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究竟指的是“妻子”还是“儿子的妻子”?为此争议不断

长风文 2025-04-26 09:28:56

在日常生活中,“媳妇” 这一词的使用频率那太频繁了。

可您有没有留意过,当您出了自己的家乡,来到大城市和不同地区的人交往时,你我口中“媳妇”这个词,所指代的或许不是同一个对象。

有的人说的我媳妇,那就是他自己的老婆,妻子。而有些地方的人说我媳妇,指的是他儿子的妻子。

那么问题来了,“媳妇” 这个词,它原本的含义究竟是指谁?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

要弄清楚 “媳妇” 的本义,我们得先从它的字形演变说起。您可能想不到,“媳妇” 最初的写法并不是现在这样,而是写作 “息妇”。

这其中,“息” 和 “妇” 两个字都有着独特的原始含义。

先看 “息” 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的上部像鼻子,写作“自”。下部几笔短画表示呼出气的样子,形像鼻子出气,后来下部改为“心”,表示心气从鼻窍而出。

息本义指气息、呼吸,叹息就是叹气,窒息就是呼吸不畅。人不呼吸就代表死了,正常呼吸便是生命在延续,因此到后面也有繁衍、生长的意思。生生不息,繁衍生息便是如此。

在这样的语境下,“息” 常被用来指代子嗣、儿子。“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的意思便是家族人丁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得到子嗣。我们今天仍把银行利钱称为息钱。

再来说 “妇”,在古代的观念中,操持家务是女子干的事,所以才有“君子远庖厨”、“男主外,女主内”的说法。

所以妇的古字很像是女人拿着笤帚在打扫卫生的样子,《说文解字》中对妇这个字的解释为:“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

意思很明显关联到妇女服侍家人和操持家务的意思。其本义是已婚女子,特指妻子。

如此了解清楚后, “息” 和 “妇” 两个字组起来的词的含义指的就是儿子的妻子,而不是自己的妻子。

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各种文献记录都是指代 “儿子的妻子”

古代男人说起自己的妻子之时,一般都是说拙荆、娘子、内人、糟糠等,而对儿子妻子的雅称则主要是息妇、新妇等。

媳这个字在《说文解字》中也没收录,大概是在宋元之际媳妇才逐渐出现在各种书面文献之中,算的上是息妇的衍生词。

与此同时,“息”字原本的含义逐渐被“妇”字影响,经过时间的发展,“息” 所代表的 “儿子” 的意思逐渐被弱化,而 “妇” 所代表的 “妻子” 的部分得到了强化 。

通过语义演变,在很多地区尤其是北方,在元代后受北方民族语言影响,很多词语的原有语意都发生了变化,慢慢的发生了变化。

有的则在这基础上加上了儿化音和非儿化音的区别,有儿化音的 “媳妇儿”,指的是自己的妻子 ,比如老北京人常说 “我媳妇儿特贤惠”;

而没有儿化音的 “媳妇”,则保留了本义,指儿子的妻子 ,要是说 “我儿子的媳妇是个好姑娘”,这里就不能用儿化音。

慢慢的叫着叫着,加上普通话主要参考的是北方方言,媳妇便成了自己的妻子的代名词。

南方话则更多地保留了古汉语语意,因此在南方各地方言体系里,“媳妇” 一词大多还是保留了它的本义,即 “儿子的妻子” 。

本人所在的赣西片区,说你媳妇(新妇),还是指儿子的老婆。“婆媳”关系指是婆婆和媳妇之间的关系。

当然,汉语发展至今,你说“媳妇”是“儿子的妻子”,他说是自己的“妻子”都没有错,毕竟很多语音语意,在不同地区发展变换不一,出现不同含义也正常。

网上非正式讨论,各种声音都有,都属“仅供参考”的范围,不必在意。

看了这么多关于 “媳妇” 一词的解读,在您的家乡,“媳妇” 这个词指的是 “妻子”,还是 “儿子的妻子” 呢?

END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