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寻龙记

分享教育 2024-03-10 10:47:25

龙乃中华神话体系中的万兽之首、华夏图腾,炎黄子孙作为龙的传人,自然对龙年有更特别的期待。

泉州古城十龙九子艺术装置是2024年春节的流量之王,众多市民游客走街串巷“追龙”打卡。

我大年初一下午也去古城打卡十龙九子,结果只拍到7只龙和小青龙大青龙,三朝巷那只狴犴放在屋顶上,没有看到,错过了,西街人太多,太拥挤,没拍到蒲牢,有点小小遗憾。

后来,狴犴搬到浮桥晋悦春江里,我去看打铁花顺便看到了它。

有一次去中山路看花灯后来逛到西街,把蒲牢拍到了。

终于把泉州龙龙集全了。

3月5日-11日,泉州龙龙全部集中在源和1916展示,搞了个集章打卡的活动。

我3月7日去源和1916参加集章打卡活动,把10条龙又拍了一遍。

龙之长子囚牛(qiú niú),其母为牛。性情温顺憨憨,平生爱好音乐,抚琴弹拨,耳音奇好,能辨万物声音。它常常蹲在乐器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人们常常在琴头上雕刻上它的形象。

在闽南俗语中形容为“水铛铛”,而“龙众水铛铛”意为“大家都漂亮”。

长子囚牛

龙之二子睚眦(yá zì),其母为豺狼。平生好斗喜杀,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性格刚烈是钢铁直男。有着爱憎分明的性格,“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的江湖义气,诠释着闽南的一句俗语“龙众是兄弟”。睚眦是辟邪克敌的化身,黑金的颜色象征着威严与高贵。所以常在刀环、刀柄、剑柄吞口雕刻它的形象。

二子睚眦

龙之三子嘲风(cháo fēng),其母为飞鸟。形似兽,平生好险又好望,所以常常在殿台四角上雕刻它的形象。作为殿角走兽性格活泼,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辟邪安宅的好手。也有人一直认为它是有着龙脉的凤。右手搭在头顶望远,左手手持平安风车,象征着“龙众平安无代志”,在闽南语里就是“大家都平安无事”。

三子嘲风

龙之四子蒲牢(pú láo),其母为蛤蟆。平生好鸣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形象,助其鸣声远扬,喜欢盘旋于洪钟之上,千里传音送福。手捧明珠,盘于高楼之上,寓意大厝兴起,八方来财。“龙众起大厝”在闽南语中就是“大家都能盖大楼”的意思。

四子蒲牢

龙之五子狻猊(suān ní),其母为狮子。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坐于庙中佛前或香炉之上,撩牙竖耳,吟叫则云烟出。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形象。狻猊形似狮子,全身紫气东来,八方来财,简直就是躺赢的龙生,这里配上的祝语是“龙众趁大钱”,意思是大家新的一年都能赚大钱发大财。

五子狻猊

龙之六子赑屃(bì xì),其母为乌龟。形似龟,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身强力壮,善驮重物,碑座下的龟趺是其形象。是长寿吉祥健康的象征。根据神兽的特点,背驮石碑,石碑的“勇”字突出闽南语谐音“龙众勇”之意,勇在闽南语中代表着强壮,“龙众勇”则是“大家身体都强壮”。祝愿所有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六子赑屃

龙之七子狴犴(bì àn),其母为老虎。形似虎,秉持公正,明辨是非威严不可侵犯,是维护光明正义的象征,也是百姓的守护神。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形象。狴犴形象与闽南花灯做结合,取名“龙众灯场”谐音“隆重登场”,象征着光明会驱除黑暗,照亮人间。

七子狴犴

龙之八子负屃(fù xì),其母为青龙。身似龙,平生好文,石碑两旁的文龙是其形象。最喜欢舞文弄墨爱学习的,左手执笔,右手捧书,一身状元红,身形板正,炯炯有神,意气风发,配上一句“龙众敖读册”,“敖读册”,在闽南语中是“会读书”的意思。“龙众敖读册”就是“大家都会读书”,寓意红红火火、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学业有成。

八子负屃

龙之九子螭吻(chī wěn),又名鸱尾或鸱(chī)吻,其母为鱼。口阔噪粗,平生好吞火,喷浪降雨可避火灾,驱除魑魅,螭吻常常被雕刻在古代木屋的屋脊梁之上作吞脊兽,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曾是“鱼跃龙门”的励志逆袭主角。千年来立于屋脊上为人们护佑避灾。螭吻结合泉州非遗手艺妆糕人的手法制作其造型,取“糕”字做谐音,“龙众糕升”是大家都能平步青云步步高升的美好祝愿。

九子螭吻

龙鲤鲤小青龙生肖艺术装置团坐于祥云之上,龙拳竖起大拇指为众人点赞,寓意着“你好,我好,大家拢总好”、拢总皆顺、好运连连!此外在龙鳞上设计有“平安无代志、拢总好、骨力、水各巧”等闽南语词汇等着大家来发现,共赏文化之美,共享母语之趣。

龙鲤鲤小青龙

0 阅读:8

分享教育

简介:重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