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明,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娶了一个既漂亮又聪明的妻子,张然。我们结婚三年,感情一直不错,但最近,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开始让我感到烦躁。张然是个非常讲道理的人。结婚前,她就明确表示,婚后家务必须平摊。我当时满口答应,觉得这很公平,毕竟两个人都要工作,家务也应该一起分担。最开始的日子,我们确实按她说的来了。周末我拖地,她洗衣服;我做饭,她洗碗。时间长了,我也开始有些懒散,拖地不认真,做饭随便凑合,张然总是板着脸说:“李明,家务不是女人的专属,你也得上心!”她这话没错,我听着有点扎心,但还是答应了。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提议说:“以后每次家里聚餐,我就叫我爸妈一起来吧,咱们一家人吃饭多热闹。”听到这话,我愣了一下。张然的父母和我关系还算不错,但每次请他们来吃饭,总感觉有点拘谨。而且说实话,我也在心里盘算,这家务平摊倒是可以接受,可一大家子人来了,饭菜采购、餐后收拾可都是工作量翻倍啊。我试探性地说:“那要不就偶尔请他们来吧?”张然却笑着摆摆手:“偶尔怎么行啊,爸妈年纪大了,过来咱们家聚聚,他们多高兴啊。”我没再说什么,只能点头答应。第一顿家庭聚餐是在一个周六。张然特意准备了一大桌菜,有她爸爱吃的红烧肉、她妈喜欢的清蒸鱼,还给她弟买了几瓶啤酒。我在厨房帮忙的时候,心里已经开始嘀咕:“这桌饭得花不少钱吧。”吃饭的时候,张然一家人聊得热火朝天。她爸夸我做的西红柿炒鸡蛋比外面饭店的好吃,我笑了笑说:“谢谢夸奖。”但心里却在想着,这种热闹的场面以后要是常态化,我怕是吃不消。聚餐结束后,张然笑眯眯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李明,收拾一下吧,我去陪爸妈聊会儿天。”我有点无语,但还是拿起抹布和洗洁精,开始收拾碗筷。这次聚餐之后,每隔两三周,张然就会邀请她爸妈来家里吃饭。起初,我还能强打精神应付,但时间一长,我的心情就复杂起来。一次,她娘家人吃得正欢,张然突然说:“李明,下次我们再做点海鲜吧,爸妈喜欢吃虾。”我强颜欢笑地点头,心里却止不住地抱怨:每次家庭聚餐都像一场小型宴会,采购费全是我出的,家务也是我一半甚至更多。家务平摊了,费用怎么没平摊?一次周末,我忍不住和张然摊牌:“然然,我不是不欢迎爸妈来,但这频率是不是有点高了?咱们的生活压力也不小,聚餐的花销和准备工作,对咱俩都是负担。”张然皱起眉头,声音里透着不悦:“你这是嫌弃我爸妈吗?”“不是嫌弃。”我叹了口气,“我只是觉得,咱俩得平衡一下。家务可以平摊,但家里的开销,你看能不能分担一点?”张然脸色沉下来:“李明,你这是在计较钱吗?我爸妈吃几顿饭而已,至于这样吗?”我被她这一问,气得哑口无言,只能默默回到书房。接下来的日子,气氛明显变得紧张了。她娘家人的聚餐频率没有减少,我的情绪却越来越压抑。有一天晚上,我终于忍不住发火了。那天我刚加完班回家,张然已经在厨房忙活,她一边切菜一边说:“我爸妈今晚又过来。”我一下子炸了:“张然,你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每次他们来吃饭,我要付钱,还要干活,你觉得这公平吗?”她停下手中的菜刀,转身盯着我,眼圈都红了:“李明,你变了!以前你不是这样的!我们只是想一家人热热闹闹吃个饭,你为什么要计较这些?”“我不是计较!”我也提高了音量,“我是觉得,家是我们两个的家,不是你娘家的饭堂!你说家务平摊,那费用呢?为什么都是我一个人在扛?”这一晚,我们冷战了。后来,我找了个机会和她好好谈了一次。我告诉她,我不是不爱她,也不是不尊重她的父母,但我希望我们能找到一个更平衡的方式。她听后沉默了很久,最后点了点头,说:“李明,对不起,我没考虑那么多。以后咱们两家人都轮流聚餐,好不好?”那一刻,我松了一口气,感觉我们的关系终于恢复了平衡。婚姻生活就像两个人一起跳舞,步调不一致的时候,总会踩到对方的脚。还好,我们都愿意停下来,重新调整节奏,继续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