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中山大学,选择南开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博学的小扒菜 2024-04-27 14:04:36

在如今的工科时代,一些文理强校貌似并不受考生欢迎。

南开大学,在上世纪还是享誉盛名的,有着“清北复开”的说法,化学/数学/金融类类专业,颇具实力。

中山大学,最闻名的便是医学类专业,毕竟当年合并了大名鼎鼎的中山医学院,其它专业不瘟不火,好在地处一线城市广州,地域优势明显,且算是地头蛇高校,省内就业认可度极高,因此录取分数也不低。

由于是综合性大学,难免有一些边缘冷门专业,因此拉低了录取分数,比南开大学低了10分左右。

那么,放弃中山大学,选择南开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第一年参加了一些活动,把自己搞得很忙也很充实。

一方面兼顾学习,一方面参加一些杂七杂八的活动,但各项活动都不长久,从第二学期开始重心转向学习。

为了进伯苓班,开始去针对考试来学习,南开的很多课考试真的很水,只好一遍遍刷熟练度,当然也尽可能抽时间提高自己水平。

买了不少书,但大部分书都是简单翻阅就丢在一旁,只认真做了寥寥几本,而且买的大部分书也还都是国内的。

同学大多是积极向上努力刻苦的,当然也有“堕落”的个例,一起上课的人很多,但能熟悉的也没有多少,所谓堕落的案例也只是在聊天中出现。

大一的小学期我留校在河水中体验了一下为什么会热到睡不着觉热到生活作息混乱,后来第二年就安空调了,我也再没呆过小学期。

第二年开始就完全放弃其它活动,退出各种组织开始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此时没有了学分绩的重压,开始比较放松随意,但所幸也找到了一个大概感兴趣的方向。

课程方面已经不能都那么用功,开始出现期末突击复习的情况了,或许能拿到一些成绩,但质量自己心里也是有数的。

但是学习上更自由也更感兴趣,开始多阅读好书经典教材,总体上还是进步的。

开始增加听讲座的频率,不过大多还是处于“熏”的状态听不懂多少。

也有同学留在一些组织里继续活动,其实一般也不需花太多精力,只是我自己没那么感兴趣了。

后来(大四)听说类似学生会里也有一些学生矛盾或不光彩的事,但我大学四年里是从未接触更从未见过的。

总之,对我来说是不存在网络上那种“学生会恶人”或“官架子”的。

第三年开始大家都要考虑自己的去路了,一般有出国,保研,考研和就业。

就业的还是比较少的,我们专业一般都是有很好的机会会去就业,大多都是要继续读书的(专业特点)。

南开的保研率是足够高的(这一点对于高三生来说其实很重要),给了尽可能多的人一个底牌。

出国的话,南开的名头很难帮上太多,大多还是要自己去争取,而且这个每年形势不同。

如果留在国内,南开的名字还是可以的,起码人家知道你的成绩单没那么水。

其实如果准备出国,很多人在大一就开始考英语了,大多是从大二开始考,所以说很多人的目标是很明确的,也听说之前有的人提前做完毕设,然后早早出去科研的大佬。

现在想来,尽早定下目标是真的好,先人一步可以得到很多,当然大多数人还是按照流程普通地过来了。

另一方面,大三开始更专业针对性的学习(选课),课程难度和数量都不低,在开设课程上,南开是有一些特色特长的,但也没那么全面是有一点缺陷吧。

此外,受专业限制选课不算分或者不能选之类的就不是很好了,因为有些课程的分类并没有那么绝对,但影响也不算太大吧毕竟还可以蹭课。

其它的,关于校长邮箱,大概一周内左右给回复,一般是转到相关部门让他们再联系你。

不一定(很难)直接解决问题,当然也不至于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但通常可以解决或缓解矛盾吧。

关于奖学金,其实不必太在意,奖学金的路不代表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学四年。

南开是足够包容的。

我算是极其宅的了,除了去上课就是听听讲座,校庆我也没出门,但我在南开得到的同样不少,只是每个人选择不同而已。

另外,南开的各种助学金勤工俭学之类的,可以确保不存在“吃不饱饭”的情况,虽然那个助学金的纸面要求在我看来有些过于苛刻了。

关于专业的老师,我所接触的大多是平易近人的,当然也有一些严苛或严肃的。

但所有老师都是尽可能给高分(满分比较难)。

此外,不管有什么学习方面的问题都是可以找老师沟通的,老师通常很愿意知道或帮助学生,如果从不与老师说话,当然也就有距离了(当然也不是所有老师都比较好说话)。

我在大学期间屡次找一些老师询问或帮忙,大都是很爽快地直接帮助或解答,未遇到过不愿帮忙或比较冷漠的情况。

在和其它院校接触中,逐渐发现了南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定位,“一所不错的985”,南开是完全配得上这个评价的,但要说加入top3组织,现在还有不小距离。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在南开的平台,真的能做很多事情。

我在的工科专业不是南开的强势专业,但是老师对本科生科研和竞赛的扶持帮助也一样给力。

国创项目我们实打实花光了1w多的经费,报销是麻烦了点,但是学校都给报了。

我虽然不学计算机,但在腾讯创新俱乐部里三年,我去了两次北京腾讯参观,一次深圳夏令营,这也是南开的平台带来的机遇。对于一个学校能够给予你的,不仅是一纸文凭,也是各方面的资源。

我本科在津南校区,图书馆的环境是真的舒适,我很想念视听区的曲面屏和沙发,还有春天各种植被花期不断的校园。

我相信本科期间,只要你能自己利用好学校的资源,排名什么的都是都是浮云,自己学到的才是真材实料,而这一点,南开不会让你失望。

你们觉得呢

3 阅读:3275
评论列表
  • 2024-05-04 20:07

    华南地区的选中山,其它地区的选南开。

    松燚遥 回复:
    的确![呲牙笑]
  • 2024-05-03 12:51

    广东人多数选中山,没必要出省去南开读

    珞珈兰 回复:
    我老婆天津的,当年高分从天津考来中大,后面有机会保送回那边读研。不过也还是留在中大读研了。以前的天津真不行,现在发展好一些了。
    闲庭信步笑看风云 回复:
    我儿子深圳土生土长,就选了南开,可能想放飞自我吧,必竟一直在父母眼皮下,他也腻了[呲牙笑]
  • 2024-05-03 08:02

    就冲艾跃进教授,选南开没毛病[点赞]

博学的小扒菜

简介:带你了解高校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