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2毛钱一斤的剥皮鱼,一网兜下去十万斤,为何涨到了几十块

徐华说过去 2024-05-08 05:18:27

«——【·前言·】——»

曾几何时,剥皮鱼是餐桌上最容易获得的海鲜,便宜、量大、好吃,虽然外表有些丑陋,处理方法也相较困难,但仍然博得无数人的喜爱。

然而,就是这么一种无数人童年回忆中的廉价美食,现如今身价倍增,堪称是鱼中小贵族,虽和山珍海味比不得,可和从前那两毛一斤的身价来说,可谓是翻倍再翻倍了。

为啥剥皮鱼的价格,如今涨到如此高价呢?

«——【·廉价小鱼·】——»

在很多80后、90后的记忆中,剥皮鱼曾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客。那时候,这种海鲜多到吃都吃不完,每年产量上万吨,几乎遍布我国所有沿海地区。

剥皮鱼之所以被大众熟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那"廉价"的身价。当时,对于沿海的民众来说,剥皮鱼是家家户户吃得起的鱼类海鲜。

由于价格实在太过亲民,很多家庭经常一次就买上大把大把,炖煮、红烧、清蒸...各种家常做法让剥皮鱼美味大现。

剥皮鱼虽说长相丑陋、形象不堪入目,但当放入锅中时,雪白细腻的肉质和鲜美的口感,总能让人吃得直舔手指。这种优质蛋白补给,对于那个年代的百姓而言,简直就是一大平民美食啊。

然而,在2000年前后,剥皮鱼的价格开始了"狂飙猛进"模式。它在市场上的售价,从最初的2毛钱/斤,疯狂飙升到10多元/斤;

而活体剥皮鱼,价格就更是"了不起",一下子就被抬高到了几十上百元/斤!

突如其来的价格飙升,让很多家庭啧啧称奇。剥皮鱼怎么突然就从"平民海味"一跃成为"高级货色"了呢?对此,不少吃货纷纷表示既惊讶又不解。

«——【·为何身价倍增·】——»

其实,剥皮鱼从普通鱼突然变成"贵族"身价,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近海渔业资源越来越匮乏。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的开发,近海渔业资源日渐稀缺。很多当初很常见的品种,如大黄花鱼、乌贼等,如今在近海已很难见到。

作为一种主要产自近海地区的鱼类,剥皮鱼自然也受到了波及,货源大幅减少。供不应求的局面,自然就推高了它的价格。

未来,如果能够重视海洋资源的保护,发展远洋或人工养殖,有望缓解剥皮鱼的供应紧缺状况。

第二,人们认识到了这种鱼的价值。虽然剥皮鱼长相不佳,但其实它的营养价值却很高。鱼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有益矿物质。

近些年来,随着食用需求的增长,剥皮鱼这种"平民补钙品"一举成为了"高级营养品",价格自然应声而涨。

第三,它成为鱼生行家的"最爱"。剥皮鱼鲜美的口感和肉质,让它一炮打响成为了鱼生制作的最佳食材。一时间,无论是日料店还是私房会所,大都会备点剥皮鱼当原材料。

最后,剥皮鱼在捕捞时存在一些麻烦。比如它头大嘴小,纤维形状呈放射状等特点,使得捕捞和做料时都相当不便。为了降低加工成本,鱼贩们常常直接去头剥皮方便出售,这无形之中又推高了加工费用和最终售价。

剥皮鱼口感鲜美、营养价值高,再加上供应短缺、价格走高等原因,近年来在餐饮界可谓风靡一时。

综合以上原因,剥皮鱼的价格飙升也就不难理解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尽管现在的剥皮鱼贵到"肉疼",但它依然还是大家餐桌上的"主打品"。

«——【·颇具特点·】——»

作为美味海鲜中价格逆袭的一分子,剥皮鱼除了美味好吃,营养价值高外,本身也是个很有特点的鱼类。

剥皮鱼拥有超强繁衍力,十分能生,单从生育这个方面的能力来说,剥皮鱼可谓是名列前茅。

雌鱼们在性成熟后就能多次连续产卵,一次就能生出数十万粒卵,而且孵化率还高达60%-80%!这种强悍的繁衍能力,使它们在适宜环境下就能源源不断地"子子孙孙无穷尽"。

还有一点惹人好奇,它们为何总是"没头没尾"?在剥皮鱼的俗称中,有"扒皮鱼"、"皮匠鱼"等有趣之名,这都与它的加工手法有关。

剥皮鱼的头非常大且多刺,而身上的鱼鳍也有倒钩,加上皮肤又粗糙,所以为了食用方便都要先去头剥皮。

另一个特点则与它的另一个外号,耗子鱼有关,为什么被叫做"耗儿鱼"?剥皮鱼一旦被钓上来,就会发出类似小耗子的叫声。这种奇特的叫声,或许便是为什么重庆火锅那边会把它叫做"耗儿鱼"的原因吧。

钓友对剥皮鱼这条鱼也是"爱恨交加",对于钓鱼人来说,剥皮鱼是一种很讲究钓法的对手。

它嘴很小,可不是普通钩饵就能钓到的,需要使用细小的鱼钩和诱饵。一旦钓上,又要格外小心收线,不然很容易被它的力量冲散钓竿。所以,对于钓友来说,剥皮鱼充满了挑战意义和乐趣。

«——【·结语·】——»

不过,随着剥皮鱼价格飙升,一些不良商贩便开始假冒伪劣牟利。

他们把一些便宜海鱼冒充成剥皮鱼,以低价销售。因为剥皮鱼长相有些丑陋,一般人难辨真伪,这给不法分子制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为了避免上当受骗,消费者最好还是从正规渠道购买,或者多留心产品的细节特征。

同时,也有必要加大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的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只有这样,剥皮鱼这种平民美味,才能长期健康发展,造福大众。

总的来说,剥皮鱼经历了从平民到贵族的身价蜕变。这种转变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变迁和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它从小渔村升级为舞台中心,成为餐桌上的"红人",堪称是不幸的“逆袭”,身价贵了,可种群却日益减少。

对于剥皮鱼的逆袭,我们也要反思资源保护和市场管理的重要性,让剥皮鱼这种美味长期伴随大家的生活。

信息来源:

绿鳍马面鲀——中国大百科全书

绿鳍马面鲀 Thamnaconus modestus - 物种库——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0 阅读:22

徐华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