对世界开放的城市。这里的人们对体育运动充满了热爱。所以在我看来,选择上海是一个不需要多犹豫的决定......上海再一次为奥运相关赛事和其他大型体育活动的组织树立了新的标杆。”

在通往巴黎的道路上,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共设两站,第一站在上海举行,第二站则在布达佩斯(6月20日至23日)。“我猜我们的匈牙利朋友在看到这里如此完美的组织、如此美丽的场地和如此热情的观众后,会感到有点紧张。”巴赫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说道。

过去40余年中,巴赫造访申城的次数虽不算多,但却是每一回都有难忘的经历。1980年,已是蒙特利尔奥运会男子花剑团体冠军的巴赫,他随彼时的联邦德国队来沪比赛交流。在当年的静安体育馆里,巴赫完成了自己运动员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而就在去年5月,在国际奥委会对崭新的奥运会资格系列赛进行举办城市的官宣前,巴赫曾专程来上海考察,这才有了后续的精彩展开。

说到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的这个比赛周,远道而来的巴赫可谓行程紧密。在赛场看台上当观众;与参赛运动员交流,听听他们参加这项崭新大赛的感受;去崇明为国际自盟世培中心亚洲分中心(中国上海)揭牌,给正在上海自行车馆内训练的中国队和上海队运动员送国际奥委会纪念徽章;受聘成为上海体育大学的名誉教授,并参观了中国乒乓球学院和上海体育大学奥林匹克研究院......在又一次充实的沪上之行后,巴赫对我们这座城市的了解愈加丰富,感情也更深了。

松弛试验场,办赛新跑道

昨晚8点,随着霹雳舞决赛成绩敲定,本次赛事的竞赛板块全部完结。然而,走出霹雳舞场馆的观众却大多没有离开城市公园的意愿,而是跟本就在公园内走动的人流一道,汇向了主舞台广场区域。通过《歌手2024》关注度陡增的杭盖乐队,吴侬软语嗲出腔调的黄龄,嘻哈歌手艾热和卡斯柏,还有GALA乐队,一场对赛事和城市体育节观众免费开放的音乐大派对,为这次的体育节日氛围画上了有始有终的句号。

可以正儿八经地看比赛,可以尽兴体验和嗨玩,也可以进入城市公园后就松弛“躺平”,席地一坐,看看赛事大屏,吹吹风——没有“标准答案”的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及与之伴生的城市体育节,为吆喝了许多年的“打造体育大赛嘉年华氛围”提供了新的破题思路。

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看来,将滑板、霹雳舞等年轻项目引入奥运会,能起到彼此丰富且互补的多赢效果。以此延展,类似的化学效果不也可以在专业观众和并没有明确观赛诉求的路人群体间产生吗?

从针对赛事四个项目设立的展玩区,到主舞台每天一个主题的表演秀,还有在考虑到公园内人流动线后特别设置的站立观赛区,以及从白天到夜晚每个比赛日的长续航安排等,这些很可能都成了到场观众当下的谈资和日后回想时的记忆点。

作为历史上首站奥运会资格系列赛,这篇“上海故事”已讲述完毕,不过在更长远的未来,也许这段松弛快乐的经历,会给更多办赛方带去启发。

领奖台可贵,“遗产”价更高

在“国产”裁判正向国际执裁水平努力、“国产”教练人手缺口仍明显的情况下,中国自由式小轮车的女选手们却是在摔摔打打的摸索中,先一步冲在了前头,于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的该项比赛中包揽前三名。

盛会舞台,繁花绚烂,但对在国内仍属新兴运动项目的从业者们来说,他们在渴望好成绩和巴黎奥运会入场券的同时,也期待这站在家门口举办的大赛的影响力能余味绵长,丰润运动土壤。

孙思蓓、孙佳琪、邓雅文三人年龄相仿,当她们对本站奥运会资格系列赛自由式小轮车女子组的领奖台实现包揽时,中国队距离在该项目中以满额两席的姿态奔赴巴黎已十分接近(目前已确保一个名额)。从无缘参加东京奥运会,到很可能拿到巴黎奥运会的满额;从无名之辈奋斗成世锦赛亚军、世界杯冠军、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冠军等,在自由式小轮车项目中,中国女队上升势头迅猛。

在东京奥运会该项目冠军、此次也来沪参赛的夏洛特·沃辛顿看来,中国女队的崛起重塑了竞争格局。“她们练得非常努力,把我们这个项目的门槛整个地提高了。能竞争冠军的运动员变多了,比赛变得更加激烈。”

在集体崛起、剑指巴黎奥运会的同时,中国女队也有了甜蜜的烦恼。目前,孙思蓓、孙佳琪、邓雅文三人在奥运会资格系列赛该项目的积分榜上领跑,如果她们在赛事第二站布达佩斯仍能正常发挥,最终很可能面临“三选二”,因为满额是两张奥运会入场券。

对此,三名女将早已有了默契。“不管最后谁去参加奥运会,都是中国的荣誉,是近几年这项运动在中国发展的体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我们三个人一起走到现在,都是互帮互助。虽然个体间有竞争,但都是良性竞争。”邓雅文坦然作答。

在此次奥运会资格系列赛覆盖的四个项目中,自由式小轮车是奥运会经历稍稍丰富的一项。“创业”初期的不易,国内自由式小轮车的行内人们也是尝在了前头。

2017年,自由式小轮车被官宣入奥。同年,国内可安全开展该项目专业训练的场地仅有两处,上海和北京各拥有一处。如今身兼裁判和国家队技术顾问两重身份的陈浩,他是当年上海那处场地的运营者。“我们会开玩笑说是从‘三无’起步,教练、运动员、裁判都没有。通过近些年的发展,国内自由式小轮车的专业选手大约有100多人,肯定不算多,但比以前已经强多了。项目要成长,还得有更多专业教练和裁判,国内教练还是少,国内裁判队伍也在努力。”

据记者了解,自由式小轮车的中国裁判队伍尚处于学习进步阶段,还没有参与过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等标志性国际大赛的执裁。此次,通过奥运会资格系列赛来沪举办的良机,部分中国裁判作为国内技术官员参与赛事,得到了一次扎实的进修。“希望在这次奥运会资格系列赛的影响力下,我们的项目能走入更多人的视野,得到来自更多方面的认可和支持,给项目在国内的长远发展实实在在地助推一把。”陈浩展望道。

0 阅读:0

东方的运动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