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举行教育教学阶段工作总结暨学校课改推进会议

研学教育 2024-04-05 08:15:52
改革赋能 适性而教

为更好地融合适性教育理念与学校课程建设、交流2024年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评价现场会学习心得、推动市旗两级课题申报工作,从而推进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课程改革,2024年4月3日下午,学校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召开教育教学工作阶段性总结署暨学校课改推进会议,会议由学校课程教学研究中心主任裴小梅老师主持,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玉庭,副校长李永红及全体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参会。

首先,裴老师解读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工作计划、月工作安排以及各类方案。本学期工作注重规范和创新各类常规教学教研活动、推进教研组之间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学习以及抓好各类教学教研活动的落实,提高教学教研效率。学校先后出台了《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常态化课堂教学评价实施办法》、《聚思讲堂活动方案》等一系列方案,为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按照工作计划,3月份的工作均有序有效开展。推出了《聚思教研》专刊第一期,其中不乏老师们的精品课例、案例、教研教改实践。其次,裴老师就申报市旗两级课题工作进行了详细说明,鼓励各教研组积极申报课题,学校给平台、给方法、给范例、给支持。将课题研究与主题教研活动、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由学校各位参加2024年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评价现场会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们做心得分享。分享的老师分别是语文学科组长赵娜老师、数学学科组长田振娟老师、音乐备课组长訾譞老师、英语学科组长韩凤霞老师、物理备课组长张璐老师、化学学科组长吕丽歌老师、历史备课组长魏花老师、美术备课组长怀楠老师、道德与法治学科组长邢茹老师。老师们对在现场会上听到的学科组建设汇报、看到的高效课堂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结合自己学科组建设的现状,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结合所学,组长们从学科组教师梯队培养、打造优秀团队、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建设书香学科组等方面做了细致规划。组长们的发言让大家很受启发,她们表示,接下来,她们将努力把所见所得运用到实践中,进行行动研究,扎实推进教学教研工作。组长们发言后,裴老师也分享了她参加现场会的感受。她说,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好老师、好学校,这不是偶然,而是通过精心设计。我们需要精心设计学校课程规划顶层方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每一个课堂问题、精心设计作业......精心设计适合每个学生的精彩人生,这是“适性教育”理念的真正内涵,也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求。每个孩子,不论来自哪里,身处何方,都有资格享受优质教育,这是教育公平的体现,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实现教育公平最大化,让每一个“适性教育”理念下的一中学子昂首挺胸、满怀憧憬走出校门。

各位组长分享之后,李永红副校长对大家的汇报高度认可,认为组长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鼓励组长们思考如何进行教研组特色建设、如何培养青年教师、如何打造“四有课堂”。学校将会进行课程方案顶层设计,全力为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

最后,张玉庭校长作总结讲话,张校长指出:大家的阶段性工作总结和学习经验分享都能坚持问题导向意识,深刻聚焦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这样的意识和态度是值得肯定的。站在学校新的发展阶段,大家要一如既往保持发展意识、对标意识、紧迫意识,同时,也要有教研教改的节奏感,要做出样子、打造样本、形成样态,更要有“我是一中人”的荣誉感。

面对来自教学实践中的难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答案就是研究,不断地研究,把教育教学研究看作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让自己成为一位“研究型”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搞好教科研是现代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思考、读书、写作、研究,是教师幸福教育生活的法宝。全体一中人一定会用满腔热情投入新一轮的课改中,团结拼搏、追求卓越,秉承“适性扬才、驰梦致远”的校训,用实际行动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为伊金霍洛“幸福教育”贡献一中力量!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