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垃圾少八成一年半减碳超六吨记者探访城阳大北曲西社区

青岛晚报 2024-03-18 06:42:53

青岛晚报2024年03月18日版面

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纪朋春介绍大北曲西社区“零废弃花园”。

大北曲西社区落叶堆肥区。栾丕炜 摄

“相比两年前,每天从这里运出的垃圾减了不少。我们小区的垃圾桶容量为40升,原先每天运出80多桶垃圾,如今减少到只有16桶。”城阳街道大北曲西社区党总支委员纪朋春自豪地说。垃圾都去哪了?“大部分变废为宝,成为小区植物的养料了。”通过前期垃圾分类,将废弃物源头减量、重复利用、分类处置、回收利用,便是大北曲西社区引以为豪的“零废弃”理念。

2022年8月19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批“零废弃社区示范项目”(以下简称“零废弃项目”)落地城阳街道大北曲西社区。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如今大北曲西社区通过各类零废弃活动大约完成减少排放总量超过6200公斤二氧化碳当量,成为城阳区乃至青岛市闻名的“零废弃”标杆社区。一个农村社区为何能吸引来联合国项目?大北曲西社区又是如何用一年半时间,就成为标杆?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一份“垃圾分类成绩单”

引来联合国项目

每天清晨,大北曲西社区的居民们便拎着提前分好类的一袋袋垃圾,熟练地在垃圾分类收集站分类投放。这样的垃圾分类收集站在社区内共有4个,每个收集站都配有指导员进行监督指导。每天投放时间结束后,垃圾清运公司上门分类清运。“居民们都很自觉,如果错过上午6时到9时这个时间段,就得等到下午5时才能扔了。”纪朋春说。

时间拨回到2020年5月,城阳区正式启动“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纪朋春便带着同事和志愿者们用各种方法,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理念,并且现场指导。与此同时,社区将垃圾分类写进村规民约,在小区设置垃圾分类红黑榜,通过奖罚分明的制度约束,促进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的行动自觉。经过半年的努力,大北曲西社区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达到100%,准确率达到了95%以上。正是这份漂亮的“垃圾分类成绩单”让大北曲西社区从众多社区中脱颖而出,为后来中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批“零废弃社区示范项目”埋下伏笔。

2022年7月29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通过其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启动“零废弃社区”发展项目,寻找试点社区。城阳街道垃圾分类做得那么好,为何不能是咱们?抱着这样的想法,城阳街道园林环卫办负责人于光林联系到青岛你我创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徐进,推荐大北曲西社区申请联合国“零废弃社区示范项目”。“大北曲西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也是标杆级的,居民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很自觉。”徐进说。最终,通过你我创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立项提交申请,经严格筛选、答辩、公示,大北曲西社区成功获得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支持,成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批“零废弃社区”示范项目青岛唯一落地单位,另外3个社区分别位于北京、深圳和成都。

社区居民齐参与

落叶变肥料“反哺”花园

“零废弃社区”示范项目的落地只是开始,单纯的垃圾分类还达不到“零废弃”的标准,需要从源头减少垃圾。记者走进大北曲西社区,在纪朋春的带领下,来到了作为“零废弃社区示范项目”标志性成果的落叶堆肥区以及“春和四季”零废弃花园。

在居民楼旁边的小树林里,8个落叶堆肥点相依而立,每个筐都装得满满当当。“我们将大量落叶和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绿化、园艺等用途,既解决了垃圾处理难题,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纪朋春介绍,自从有了这个堆肥点,居民会自发把家里的菜叶、果皮等厨余垃圾以及小区的落叶等投入,他们再加入专门的母料,然后放上松叶和树叶,经过搅拌,温度可以达到七八十摄氏度,然后经过7-15天的发酵,就形成了有机肥。

之后,记者又来到了占地约300平方米的“春和四季”零废弃花园。花园虽然不大,却很精致,处处体现了“零废弃”理念。在景观营造、植物配置方面中最大程度地回收利用废弃材料,植物用的肥料是就地堆肥得来的,用的水也是平日收集而来的雨水。“春天就要到了,等到花园开满花,这里就更漂亮了。”纪朋春说。

从娃娃抓起

培养更多“零废弃”能手

只要有时间,大北曲西社区居民迟女士都会带着孩子参加社区组织的培训活动,学习“零废弃”知识。“每次的活动都很有意思,孩子也很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一堂课是老师向我们展示如何将瓜果皮变成‘环保酵素’,将居家废油变成‘环保手工皂’。”迟女士说。

据介绍,自开展零废弃示范社区项目以来,由大北曲西社区推荐部分党员干部、志愿者、妇女儿童和居民代表,组成“零废弃项目”骨干队伍,依托“家庭生活废弃物转化利用”研究培训中心,定制专业化、趣味性课程,将骨干队伍成员培养成理论宣讲师、环保监督员。截至目前,社区已经开展了“21天减塑挑战布袋子替代塑料袋”等各类活动,将社区部分居民培养成“零废弃”生活实操能手,以“零废弃”志愿者带动邻里家庭,有效提高社区“零废弃项目”实施内动力。“我认为真正要做好‘零废弃项目’,让‘零废弃’理念深入人心,必须从娃娃抓起。”纪朋春说。以大北曲西的“零废弃项目”为示范,如今,城阳区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建起了自己的“零废弃花园”,通过组织开展厨余堆肥等活动,将“零废弃”理念深入孩子们的心里。

越来越多“无废细胞”

将在青岛涌现

2022年,青岛被列入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随着《青岛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公布实施,青岛正式开启了“无废城市”建设。

建设“无废城市”,最基本的工作是从培育“无废细胞”开始,根据《青岛市“无废城市细胞”创建工作方案》,“无废城市细胞”创建类型包括“无废机关”“无废学校”“无废小区”“无废饭店”等11类,涵盖众多社会组成单元,大北曲西社区的“零废弃社区示范项目”便是青岛众多“无废细胞”中的一个。青岛市以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五大类固废为重点,从8个方面提出63项主要任务,努力实现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并提出到2025年建成不少于1000个“无废城市细胞”。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栾丕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