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如果人文影视剧都这么拍,还怕没有观众?

张绣谈电影 2024-05-09 06:34:08

看到亲切的阿勒泰,心中涌出了莫名的感动,作为新疆的疆二代,一直喜欢新疆本土作家李娟的质朴与洁静。

她笔下的新疆,美好纯粹、大气磅礴,在她的笔下,每棵树木都在呼唤,每根小草都在歌唱。

山野里奔跑的羊群,像朵朵云儿被散落了一地,骏马、骆驼、毡房、白桦林,每一处都不是僵化的,因为,每一个都有着鲜活的灵魂。

作为新疆人,我与李娟一样爱着这片广袤的土地,爱着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今天,看到她的文字被搬到了屏幕,真是感到由衷的高兴。

新疆,是一种思念,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一连追了三集《我的阿勒泰》,真正感受到了剧组的特别用心。

一开局的大雪,瞬间将自己带入了小时候,北疆的雪,大而密集,一夜的飘零,早上推不开房门,是特别普通的事。

记忆里的小院,除了厚重的白色,还是厚重的白色,而雪后的出行,是最为困难的,首先,你要打扫出一条雪道。

从家门到小院门口,从小院门口再到乡间小道,雪累积了一夜,它们像厚厚的棉被,蹚起来并没有什么重量,可要将它们推散开,那就需要费一定的力气了。

记忆里的小院,每次都是勤劳的母亲在打扫,等我们准备上学时,小院与院外的小道已经贯穿顺畅了。

开局的《我的阿勒泰》,以极强的代入感,一下子就将新疆冬天极致的美,给呈现了出来。

接下来,李文秀的打工经历,更是戳中了无数打工者的泪水,慌乱、不合群、被嘲讽、不想放弃梦想等等。

而惨不忍睹中的唯一安慰,竟然是欺骗自己,李文秀的十九岁,是多少打工人的初入社会啊。

大都市的繁华,并不适合于所有的人,虽然,每个人都想尽了方法的去融入,可观念的格格不入,让灵魂根本找不到归宿。

闯荡了一年以后,还是一脸青涩与无助的李文秀,只能选择了放弃,可这次放弃是不情不愿的,因为,经济上的拮据,已经无法支撑她在大都市的梦想了。

最后,为了活下来,年轻的她只能选择了回故乡,可回故乡,却也是一路的波折,只因为,李文秀有一个热情如火敢说敢想的母亲。

本是生于鱼米之乡的张凤侠,却因支援边疆建设,而扎根在了这片荒凉的土地,这里的风沙,将她娇嫩的容颜,磨成了沙砾的颜色,让她的温温软软,成了糙汉子的粗粗犷犷。

李文秀没有想到,才离开家一年,她的母亲就将家搬到了遥远的夏牧场,电话打不通,班车只能到最近的小镇上。

李文秀只能一路狼狈地边走,边打听母亲的去白,在磕磕绊绊中,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母亲。

可才见面就被痴呆的奶奶给打晕了,这一幕让人不由自主地开怀大笑了起来,醒来后的李文秀,开始打量起母亲的小卖铺。

她发现这间小而乱的店里,竟然有着这么多的商品,看的出,母亲对这个小店很是用心。

走出小店李文秀看见,这里竟然没有一个汉族人,随后不通的言语,让李文秀生出了很多的笑话,特别是她的要账经历,真是太滑稽可笑了。

由于语言不通,李文秀遭遇了认错人、被狗追、被马撵的经历,在此期间,年轻的文秀结识了同样年轻的巴太,这两个年轻人由误打误撞的讨债经历而相识。

帅气的巴太本来在一个马场工作,由于哥哥意外身亡,为了照顾年迈的父亲,他只能带着一匹受伤的伊犁天马回到了夏牧场。

巴太的汉语很流利,他的出现让李文秀寂寞的心里,有了些许的安慰,只是,巴太的心还是在马场。

因为他喜爱马,更喜爱那份自由奔放的工作,可父亲也不能不管,况且,他还需要处理哥哥死后的相关事宜。

在巴太他们民族有个习俗,哥哥去世后,弟弟可以迎娶自己的嫂嫂,现在的巴太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可一心只想回到马场的巴太,一口回绝了父亲的建议,嫂子不娶,那孩子就有可能随着嫂子,一起改嫁去了别人家。

为此巴太也很纠结,当听说哥哥生前,已经答应了嫂子,让她带走孩子的话后,巴太为了证实这句话的真假,他来到李文秀母亲的小店,向她证实。

李文秀的母亲张凤侠表示,她并没有听到相关的话,巴太离开后,李文秀问母亲为什么不能成全那对母子时。

张凤侠说“每个人都有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可以不赞同,却不可以居高临下地去改变他们”。

张凤侠的话让李文秀陷入了深思,一直以来,她以为文字可以改变别人的思想,却不知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世界相处的方式,顺其自然才是王道。

本来,只想在这里暂时居住的李文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从心里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这里的土地,虽然贫瘠到一无所有,可牧民们都是那么的淳朴与热情,虽然语言沟通不畅,可交往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压力。

这里的人们,虽然也会笑话李文秀弄丢了奶奶,可他们的笑里没有嘲讽,更没有责备,他们的生活简单而又直接,没有人心怀着恶意。

这也许就是张凤侠一个汉族女人,长期呆在这里的原因,张凤侠带着痴呆的婆婆,一个人将小店打理得井井有条,她与这里的人们早就融为了一体。

一个“砰砰砰”,她就知道别人需要什么,而她的开朗与热情,也感染了当地的牧民,住了一阵子后,李文秀不再说去城里了,她决定与母亲、奶奶一起迁入到更为偏远的牧场。

在乌市时,李文秀听了一场知名作家刘海波的讲座,知道了文学的起点,并没有既定的方式可循,它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从琐碎的日常开始,在生活中学会爱,学会受伤。

刘海波的话让李文秀很是触动,她决定用自己虽然稚嫩,却质朴的文字,去记录生活的每一天。

由于要进行转场迁移,所以,张凤侠带着李文秀与奶奶,去了镇里进行大采购,在小镇上,李文秀怀着忐忑的心情,将自己的两篇作品,通过网吧里的电脑传给了刘海波。

可由于时间过于匆忙,她要照顾生病的奶奶,所以,她并没有等到刘海波的回复,没想到,刘海波看到李文秀的作品后大为震撼,李文秀的才情让他急切想要见到她。

只可惜,李文秀已经与母亲离开,而留下的电话号码,由于住所过于偏远,一时无法及时接通,这就让刘海波他们找错了人。

短短三集的《我的阿勒泰》,让人由衷地感到舒服、平静与安宁,该剧改编自李娟的同名散文集。

在制作上,它采用了4K超高清拍摄技术,真实地还原了新疆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族特色。

在剧中,可以看到直入云端的雪山、茂密的森林、成群结队的羊,肆意奔跑的马儿等美丽景色。

其中,还有穿着民族服饰的哈萨克族少年和汉族女孩等人物形象,此外,该剧的演员表现也非常出色,主演们通过精湛的演技,生动地塑造了各自的角色形象,让观众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特别喜欢剧中的音乐,它展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融合风格,为观众编织了一段独特的阿勒泰记忆。

总的来说,《我的阿勒泰》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视剧,因为,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还治愈了都市繁华中淡淡的忧伤。

0 阅读:5

张绣谈电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