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峭壁飞人邹在宏代烧“龙头香”,一次199元,一天最多赚2万

太仓文史 2024-03-10 12:17:34

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意思是无论什么职业,只要想做就一定能做出成果来,而在湖南崀山八角寨的一个山角那里,有一个人也把自己的职业做的独一无二,这个人就是邹在宏。

不同于其他的职业,邹在宏的职业十分的小众,叫“职业敬香人”,而他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在峭壁上代烧“龙头香”,赚的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收入2万元。

“龙头香”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多人请邹在宏“代烧”呢?

“龙头香”顾名思义就是在龙头上敬的香,不过龙头香的“龙”并非真的龙,现实中是指人们在形似龙头的高山或者悬崖的翘脚上烧的香,最为著名的就是武当山南岩“天乙真庆万寿宫石殿”外悬崖处的一座雕龙石梁上的龙头香,它也被誉为“天下第一香”。

龙头香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314年,也就是元朝时期。

当时在武当山南侧的“天乙真庆万寿宫石殿”外面的一处悬空的巨石之上,有一道长约3米、宽仅30厘米的石梁,石梁的尽头雕有双龙,上面放着一顶香炉。

传说在很久以前,武当山下来了一条孽龙,它每天在河水中兴风作浪,扰乱山下百姓的生活不说,还以吞食落水的人为乐。

人们不堪其扰想要求助真武大帝,但又担心孽龙会半路杀出阻止他们,于是便举着龙旗和彩旗,以相会的名义热热闹闹地上山。

真武大帝为百姓的诚心所打动,便将孽龙捉到武当山上,罚其以身为桥,供香客往来。可孽龙担心自己的身体会被往来的香客踩断,便向真武大帝求饶希望能减轻处罚。

真武大帝看其有悔过之心,便在它头上放了一个香炉,罚它驻守在此供香客们上香,于是便有了“龙头香”的说法。

虽然真武大帝的本意是让孽龙赎罪,但周围的人却认为此处就是凡人与神灵沟通的桥梁,所以凡有所求,善男信女们便来此烧香,希望神灵能满足自己的心愿,时间一久,便有了烧“龙头香”很灵验的传说。

于是人们只要来这里必要烧一炷香以示诚意,而且只要有山脉的地方但凡有“龙头香”的说法,人们都会默认此处有神灵护佑。

湖南崀山八角寨的“龙头香”也是如此,八角寨是一座寨型山,因其山体有八个翘角,远看像中药的八角而得名。

其中,最为陡峭的一角被称为“龙头”,从绝壁出五十余米,峰尖似昂首翘立的龙头。

传说,这里曾有神仙路过,被崀山美景所吸引便在此处的绝壁上留下了足迹,人们为了祈求神仙庇佑,便在神仙的足迹上建了一座小庙,并在庙前放置了一个香炉,于是便有了烧“龙头香”的习俗。

不过,龙头香的位置极为险峻,在海拔818米的高山上延伸出一条如同刀锋一样的山脊,宽仅一尺多,而香台就位于这山脊的尽头。

要想烧到“龙头香”,就必须手足并用,匍匐前进,稍有不慎就会跌落悬崖。

尽管烧香的过程极为艰难危险,但每年仍有许多香客慕名前来崀山烧“龙头香”祈福,就连所谓的危险也被人们美化成神灵判断香客是否心诚的考验。

后来,因为香客烧香频频出现事故,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下,便有了职业敬香人代为烧香的习惯,而邹在宏就是一位典型的职业敬香人。

邹在宏成为职业敬香人也是因为一次机缘,而能让他数十年如一日的从事这一危险的工作则也是为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邹在宏出生于八角寨山里的一个贫困的家庭,祖上世代生活在山里,以务农为生,到了他父母这一辈,也没能摆脱这样的命运。

不过,他出生后,整个国家的经济好转,他们那里虽然仍然贫困,但人们已经对于“读书改变命运”有了认知,所以他也被父母送到了学校读书。

可惜,邹在宏不够幸运,书还没有读完,作为顶梁柱的父亲就病倒了,母亲也因为劳累而身体大打折扣,这对于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邹在宏是个孝子,他不忍父母如此辛苦,便毫不犹豫地办理了退学回家帮着家里干农活维持生计。

后来看同村的不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他为了改善家庭条件也去了大城市,可还不等他有所成就,父亲就去世了。

为父亲办完丧事后,想到母亲人到中年,身体又不太好,他不忍母亲太孤苦便留在了山里。

山里的人结婚都早,反正邹在宏也不打算外出闯荡了,便在母亲的安排下早早的和同村的一个女子结了婚,婚后不过一年,两人的儿子便出生了。

新生命的诞生对邹在宏来说是一种安慰,同时也为他带来了压力,凭借务农每年根本存不了多少钱,如今有了孩子这点钱更是紧张的不行,他不想儿子长大后跟自己一样碌碌无为,于是便有了另谋出路的打算。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职业——职业敬香人。

这天,他带着儿子去崀山玩,来到烧龙头香的地方后,听说烧香很灵,便有了上一炷香的打算。

可香台所在的位置实在是太危险,不少人都围在那里不敢上前,邹在宏心中虽然也害怕,但想着心诚则灵,便还是大着胆子迈出了步子。

就这样,在一群人的注视下,他小心翼翼地越过山脊,来到香台处上了香。围观的一个游客一看他这么大胆,便将自己手里的香也递了过去,想让他替自己把香上上去,可其实这一来一回邹在宏心里也直犯怵,看着游客递过来的香他也不禁犹豫了起来。

而游客一看他始终没有接过香,便以为是他怕麻烦,毫不犹豫地掏出钱拜托他一定替自己上香。

一看上柱香还有钱拿,邹在宏的恐惧瞬间散了不少,于是他便接过香再去了一次,却没想到其他的游客看到之后竟然也纷纷掏钱请他帮忙上香。

就这样,邹在宏糊里糊涂的收钱、上香、收钱、上香,当天回家之后,他数了数自己一天的收入,竟然还不少,这让他突然发现了商机。

于是,从这之后,崀山上便有了一名职业敬香人,这人就是邹在宏,他一次收费199元,来往这里的香客都是诚心许愿的人,自然也不会吝啬这点钱,慢慢地,邹在宏在崀山上也小有名气,找他代烧“龙头香”的人也越来越多,而他也凭着这份职业改善了自己的家境。

如今的邹在宏从事这个职业已经有了年头,虽然一开始从事这份工作是为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但如今他早就不再将这份工作只当作赚钱的营生,他尊重自己的职业,时刻牢记着自己的使命,那就是向神灵传达香客的夙愿。

0 阅读:2

太仓文史

简介:明智鉴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