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从将帅年龄角度看,洪秀全灭清的概率就很低

聊聊历史 2024-03-09 08:51:06

太平天国灭亡30年后,梁启超来到南京,看到当年的断壁残垣,以及民间对湘军糟糕纪律的痛斥,对太平天国深表同情。湘军纪律差,肆意劫掠,但毕竟是胜利者,太平军只能是寇。

那么,太平天国为何失败?这是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莫衷一是。太平天国有过辉煌,也一度杀到天津郊外,吓得咸丰准备迁都,躲避林凤祥的兵锋,太平军却没能继续向前迈进一步。

从主要将帅年龄角度看,太平天国成功的概率就比较低。如果与劲敌湘军做一个对比,洪秀全阵营的人马年轻有活力,却缺少沉着与稳重,以及包容。湘军则好很多,因为“时间”的沉淀,湘军胜在“稳”字。

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此时,洪秀全38岁,杨秀清28岁,冯云山29岁,韦昌辉28岁,萧朝贵26岁,石达开才19岁,这是“创业六王”的年龄。

除了洪秀全,其余5位王爷都不到30岁,石达开还不足20岁。洪秀全本人能力低下,性格急躁,性情刚烈,不足以成就大事。

冯云山稳重,能力强,可惜与萧朝贵过早阵亡。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这3位手握重兵的诸侯,都是年纪轻轻,充满活力的同时,却不够稳重,考虑问题也不周全,做事往往不顾后果。

定都天京后,杨秀清是如何对待韦昌辉、石达开的?为了掌握大权,杨秀清剥夺北王、翼王的权力,这无可厚非,只是手段太卑劣,且不给对方留情面。

杨秀清享有“天父传言”资格,但家族背景很弱,为了对付韦昌辉、石达开这两位家族背景雄厚的诸侯,他经常“天父下凡”,随意杖责、怒骂北王,以及石达开的岳父黄玉昆。

韦昌辉、石达开是金田起义的主要赞助者,麾下兵马雄厚,如果不是考虑到信仰的原因,直接掀桌子否认“天父下凡”,杨秀清岂能是对手。如此,杨秀清步步紧逼,极力打压韦昌辉,迟早要引爆火药桶。

曾水源、李寿春,东王麾下首席文官,能力强悍,威望也高。结果呢?就因为他们两人不及时把“宫女言论”告诉杨秀清,便被“天父”下令斩首。这一年,杨秀清才31岁,年轻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

还是31岁这年,出现了“牧马人事件”,杨秀清表演“天父下凡”,杖责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瑢、卫天侯黄玉昆(石达开岳父),为自己的同庚叔出头。

陈承瑢,接替曾水源、李寿春职务,东王府首席文官,还能管理京师卫戍。黄玉昆,不但是石达开岳父,还是翼王阵营的二号人物。杨秀清派兵闯入翼王府,让石达开自己捉拿岳父,送出来杖责,未免太过分。

更致命的是,杨秀清杖责了陈承瑢,还继续让他负责东王府事务以及京师的卫戍工作。如此,韦昌辉的3千“勤王”军团,在陈承瑢的接应下,火速入京,杨秀清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成为输家。

根据李秀成自述,韦昌辉、石达开一起约定诛杀东王,以及兄弟三人,其余不得多少。但是,韦昌辉、石达开并没做到,结果导致事变扩大化,2万余人被杀。

石达开这年才25岁,他居然听从张遂谋的建议,留在湖北洪山,没有及时赶回京师“勤王”,让韦昌辉陷入被动。要知道,韦昌辉带回来的兵马不多,不足以单独对付东王的军队,他为了自保,只能扩大事态。

韦昌辉也年轻,虽说是洪秀全让他回京“勤王”,但他没有考虑到杨秀清“天父下凡”这个光环。东王杨秀清是“天父”,他不可能有错,否则太平天国就信仰崩溃,洪秀全自然不愿意背着杀“天父”的罪名。

韦昌辉被仇恨冲昏头脑,直接杀了杨秀清,注定了他悲剧的结局。如果韦昌辉足够成熟,冷静分析局势,就不应该处死杨秀清,而是将其捆绑起来,送给洪秀全处置,把问题抛给天王,占据道义制高点,为自己找一条退路。

事变扩大,杀戮太多,25岁的石达开坐不住了,便带着曾锦谦、张遂谋赶回南京“劝阻”。此时,石达开居然去责骂韦昌辉,让本就对他“故意迟到”的北王火冒三丈,天京事变的“下半场”拉开了序幕。

石达开逃离京城,去外地组建“靖难军团”,杀向南京。石达开放下狠话:“不得韦昌辉狗头,则班师回朝,攻灭南京”。石达开此举,让洪秀全怎么看?韦昌辉被杀,洪秀全也猜忌石达开,并不信任他。

更糟糕的是,回京辅政时,石达开又当着群臣之面,不顾洪秀全求情,一定要杀了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瑢,否则带兵外出。如此,洪秀全更加担心石达开成为第二个杨秀清,便册封洪仁发、洪仁达为王,制衡翼王。

石达开看不惯“发达”两位王爷,彼此矛盾重重,便外出单干。这一年,石达开才26岁。也许年轻,容易冲动,石达开单干时,恼火林启荣不跟着他,便拒绝救援九江,导致17000将士被杀,翼王的人设形象也崩塌。

林启容两次派出使者,血书求援,使者当着石达开自尽的那一刻,太平军将士对翼王寒了心。要知道,石达开的成名战湖口大捷、九江大捷,林启荣可是全力协助他,一起并肩作战,如今却被无情抛弃。

“创业六王”阵营,洪秀全无能,冯云山过早阵亡,年轻的王爷相互折腾,做事不考虑后果,这是天京事变的重要原因。此后,李秀成、陈玉成负责军务,情况更加糟糕。

李秀成年纪比较大,参加太平军已经29岁,比陈玉成还大15岁。如此,李秀成做事情比较稳重,大局观强,也知道保存实力的重要性。留下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李秀成的沉稳,让曾国藩非常忌惮,可惜陈玉成不行。

陈玉成能打仗,是“汉唐以来,从未见过如此强悍之贼”,也讲义气,但未免意气用事,缺乏冷静的头脑。例如,陈玉成居然封锁长江,阻止上司韦俊渡过长江去投奔李秀成,挑起和州兵变,韦俊无奈降清。

韦俊带兵攻取枞阳,断了安庆东路粮道,陈玉成无法解围。安庆之战,太平军内外联系中断,守军没有粮食、弹药、物资,城池迟早陷落。此时,叶芸来建议突围,保存有生力量,陈玉成却非要把军队投入“绞肉机”,自伤元气。

陈玉成输在“年轻”,14岁就充当“童子军”首领,16岁协助韦俊拿下武昌,18岁就能斩杀西安将军八旗名将札拉芬。22岁取得三河大捷,全歼曾国藩早年创办的湘军主力数千人,李续宾阵亡。

可惜,陈玉成还是太年轻了,他沉不住气,也听不进意见。受困庐州,部将反对投奔苗沛霖,陈玉成却力排众议,非要去冒险,结果被苗沛霖逮捕,送给胜保凌迟处死,年仅26岁。陈玉成被杀,太平天国上游保不住,灭亡倒计时。

可以说,太平天国一定程度上输给了“年纪”。年龄,太平天国的劣势,却也是湘军的优势。不妨简单看下,主要湘军、淮军将帅参加镇压太平天国时,他们是什么情况。

骆秉章,1793年出生,乾隆时代的人。1852年,骆秉章在湖南巡抚任上,反击太平军攻打长沙,这一年他61岁。曾国藩1811年出生,1852年练兵,年纪41岁。左宗棠1812年出生,协助骆秉章时已经40岁,1861年独自带兵,左宗棠49岁。

李鸿章1823年出生,1862年才带兵,39岁。湘军第一悍将李续宾1818年出生,与罗泽南练兵时已经34岁。江忠源1812年出生,湘军鼻祖,1851年对太平军作战,已经39岁。罗泽南,湘军创始人,1807年出生,45岁办湘军。

湘军中流砥柱胡林翼,1812年出生,对太平军作战是1852年,40岁。安徽巡抚唐训方,1809年出生,协助胡林翼东征是,已经40岁。号称“三不要”,被誉为晚清包青天的彭玉麟,1817年出生,35岁才参加湘军。鲍超,湘军猛将,1828年出生,23岁参与镇压太平军,隶属向荣。

湘军阵营,除了骆秉章比较老,鲍超比较年轻外,其余将帅都是中年。这些湘军将帅阅历深,经验丰富,也比较沉稳,这是他们的优势。如此,即便湘军内部有矛盾,朝廷也猜忌,彼此明争暗斗,却不说闹翻,局势可控。

例如,曾国藩起初被朝廷冷落,作战卖力却得不到赏赐,但并未甩袖子,这比一言不合就单干的石达开强几个档次。安徽巡抚唐训方,被僧格林沁欺负,八旗兵截杀上山砍柴的湘军士兵,曾国藩也只能忍,让出皖北。

某种程度上说,湘军赢在“年龄”,这是他们的优势。太平天国主要将帅都比较年轻,有活力,却容易冲动,做事情不考虑后果。湘军将帅沉稳,阅历丰富,更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局势。

22 阅读:7113
评论列表
  • 2024-03-11 17:20

    合嘞 中肯

  • qzuser 13
    2024-05-18 11:05

    冯云山死以后,就没有既有威望又有大局观的人可以协调关系了,剩下几个都是比较偏科的,偏偏头子又是个神棍。所以有时候想想,如果东王成功了,至少他还有点战略筹划能力,不至于后期那么惨

    炎黄先圣 回复:
    东王武功不低,可政治能力不及格啊,还是不行
    聊聊历史 回复: 炎黄先圣
    杨秀清喜欢杖责别人,激化内部矛盾
  • 2024-04-27 15:48

    胡说八道主要是目光短浅,素质偏低

    朋友 回复:
    何为目光短浅,还不是年轻,阅历不够,书读的不够多,世面见得少就是这样
    聊聊历史 回复: 朋友
    历练不多,不能很好的配合
  • 2024-05-19 18:31

    太平天国运动,本质上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同外来基督教思想的一场大碰撞,结果儒家赢了,基督教在中国没有市场,所以注定失败!

  • 2024-05-31 02:04

    打江山,先夺取富饶地方的结局都是失败。他们上层都醉生梦死内斗是必然的。

  • 2024-05-16 13:45

    打仗有冲劲,玩政治不行了

  • 2024-05-14 14:25

    输在年龄上? 你看古今中外 很多开国的班底不都是二三十岁的年纪

    炎黄先圣 回复: 聊聊历史
    太平天国起义的契机不对,那时候清朝还没到癌症晚期呢
    聊聊历史 回复:
    与清朝方面对比,太平天国主要领导太年轻,不能很好配合
  • 2024-03-18 00:06

    确实是如此年轻人往往冲动过头做事不考后果,太平天输在年纪上

  • 2024-05-19 20:05

    太平军有一员猛将叫罗大纲的曾经说过不应该建都南京!此人有战略眼光可惜没人听。

  • 2024-05-20 17:01

    只可惜唯一有将相之才的南王冯云山早逝,冯云山死后,太平天国已经注定要玩完。

    聊聊历史 回复:
    冯云山善于协调内部关系,不可或缺
  • 2024-05-26 15:35

    新老结合最佳,的确是整体阵容过于年轻。项羽输给刘邦,也有这个原因。

  • 2024-05-24 18:13

    内斗厉害

  • 2024-05-20 13:07

    通篇胡说八道,谁告诉你成大事跟年龄有关?

    珊珊起舞 回复:
    肯定有关,年轻人冲动,不够沉稳老练,虑事不周,陈玉成就是这么死的,他认为别人不敢出卖他,结果就是被出卖了
  • Dr 2
    2024-05-31 12:22

    乌合之众,和清廷对抗多年,老百姓死了太多的人,也加速了清廷灭亡

  • 2024-06-09 17:35

    虽未灭清,但是成功动摇了带清的统治根基

聊聊历史

简介:品味历史,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