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死人的“非升即走”与冷酷无情的“末尾淘汰”

耿说来意 2024-05-14 08:34:37

2021年6月,复旦大学一位数学系的教授,用利刃将系领导刺杀了,制造了令人惊悚的“割喉案”。

据称这一案件发生的原因,是这个教授因聘期考核不合格,迁怒于人。

2024年4月,南京林业大学一副教授,服毒自杀。据他的同门师妹透露,他聘期四年内,未通过学校考核。

这两起事件,都涉及一个共同的名词“非升即走”,无论杀人的、被杀的、自杀的,都成了这个“名词”的祭品。

看到这些“象牙塔”里的悲剧,让人想起二十年前社会上流行的“末位淘汰”,五十岁以上的人大抵能够遇到过,不少人都经历过,那个滋味也不好受啊,一个单位里谁是末位啊?这个末位怎么确定啊?我经历的是通过投票方式确定,真是不堪回想。

现在有些没良心的,说末位淘汰的都是不干活的、上班喝茶看报纸的懒汉,无能之辈,你看看大学里“非升即走”惨遭淘汰的,博士的,留学的,科研的,副教授的,都不是喝茶看报纸的,更不是无能之辈。

象牙塔里的“非升即走”,早年流行的“末位淘汰”,本质上其实是一种东西,过去是没有的,它伴随着什么来到人世间?它是伴随着唯利是图的社会法则而来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对人与人平等关系的颠覆,形成了人与人关系的物的异化,人不如效益值钱,不如成果值钱。

人是这个社会最可宝贵的财富,为了“物”可以把人逼死,完全颠倒了社会发展的大本大源,于社会文明背道而驰,“末位淘汰”已经被清理了,“非升即走”这尊凶神什么时候从象牙塔里请走?

1 阅读:107
评论列表
  • 2024-05-15 19:39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 2024-05-15 20:45

    非升即走我认为非常不适合古老的数学学科,那里极难取得任何进展,这样的考核我认为适合于一些新型容易取得进展的学科。

耿说来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