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 玉箫苒得笔记
苗家人张秀眉原本不姓张,他祖祖辈辈都是李家人,因为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跑到台江张家寨给人当长工,主人家赏了他个张姓。
他本名叫宝兄,秀眉这个文绉绉的名字还是后来人给加上去的。
咸丰五年那会儿,苗疆遭了大灾,地里压根收不上粮食。清朝衙门可不管这些,该收的税银一分不能少,老百姓被逼得直跳脚。
张秀眉和包大度几个兄弟一合计,削了块木头刻上记号,绑上鸡毛当令箭,挨个寨子传话。没过几天,十里八乡的苗家汉子都扛着柴刀锄头聚到张秀眉跟前,推他当了带头大哥。
这帮子起义军是真能打,不出三年工夫就把贵州东南边全占了。他们在山里修寨子、搭粮仓,正经八百搞起了自己的地盘。
张秀眉还跟外省造反的拜把子兄弟联手,闹得清廷直头疼。京城里的大官们咬着牙说,苗疆动乱都是这姓张的挑起来的,派了好几拨官兵来围剿。
结果张秀眉转头就和侗族的义军搭上线,带着人往湖南地界冲,把曾国藩手下的湘军折腾得够呛。
等到同治三年,闹得最大的太平天国被剿灭,各地造反的渐渐都歇了火。朝廷腾出手来,专门收拾张秀眉这伙人。
同治六年开春,湘军大部队开进贵州,第二年就把荆金园、偏刀水这些要紧地方拿下了。张秀眉也不是吃素的,带着兄弟们绕到湘军屁股后头,想打晃州厅、伉州府这些湖南地界。哪知道半路上让湘军截了胡,吃了大亏。
吃了败仗的张秀眉没泄气,转头就跟侗族的陈大六搭伙。这两伙人合了兵,在贵州、云南大山里来回窜,专挑官军的粮道下手。
他们神出鬼没的,今天烧个粮仓,明天劫个饷银,搞得清兵看见山路上冒个烟都打哆嗦。有回他们埋伏在独山道上,把广西运来的三百车军粮全给点了,押车的参将吓得连夜往省城跑。
要说张秀眉打仗是真有门道,他让手下人在山腰上挖陷阱,铺上茅草枯叶,等官兵追上来就放滚木礌石。有次在雷公山脚,硬是用这法子困住了两千多绿营兵。
可惜好景不长,朝廷这回是下了血本。从直隶调来新式洋枪队,又让云贵川三省官兵合围。张秀眉他们困在八寨地界,粮草断了半个多月。
同治十一年开春,张秀眉带着残部退到乌鸦坡,让湘军围了个水泄不通。清兵在山脚下架起二十门土炮,轰了整整两天两夜。等硝烟散了,山上活着的义军不到三百人。
张秀眉被押到长沙那天,码头上挤满了看热闹的。老百姓都说这苗王长得五大三粗,其实他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的,就是那双眼睛亮得吓人。
要说这张秀眉起义,前前后后闹了十八年。清廷光为剿他,花了六百万两白银,折了七八个总兵。
苗疆村村寨寨的吊脚楼上,至今还留着刀砍箭射的印子。那些跟着他造反的庄稼汉,有战死的,有逃进深山老林的,也有被发配到新疆的。倒是他当年打土豪分的田地,直到民国那会儿还有穷苦人家在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