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平大戏院:新枝勃发的吉林文艺常青树

吉林日报 2024-05-23 15:40:17

随着东北旅游热的兴起,吉林文旅受到了全国各地的关注。今年年初,为了迎接广大游客的到来,吉林省老牌文化企业——吉林省和平大戏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平大戏院”)快速反应,打破行业壁垒,与航空公司合作,推出了外省游客来长春“以机票换门票”等惠民服务,以独具特色的二人转演出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欢迎来自各地的游客,为吉林文旅添柴加火。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和平大戏院抓住时代机遇,率先布局演艺新业态赛道。2023年,和平大戏院原创制作了大型沉浸式文旅演艺项目《康熙东巡》。什么是沉浸式文旅演艺项目?和平大戏院集团副总裁邢岩是这样介绍的:“比如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山西的‘又见平遥’等项目,都通过给游客全新的体验,增强参与感和代入感,实现内容破圈,带动了当地文旅经济,更形成了独有的地方演艺符号。”而《康熙东巡》正是和平大戏院以北方特色历史文脉为依托,打造出的具有地域专属性的文旅演艺项目。邢岩还说,通过《康熙东巡》,和平大戏院拓展了校企合作的产业模式,“以这个项目为起始,我们将会为吉林省的演艺新业态、新场景、新空间输出老牌企业的文化担当和青春力量。”

近两年,和平大戏院积极创新“演艺+文创”理念,先后与吉林艺术学院、长春大学、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各类送文创下基层技能培训和文化演出服务百余场。以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艺术学院为例,通过双方联合创立“文旅演艺创意中心”,以企业演艺文创项目为载体,以学校创客中心为辅助,实现了演艺与文创的融合。

而和平大戏院的转型升级远不止如此,文化创意的输出让这棵吉林文艺的常青树又勃发新枝、更著新花。今年雪季,和平大戏院承担了长春农安太平池景区的内容策划和文化演艺输出,特别是在春节前夕谋划落地了太平池首届村晚暨2024太平池辽金渔猎文化旅游年,原创打造“喜都龙王”的形象,集中推介了黄龙府八大碗特色美食、太平池旅游体验项目,以及农安大米、农安“三辣”、太平池胖头鱼等优质特色农产品,重点展示了“黄龙有鱼太平年”的文化内涵;4月下旬,和平大戏院又协助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政府举办了第二届秧歌汇演,“这就是秧歌”青年化主题形象、秧歌服走秀《合隆镇的秘密》、秧歌“Freestyle”、秧歌“Battle”等创新内容和环节为东北大秧歌这项群众活动注入了时代的活力,让全镇各村、各社区的居民与游客们一起玩起来、闹起来、笑起来;和平大戏院还在长春市农安县建立了乡村文化和旅游“村导”服务站,将以派驻编导的形式长期支持农安县各村镇群众性文体活动……

“吉林文旅如何能持续‘出圈’?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邢岩说这是和平大戏院近几年来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产业课题。“吉林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是丰厚的,我们始终认为文旅内容应该是热泪盈眶的艺术,应该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文旅的高质量融合发展需要的是把热情和热血转化为热门和热点,要有更多愿意为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文化挥洒青春和热血的人,更要有能够为我们文旅事业发展输出创意并形成高质量转化的团队,我们正在努力成为这样的人和团队。”

(本文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雨虹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