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都快把油车逼到墙角了,合资燃油车就真的一点活路都没了吗?
别克第一个跳出来说:谁说的!
别克君威,这名字搁几年前,那也是响当当的。
当年落地奔着20万去的中型车,现在直接干到10万出头,你说刺激不刺激?
有人肯定嘀咕了:是不是清库存?
是不是减配了?
别克这是不是要“跳楼大甩卖”了?
可别急着下结论。
这年头,光看价格容易被忽悠。
咱得看看这降价后的君威,是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先说价格,10.69万,直接杀入A级车腹地。
朗逸、轩逸、卡罗拉,这些“老伙计”们心里估计咯噔一下:这君威,来者不善啊!
想当年,哥们儿也是要和帕萨特、雅阁掰腕子的主儿,现在直接降维打击了。
但人家君威也不是光靠降价撑场面。
尺寸摆在那儿,车长4913mm,轴距2829mm,妥妥的中型车身材。
你别说,这“面子工程”还是挺重要的,开出去气场这块拿捏的死死的。
再看看“内在”,2024款新君威,1.5T四缸发动机,配通用那台9AT变速箱。
这套动力总成,放10万+的合资车里,绝对是稀罕物。
要知道,现在不少合资A级车,为了省成本,都开始玩三缸了,或者搞些“特供”的动力组合。
说到三缸,就不得不提一句,虽然现在技术进步了,三缸机抖动问题有所改善,但消费者心里那道坎,还是不太容易过去。
谁也不想花钱买个“震动棒”是吧?
别克这几年日子也不好过。
新能源转型慢了一步,品牌形象也有些“老气横秋”。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就显示,别克品牌的保值率确实在往下走。
记得2023年初,别克还尝试过在新能源车型上降价,微蓝6直接降了6万,但效果嘛,只能说差强人意。
看来,别克也意识到,硬啃新能源这块骨头,短时间内很难见效,不如回头巩固一下燃油车的基本盘。
这次君威的降价,更像是别克的一次“自救”。
它想告诉市场:我别克还没老,我还能打!
那么,君威这次“硬刚”,到底想抢谁的蛋糕?
依我看,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10万出头的A级车。
买A级车的消费者,图的是啥?
省心、便宜、品牌靠谱。
但现在,君威直接把价格压到这个区间,而且还是中型车,空间更大、动力更强,品牌也还算过得去。
这就好比,你本来想买个经济适用房,结果发现,同样的价格,能买个地段不错的“老破小”,虽然装修老旧了点,但面积更大,住起来更舒服。
别克也面临着挑战。
一方面是用户体验,比如有车主反映别克车机系统卡顿,OTA升级不及时。
另一方面是保值率,新车降价,二手车价格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而且,别克的新能源战略也不能落下。
2023年11月,别克发布了全新一代GL8陆尊PHEV,也表明别克并没有完全放弃新能源市场,只是在寻找更适合自己的节奏。
别克这次“硬刚”,不是要和新能源汽车对着干,而是想收割那些对新能源汽车持观望态度的燃油车用户。
这些人是谁?他们可能是:
预算有限,不敢冒险尝试新势力的。
家里老人不接受纯电,想换一台合资油车的。
不追求花里胡哨的功能,只想买个踏实耐用的车。
就拿我一个哥们儿来说,他一直想换台合资车,但又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充电、保值率等方面不太放心。
看了君威的降价信息后,他立马跑到4S店试驾,回来跟我说:“这车开起来底盘挺稳,动力也够用,关键是价格真香!”
别克也别高兴得太早。
除了产品和价格,服务也很重要。
2024年3月,就有消费者吐槽别克车机系统不好用,OTA升级慢。
要是服务跟不上,就算价格再有诱惑力,消费者也不会买账。
而且,别克经销商的压力也不小。
为了完成厂家任务,他们不得不推出更大的优惠,甚至亏本卖车。
2024年初,不少别克经销商就推出了君越、昂科威等车型的大幅优惠活动,优惠幅度超过5万元。
别克这次“硬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能不能打赢这场仗,还得看它能不能在产品、价格、服务等方面都做到位。
至于那些还在犹豫的消费者,不妨去4S店试驾一下君威,看看它是不是真的像传说中那么“香”。
至于我,就搬个小板凳,等着看别克接下来的表现了,好戏才刚刚开始。
别克这步棋,走得够狠,能不能翻盘,就看它自己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