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生还!伊朗一夜变天,美国强调不是谋杀,以色列不会干这蠢事

听芹谈国际 2024-05-21 10:24:34

总统、外长同时身亡,伊朗一夜变天,政治风暴即将来临?坠机事件另有隐情,背后三大谜团,伊朗能否查清真相?美国强调不是谋杀,究竟有多少可信度?

伊朗一夜变天,总统、外长同时身亡

据伊朗通讯社报道,5月19日时,一架搭载着伊朗总统莱希以及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等多名高官的直升机在大雾中发生了“硬着陆”事故,由于通行条件与恶劣气候,搜救工作面临困难。

但值此困难之际,土耳其却对伊朗伸出了援手,在事故发生之后,土耳其方面起飞了一架“游骑兵”大型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进入伊朗领空协助搜寻失事直升机,这架无人机上搭载的热成像系统,在搜救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虽然当地雨雾交加,但无人机还是首先发现了地面残骸的热源信息,并在确认信息后将其通报给了正在进行搜救任务的伊朗红新月会。

随后,伊朗红新月会在20日时公布了搜救信息,表明搜救队员在当天清晨已经抵达了直升机失事地点附近,但现场状况不佳,直升机完全烧毁,机上所有乘客恐均不幸罹难,红新月会发出的航拍画面则显示,直升机似乎直接撞击在了山体之上,除了部分尾梁之外,机身完全烧毁。

20日当天稍晚时,伊朗通讯社也发布消息,确认直升机失事现场无人生还,这算是给这场短暂而紧张的搜救活动画上了句号,同时也宣告了莱希已经遇难,整个伊朗政坛因此而一夜变天。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事故发生之后,立即出面安抚民众表示,这场事故不会影响伊朗政府的正常运行,但外界还是普遍对伊朗国内的稳定状况持负面看法,因为在当前伊朗复杂的政治局面下,莱希是国内稳定的一个关键要素,在他遇难之后,伊朗政坛很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权力角逐。

根据伊朗法律,规定在总统遇难之后,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已经临时接替莱西的位置,新一轮的总统选举举将在未50天内举行,但谁最终能够坐上总统这个位置,却并没有那么简单。

当前,伊朗国内实行的是一种独特的政教合一治理模式,总统与最高领袖分别属于政和教一方的力量,同为国家领导人,但是最高领袖的威望以及实际权利都要高于总统,总统实际上被认为是伊朗的二号人物。

而如今,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已经85岁高龄,伊朗总统的意义不仅仅是总统,而是未来伊朗最高领袖的第一候选人,由于近几年来莱希在总统位置上的优秀表现,伊朗国内外的诸多分析者都认为,他是最有可能成为最高领袖的人选,他的年龄要比哈梅内伊小很多可以较长时间在位,以保持伊朗权力结构的稳定,同时他还拥有与哈梅内伊相似的强硬内政与外交立场,能够维持最高领袖,所代表的权威。

但在他死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而且哈梅内伊在如此高龄之下,已经没有太多精力,重新花费多年时间寻觅与栽培人才,他的后继者很可能会直接从当前的伊朗现有的高层之中诞生,这就促成了新一轮的政治竞赛。

莱希之死引发政治动荡,伊朗需要警惕美国

当前在伊朗国内有很多不同的政治派别,莱西所代表的强硬派只是其中之一,属于改革派的前任总统鲁哈尼,仍旧拥有较强的政治力量,在如今巴以冲突持续拖延,伊朗所遭受的制裁不断加重的背景下,整个伊朗的经济压力正在急剧上升,亲美力量有抬头的趋势。如果改革派抓住机会,以温和的政策为卖点,拉拢民意支持,很可能就会影响新任总统的诞生。

在面临国内党派竞争的同时,强硬派内部也有一些竞争,而且当前强硬派的领导人年龄普遍偏高,对于权力的传递不利,在这种内忧外患之下,只要外部有一点火星,就很可能会引发一场伊朗的政坛大爆炸,导致伊朗国内陷入混乱。

恰好现在就是外部最想干涉伊朗的时候,美国正因为伊朗在巴以冲突之中支持巴勒斯坦,并通过抵抗之弧打击以色列而头疼,现在伊朗国内有如此的政治局面,美国定然不会放过,如果颜色革命之火在伊朗燃起,伊朗国内大乱将会成为定局。

现在,想要确保伊朗国内稳定,总统权力交接顺利,需要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展现出他的魄力,毕竟在伊朗现行的政治体系之中,最高领袖拥有最终的权力,他必须要行事果断,尽快对伊朗国内政坛释放出明确信息,表明自己对后继者的态度,消除伊朗国内政坛的政治争风险。

同时,哈梅内伊还必须在总统权力交接的过程中,强化伊朗国内安保,防止外部力量渗透,引发伊朗国内动乱,这种安保强化必须维持到新任总统上任,并稳住国内局势之后,如此,才能杜绝一切颜色革命的风险

最后,哈梅内伊还必须尽快联系抵抗之弧的其他领导人,稳住这个同盟内部的情绪,避免有武装力量在莱希之死调查清楚之前,对以色列以及中东的美国军事基地采取过激行动,导致区域局势升级。

总而言之,伊朗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稳定住国内的政治局势,一切的动作都需要等到新任总统上台,政局稳定之后再说,现在最高领袖必须挥起主心骨的作用,团结伊朗国内乃至于所有盟友的力量,确保局势不会走向失控的悬崖。

虽然听起来夸张,但这种程度的紧急措施绝对是必要的,因为莱希的坠机事故,时间太过蹊跷,背后谜团重重,如果不等拨开云雾就贸然行动,最坏的情况下可能会引爆中东火药桶,导致第六次中东战争爆发发,使之成为第三次世界战的开端,最好的情况也会导致伊朗国内政局大乱,使抵抗之弧失去这个领头羊,导致区域局势进一步混乱。

莱希之死带来三大谜团,每一个都是重磅炸弹

当前,外界已经围绕着此次坠机事故,总结出了三大谜团,分别是

一,莱希是否有可能生还?

二,美国国与以色列是否从中做手脚?

三,伊朗国内的政局是否会出现巨变?

这其中,对于莱西是否可能生还的猜测主要来自于伊朗方面,尚未正式公布莱西的讣告,而且在报道坠机事故时使用了硬着陆一词,这让很多人猜测,莱希可能在此次坠机事故中生还,而且当地山区雨雾缭绕,为何要在这样的天气之下,乘坐直升机出行?是一个说不通的问题,所以有阴谋论者衍生出了,莱希并未死亡的论调,认为这一切都是一场布局。不过目前这一猜测已被证实纯属无稽之谈,伊朗官方确认了莱西的死讯,葬礼也会快就会举行!

而有关美国和以色列从中做手脚的说法,更是盛行于网络,毕竟莱希乘坐的这架直升机就是伊朗在巴列维王朝时期购入的的贝尔212直升机,美国喜欢在出售的装备之中留后台,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因此,有人猜测,可能是美国希望在这个时候除掉莱希,所以趁他坐直升机出行之际,利用后台系统诱导直升机坠毁。

另有一些人猜测,美国所制造的直升机本身就存在问题,是直升机的可靠性导致此次事故发生,更有一些人认为,美国并非利用直升机后台系统,而是派出了军事力量,以恶劣气候为掩护,击毁了飞行中的直升机。

这些关于美国的推测并非不无道理,因为美国方面本来就有着杀害伊朗高级政要的记录,在美国总统特普时期,就直接派出无人机杀害了当时的伊朗革命卫队领袖莱曼尼。

关于以色列的猜测,则是基于以色列多年以来的常态化暗杀,从以色列这个国家建国开始,恐怖主义袭击与暗杀活动就是其铲除敌人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巴以冲突升级之后,以色列如同失控一般,频繁袭击周边反对以色列复国主义的国家,今年,伊朗苏莱曼尼纪念仪式上,就遭遇了恐怖袭击,导致上百人死亡,事后,伊朗调查得出的证据就指向美国和以色列。

至于伊朗国内的政坛巨变,刚刚我们已经分析过,在这里就不多赘述。

分析完这三大谜团,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这些所谓的谜团都多多少少有一些阴谋论的味道,在人类历史上,直升机发生失事事故能够够存活的案例常稀少,更何况,从现场照片来看,这架失事直升机应该是以极高速度撞上了山体,整个直升机完全解体焚毁,人体恐怕很难承受住这种冲击力与烈火。

而有关美国和以色列的猜测,同样也有一些问题,在当时那样的天气之下,一般的武器装备,都很难正常工作,在这样地形崎岖的山区之中冒着雨雾定位并击毁一架直升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就连以往的以色列在暗杀外国政要时,也从未使用过这种手段,美国更是一直以来崇尚简单粗暴,比较喜欢直接进行卫星定位,而后派出无人机轰炸。

至于伊朗国内的政治迷雾,自然有最高领袖坐镇解决,无需外界太过担心。

不过我们还是需要在近期对伊朗保持高度关注,如今的时间太过敏感,伊朗这个国家本身也牵扯太广,在伊朗国内真正拨清云雾之前,我们都要保持高度警惕。

美国以色列撇清关系,莱希之死迷雾重重

作为外界的主要怀疑对象,美国和以色列在此次失事之后,自然也没有保持沉默,而是对外界进行了一番辩解。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在伊朗直升机失事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参院多数党领袖舒默就表示,他已经从情报报门获悉,当前没有证据表明该事件中存在谋杀行为,当地天气非常糟糕,所以这看起来像是一场事故,但仍在进行全面调查。

他的这番发言意思很明显,那就是直接排除美国和以色列参与其中的可能性,将该事件完全定义为一次意外事故,撇清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

这番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当前,中东地区正处于战争的边缘,而美国正在大选期间,拜登政府实际上并不希望中东战争直接爆发,虽然美国方面加强了对伊朗的制裁,但在红海前线,还是保持了一定克制,并没有直接派出大部队进攻抵抗之弧,而是在海上开展了一场导弹互射的对峙,直接杀死伊朗领导人并不符合美国当前的利益。

《经济学人》也表示,以色列虽然疯狂,但在其暗杀外部人士的历史上,还从未真正暗杀过一国的国家元首,因为这样的行动是明确的战争行为,肯定会激起对方的的烈反应,以色列并不傻,一直都不想把自己的后路完全堵死,因此不太可能会做这种愚蠢之举。

但是,当前,有一些证据却能够证明此次坠机事故中有一些美国的间接责任。有一名叫做莱顿的美军退役空军上校向CNN透露,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的直升机是问世于上世纪60年代的贝尔212直升机,这架直机应该是在1976年时,由巴列维政府通过商业途径购买,距今已有48年时间,而美国在此期间,对伊朗进行了严厉的制裁,导致伊朗无法获得直升机零件来替换老旧部件,这是事故发生的可能诱因之一。

只不过,这种间接责任很难直接怪到美国头上,因此,最后事故调查的结果只要不指向美国和以色列,美国方面很可能就能够成功撇清关系。

但想要此次事件,的影响力得到控制,不造成,区域局势升级,恐怕还有些困难,因为以色列方面,虽然没有直接的袭击动机,但却在事后利用这一事件对对伊朗进嘲讽。

以色列作战室官方社交账号就在20日时发文,声称在浓雾中驾驶直升机并不安全,同时让外长和总统同乘一架直升机也不是特别明智,这是对伊朗的直接嘲讽,同时,也让更多外界分析人士相信,以色列可能与此次事件有关,后续伊朗方面恐怕不会坐视以色列,如此嘲讽,会对以色列进行反击。

0 阅读:54

听芹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