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霸权国家的战略选择而言,一流的战略是组建统一战线对抗老二的挑战,二流的战略是拉拢大多数对抗少数的挑战者,三流的战略是拉拢极少数的盟友对打大多数挑战者,不入流的战略是同时压制所有的挑战者。

目前,全球主要国家中,被美国当作战略对手的一共有四个,分别是有可能整合的中东,走向政治联盟的欧洲,俄罗斯和我们。冷战结束后美国曾试图同时对四大势力进行打压,发现失败后迅速调整战略,通过拉拢我们,分化中东的方式阉割欧洲并同时压制俄罗斯。
现如今,美国的战略又出现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从川普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的核心战略是分化中东的同时压制中俄欧洲三大势力,发现战略失误后,又开始拉拢欧洲对抗中俄。事实上,从战略选择上看,美国选择同时对抗中俄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对我们,不压制,不行,压制也不行,对俄罗斯也是同样的道理。而且中俄之间的互补关系决定了,压制俄罗斯就会有利于中国,压制中国就会反过来有利于俄罗斯。很显然,这样的战略困境对美国来说近乎无解。接下来,我们就从博弈视角出发,为大家展现一个中美俄的经典战略纵横!
美国的战略困境之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崛起是大势所趋,美国的经济打压会伤及自身,不打压眼睁睁看着自己被超越。中美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过了数度变迁,从1970年代之前的对抗,到1980年代的联合。再到1900年代的对抗,再到2000年之后的和解。最后是2015年之后的对抗,并且这场对抗持续至今。
从中美关系变迁上看,当美国选择与中国对抗的时候,就会遭遇国运衰退。比如1950-196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直接将美国从战略进攻打成了战略防守。八十年代和中国和解以后,才赢得了冷战的胜利。90年代选择跟中国对抗的结果是,美国无暇顾及欧洲的崛起。相对于欧洲崛起的威胁,很显然90年代我们还相对弱小,于是又在2001年后开始拉拢我们。
之后,依靠中美新的蜜月期,美国实现了对中东的分化,对欧元的阉割。并成功挑起了克里米亚事件,对俄罗斯极限削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在2010年代之后发现,中国工业产值开始超越美国,如果任由我们快速进步,最终我们会在经济上超越美国。所以对我们进行战略压制迫在眉睫。但是从过去十年的对抗来看,就算对我们进行压制,我们依然在进步,关键是全方位压制反而使我们摆脱对美国市场,科技,金融的依赖,变得更加独立自主了。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中国科技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表现出了狂飙突进的现象?比如空间站,比如芯片,比如新兴领域中的光伏产业,汽车产业,AI产业等等。其实中国科技进步,恰恰是美国选择战略压制,我们被迫独立自主的选择罢了。
咱们就拿曾经超级火爆的超级计算机举例子好了。我们的天河二号曾经使用的是采购自美国企业英特尔的芯片,当美国看到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开始超越他们之后,马上下令英特尔禁止出售相关芯片给中国。这意味着,英特尔的相关芯片直接原地停产,因为除了中国需要外,根本找不到第二个买家。
科技研发得以延续的本质是市场需求,只有通过市场获取利润回报,才可以将利润转换成科技研发的投入,搞出更高的科技成果来。一旦市场消失了,科技研发就会像军工产业一样,纯投入没有产出。军工产业好歹也算有国家订单支撑研发的继续,但是高端芯片这种产业一旦失去市场,再高的技术储备,都不过是PPT里的一堆数据。
很多人很奇怪,难道美国人自己不升级超级计算机吗?他们自己可以买英特尔的芯片不一样吗?事实上的结果是,美国因为在制造业领域的空心化非常严重,对超级计算机的投入还真的没有我们多。加之美国超级计算机的芯片采购必须同时买英特拉和AMD两家企业的。无形中,英特尔超算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因为失去中国市场开始衰败了。
曾雄霸世界芯片市场多年的英特尔迅速被台积电和三星超越。当台积电和三星芯片工艺向5纳米进发的时候,英特尔才刚开始小规模生产10纳米芯片。如此一来,曾保持先进生产工艺的英特尔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下一代芯片的研发也因为没有市场利润而进度缓慢。
这便是美国对中国的主要战略困境,不论美国打压还是不打压,都不行。现在的中美关税战,其实和过去的科技封锁是一样的,而且贸易领域的打压美国反而受伤更重。
中美关税战主要集中在货物贸易上,服务贸易目前还没有进行贸易保护。这意味着,商品完全可以以服务的名义对美国出口。一件商品,完全可以将用途拆分成商品和服务。商品端关税高,服务端关税低。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抬高服务价格,压低商品价格的方式进行价格平衡。
比如说我们对美国出口一个平常的家用工具,过去出口价格是100块钱,现在商品端的关税是245%,那么可以将这件商品拆分成商品和服务两个部分,将说明书当作服务端,将工具作为商品端。为了规避关税,工具本身定价为30元,说明书定价为70元。商品端征收近70元的关税,但是说明书又没什么成本。商品出口价格还是一样卖100元。除了这个办法避税外,还有转口贸易。
在以往的内容中我曾说过,要进行贸易战,美国必须对所有商品,服务以及所有国家同时征收高关税,才能保障关税的有效性。美国关税定的越高,他们自己国内生产不出来,还是要对我们进行采购,这样只会增加美国消费者的负担,我们是不可能亏钱做买卖的。

虽然最近两年没人探讨关于中国GDP总量何时超越美国的话题了,但是我觉得只要现有的贸易秩序持续,关税根本不可能改变东升西降的趋势。另外,GDP以美元为计价标准进行核算本身并不能体现购买力。从购买力平价视角看,我们GDP早就超过美国了。
当下美国对我们的战略困境很简单,打压,他们等于戳自己的肺管子,不打压,等着我们去戳他的肺管子。选吧,怎么选都是错。
美国对俄罗斯,同样面临战略选择困境从维持霸权,压制竞争对手的视角出发。美国应该选择对俄罗斯友好。很显然,俄罗斯现在的战略地位不如我们和欧盟,无论美国要压制哪一方,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都是没错的。实际上川普个人也并不想跟俄罗斯保持敌对关系的。
但是现实却并不允许美国这么做,道理很简单,美国必须保持在欧洲的存在,否则自己就没有在欧洲存在的理由了。只要保持在欧洲的利益,就必须让欧洲和俄罗斯双方之间互相掐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欧洲对美国的需要,才能保证欧洲围绕在美国周围。
相反的是,如果美国选择与俄罗斯和解,那么欧洲跟俄罗斯之间的敌对就不存在了。俄罗斯刚立国之时拼命向西方靠拢,甚至表示欧洲是俄罗斯失散多年的堂兄弟。如果欧洲和俄罗斯和解了,俄罗斯的能源就会成为欧洲的助力,双方经济互补意味着对美国没有经济需要。双方和解则意味着欧洲对美国没有安全需要,这样一来,美国在欧洲的作用就完全丧失了。
那么美国保持和俄罗斯的敌对就对美国有利了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同时对抗中俄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至少美国无法保证同时压制中俄会造成对中俄打压的实际后果。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比如2001年后,美国反恐战争打出了高油价,作为能源出口大国的俄罗斯,石油价格高企等于是在帮助俄罗斯实现崛起。虽然高油价伤害中国的经济利益,造成我们的经济运行成本高企,但是高油价会导致俄罗斯快速崛起。

冷战时期美国瓦解苏联的主要手段就是联合沙特控制石油价格,用低油价击垮苏联的财政。但是低油价如果长期保持,俄罗斯是被压制了,我们作为石油进口大国,经济的成本就降低了。从能源视角看,要打压俄罗斯,就必须保持低油价,但是低油价会造成我们经济效率的提升。要打压我们就必须保持高油价,但是高油价又会造成俄罗斯经济效率的提升。所以美国打压俄罗斯会反过来促进我们的发展。
更重要的一个点在于,美国不会放任俄罗斯的崛起,在本系列的第一篇我就开篇明义,大国是没有资格投降的。俄罗斯曾尽全力融入西方,但是美国始终没有接纳。原因不过是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决定了,一旦俄罗斯崛起,势必成为美国的战略对手。打压俄罗斯,就是为了遏制俄罗斯崛起,如果与俄罗斯和解,欧洲再与俄罗斯和解,最终必然导致欧洲和俄罗斯的同时崛起。试问,这样的结果,符合美国的全球战略吗?
一如我们在文初提到的观点,美国曾同时对抗中苏,结果一败涂地。现在为了保持欧洲对自己的安全需要,又不得不与俄罗斯为敌。如此一来,美国又陷入了同时对抗中俄的困境中。虽然明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是美国没得选,或者说怎么选都是错的。
美国如果再失去欧洲,那么美国霸权就将面临崩塌,中俄欧三方会联手将美国势力从亚欧大陆清除出去。长期以来作为美国盟友的欧洲,事实上一直被美国当作竞争对手看待。1999年打科索沃,2003年打伊拉克,本质上都是为了消除欧元对美元货币地位的挑战。美国为什么如此害怕欧洲的崛起呢?道理很简单,欧洲拥有庞大的人口,市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虽然欧洲是个松散的经济联盟,但是一旦欧盟经济层面彻底与美国平起平坐,欧元与美元并驾齐驱,美国霸权中最核心的金融霸权就会被削弱。
只有服从美国,听从美国指挥的欧洲,才符合美国的利益。而一个强大独立的欧盟,只会让美国在欧洲被排除在外。利用和俄罗斯的敌对拉拢欧盟,是美国一直以来一以贯之的战略选择。
虽然美国一直想将欧洲变成类似日本,韩国这样最彻底的仆从国。但是欧洲国家非常反对这种设定,所以一直以来,美国虽然想要主导欧洲事务,但是欧洲国家从来跟美国就不是一条心。川普背刺乌克兰后,欧洲甚至包括英国公开与美国唱反调,表示美国不支持乌克兰,欧洲也将对乌克兰支持到底。随着欧洲计划重振军工产业来看,当下的欧洲,已经在摆脱美国的影响力上开始下功夫了。

所以,当下的美国只能破坏欧洲政治联合的可能,不断给欧盟下黑手,搞破坏。想要彻底控制欧洲根本就不可能。
从我们的视角看,美国作为霸权国家本身已经很强大,如果欧洲再沦为美国的仆从,很显然美国对全球的控制力将会变得空前强大。而一个立场高度自主,并且实力整合更强大的欧洲,有益于削弱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早在多年前就希望跟欧洲达成中欧投资协定的原因。
大家试想,中欧之间经济联系越紧密,是不是意味着欧洲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变小呢?经济基础决定一切,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拼了老命也要破坏中欧投资协定的原因。现在川普在乌克兰问题上背刺欧洲,又通过无差别贸易战对欧洲发起关税战。欧洲已经意识到过度依赖美国是靠不住的,于是欧盟又对我们抛出了橄榄枝,欧洲以最低限价取代对中国汽车的关税就是欧洲对中国纳的投名状。从当下欧洲对美国,对乌克兰的态度来看,大概率,中欧投资协定还有重启的机会。
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一切。中欧之间的经济联系会随着美国的贸易保护越来越紧密。一旦7月份后,川普重启贸易战,那么中欧之间经济联系将取得突破性进展。到时候,中国就会取代美国,成为欧洲新的贸易伙伴。
更重要的是,中欧关系会随着经济联系的紧密,再上一个台阶。这意味着,我们将会扮演一个调停欧洲和俄罗斯敌对关系的重要角色。大家试想,中俄之间是朋友,中欧之间如果也是朋友,那么朋友的朋友,是不是也有可能是朋友呢?双方之间的敌对关系,无非是美国从中作梗,想要在欧洲保持战略均衡罢了。
那么欧洲为什么要跟俄罗斯消除敌对关系呢?答案还是经济利益。俄乌战争之后,美国不允许欧洲从俄罗斯购买廉价的油气资源,欧洲只能买美国的高价油气资源。更可恨的是,美国还从俄罗斯购买低价的石油高价卖给欧洲。欧洲难道就这么愿意忍受美国的盘剥?很显然,相对于经济利益而言,欧洲更在意美国的安全承诺。只要俄罗斯和欧洲能够和解,欧洲就不用担心跟俄罗斯敌对的安全问题。
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对欧洲提供安全承诺。只要大家可以心平气和坐下来谈,只要大家可以互通有无,不被美国从中作梗挑拨离间,那么我们是有能力解决困扰了欧洲几个世纪的安全问题的。至于我们是否有能力为欧洲提供安全保障的问题,这个其实不用担心,按照当下我国的建军速度,大概到2049年,整体军力会超越美国。
我们当下军费开支占GDP的比重是1.26%,如果我们将军费开支提升1倍,占比不过才2.5%,不会对国民经济造成多大的负担。如果军费开支提升一倍,那么我们军力超过美国的时间将提前到2030年。请问大家,就算当下我们军力尚不如美军,只要欧洲愿意接受我们的条件,我们同时宣布提升军费开支,美国敢用军事冒险的手段威胁欧洲吗?

您可能会觉得,欧洲的众多小国是心向美国的,比如波罗的海三国等等。这些欧洲小国之所以敢在欧洲事务中背刺俄罗斯和欧洲,本质上,无非是因为这一地区存在敌对关系,他们清楚依赖美国,无论是欧洲还是俄罗斯都不敢对他们怎么样。可是一旦欧洲和俄罗斯和解,这些小国还敢公然站在两大势力的对立面吗?他们敢于在欧洲事务上背刺任何一方,马上就会迎来俄罗斯和欧盟的毒打。如果再加上我们的安全承诺,美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现在美国之所以能在欧亚大陆为非作歹,说到底,无非就是因为他们在欧洲挑起敌对关系,让欧洲对美国有安全需要罢了。如果我们以欧洲和解为欧盟提供安全保障,欧盟还会任由美国的盘剥吗?如果这个时候川普再来个无差别关税战神助攻,中国,欧洲俄罗斯三方的大联合就会形成,反对美国霸权的统一战线,就会在欧亚大陆出现。
现在的核心问题是化解欧洲的敌对关系,川普的关税战,就是最好的契机。只要三方能够达成经济协议,美国不要说在欧洲的存在,就算是中东,也未必能够保持长期的存在。将美国势力从欧亚大陆清除出去,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小结:出于维持霸权的需要,美国对中俄欧以及中东的压制,是其战略必选项。但是高明的战略是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对一个主要挑战者进行压制,而不是同时对多个潜在的战略对手进行攻击。美国最大的战略困境就是对中俄打压也不对,友好也不对。如此撕裂的战略困境注定了长期拧巴,势必让中俄欧慢慢走向联合。
从局势发展来看,中俄欧联合是大势所趋,川普的关税战只是加速了这种联合的速度罢了。现在唯一缺的,就是对美国的军事优势。只要我们能在军力发展上超越美国,那么中国将能快速促成欧亚大陆的联合,共同对抗美国的霸权。绕来绕去,最终还是绕到了军力上。看起来,最终决定一切的,还是谁的拳头硬!
前面三期内容,我们站在战略的视角,将当下美国霸权的维持方法和战略选择说清楚了。接下来,就是去除美国霸权的方法论问题了。在一超多强的时代,美国无疑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中心,这个中心包括贸易,金融,军事等各个方面。
从大国博弈的视角看,我们应该首先确立中国新的世界中心定位,然后再从对抗的视角去消灭另外一个美国中心。下一期,我将从全方位视角,为大家展开讲述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应该如何确立中国的世界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