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一体化理念下的单篇教学新样态的研究项目培训成功召开

魅力学校 2024-05-22 08:25:53

为进一步推进教学评一体化项目组教师的德艺双馨发展,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引领,以单篇教学新样态的研究为内容,2024年5月17日在北京印刷学院附属小学开展了“塑德练能 ‘语’你成长”大兴区“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单篇教学新样态的研究”项目培训活动。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大兴区教育融媒体中心综合服务部贺佳主任;大兴区教育融媒体中心技术服务部王文军主任;大兴区教委小教科王婷婷老师;北京市特级教师、语文项目负责人张艳清老师;北京印刷学院附属小学马静书记、校长;大兴区永华实验学校马毓老师;北京景山学校大兴实验学校冯家怡老师,同时参加活动的还有大兴区“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单篇教学新样态的研究”项目组的成员教师们,以及北印附小的全体干部教师。

01第一环节主题宣讲

首先,由大兴区永华实验学校马毓老师带来的《做一个真挚温暖的班主任》主题宣讲。马老师谈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关爱与陪伴,只要给学生以真挚的爱,他们一定会回馈给我相同的爱。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学生会觉得遇到我是一件幸运的事儿。”也正是马老师心怀一颗关爱的心,感动着每一名学生,让学生渐渐从疏冷变得热情。马老师充分利用体育节、社会实践活动等资源,为学生建立桥梁、增强班级凝聚力,并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和班级的状况,还把学习生活的精彩瞬间制成小视频,分享到班级群,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她用真挚的爱,陪孩子去寻找幸福成长的轨迹,收获而来的便是无比的欣慰与感动。

接着,由北京景山学校大兴实验学校冯家怡教师带来的《吾班网红初长成》主题宣讲。冯老师通过和学生谈话了解了学生心中“网红”的误区,并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了奥运健儿之美主题研讨,让学生了解网红背后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奋力与拼搏。正是有了冯老师正确的引导,才让孩子们能够积极转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后,由大兴区教育融媒体中心技术服务部王文军主任带来《跨越千里,只为孩子推开一扇窗》的主题宣讲。王老师通过实地考察了解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为了让孩子能够有更好的学习条件,多年来一直组织捐赠活动。他身为党员,一直秉承着为人民服务这样的真正使命,并希望为贫困的孩子多做一些,希望他们能够在生活中对知识的渴求永远不要降低。王老师正是有着这样的信念,才让教育事业有了使命感。

02第二环节专家讲座

张艳清老师为老师们带来了《基于教学评理念下的教学新样态的研究》的主题讲座。讲座伊始,张老师先和大家针对“学生在阅读答题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互动。几位老师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张老师结合问题进行了细致地解答。张老师谈到,对于审题不准,教师在课堂中要培养孩子提取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对于问题不能回答全面,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关联,最后一定要回归到整体。对于问题回答不深入,教师要引导学生关联人物前后的外在表现去揣摩人物的内心,让思维走向深入。对于逻辑性不强,教师要培养学生能够清晰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的表达。在我们的课堂上,要关注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讲座中,张老师谈到要关注高阶思维的培养,新课标中提到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关于思维,思维非常重要。教师在做学习设计的时候,确定学习目标的时候要用好思维的六个层次。对于试卷的特点,张老师谈到第一是以情境为载体。情境的创设,既可以是生活的,又可以是文学体验的,还可以跨学科的。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恰当运用,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才能最终获得。第二是运用的方式考察语言积累与梳理。第三是依托教材为学生提供阅读与表达的新情境。第四是关注语文与生活的关联。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只是学知识,不是只是为了形成一个能力,而是为了在生活中做事。在字词学习中,张老师建议教师要不断地重视,在课文中落实,帮助学生总结方法,并且不断巩固。在阅读教学中,要从整体感知,提取信息,形成解释,做出评价,解决问题,五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和感悟。在习作教学中,课堂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从三个维度进行:明确习作内容,安排文章结构,能够运用好语言。学生有了明确的方向,才能在表达中有所提升。

张老师的讲座以高阶思维的培养为引领,从考试评价为切入点,培养语文学科的不同素养,不仅有理论的高度,更是为教师们如何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同时,张老师还在讲座过程中与现场的教师们进行了交流与互动,让教师们对项目的概念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03第三环节项目会议

会议第一部分,由大兴区第三小学原书记、校长李艳为项目组卓越教师进行关于领导力的微讲座。李校长从引领教师发展抛砖引玉,她谈到第一要统筹谋划,减负提质。要把活动校本化,区级的、市级的活动融入校级活动,无法融入的活动就把它作为创新项目活动的一个途径。在谋划的过程中,教学干部要用智慧,不光要活动校本化,还要有能力把活动整合化。第二要引领发展、激发动力。调动积极性的好办法,好途径就是发展。作为教学干部要从激发团队的内驱力,引导团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角度开始,营造和谐、向上的氛围,在组内要身先士卒,起到垂范作用。团队中要互帮互助,能够做到资源共享。从团队奖励的角度给大家一种激励,这样多管齐下,让大家真的能互帮互助,团队的氛围更加和谐,研讨的氛围更浓,才能更好的实现目标。李校长还对引领学员个人发展提出了展望,希望教学干部能引领老师们确定思考实践主题、养成日积月累的习惯,这样最终老师们定能在能力上有所收获。

李校长的讲座时间虽短,但是实实在在,非常的务实。结合了具体的案例,为教师们提供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和具体思路,也打开了教师管理上认知和思考。

会议的第二部分,语文项目负责人张艳清老师针对前一段时期项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对接下来项目培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强调。

最后,马静校长进行了总结讲话。马校长充分肯定了卓越教师们在项目管理和引领过程中的优异表现,同时强调做好组织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到,担当,在团队中遇事不往后退,勇于向前,互相补位;第二,团结,要把团队的人心凝聚在一起;第三,容错,要允许他人“犯错”,并用爱帮他人改善;第四,友善,要用友善的态度去对待身边的人;第五,创新,要以实际工作为原点,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探寻工作的创新。只有不断更新转变自身的思想,以更高的站位去奉献,去欣赏,去优化,去管理,才能把这样的精神传达到我们的团队,传递到我们的学校,让更多人受益。

本次培训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收获,技能上的提升,更是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思维认识和修己的觉醒,树人先树己,立德先正心,团队的成员们将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深化思考和研究,让课堂改变,让自身成长。

0 阅读:4

魅力学校

简介:发掘弘扬优质教育,助力教育腾飞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