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孔东梅破例求助中央:请照顾李敏,领导得知后组织发起募捐

史海任我行 2024-03-26 13:24:41

毛主席有两个女儿,一个叫李敏,另一个叫李讷,所谓“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正是毛主席对两个千金的期望。

在对女儿的培养上,毛主席可从来不讲什么“穷儿富女”,他对自己的孩子都是一样地要求严格。

因而早在毛主席在世的时候,他的两个女儿就已经完全平民化,过着和普通市民一样的生活。

而等到毛主席去世,她们也是连遭变故,境况十分糟糕,以至于有一天李敏要靠大家的募捐度过危机。

毛主席的小娇娃

李敏是毛主席的长女,也是毛主席和贺子珍之间唯一一个平安长大的孩子,她出生在1936年的延安。

不过,李敏的童年却不是在延安度过的,事实上她仅仅在那里生活到四岁,然后就被毛主席送到了苏联。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的母亲贺子珍就在那里生活,于是李敏就在母亲的陪伴下成长在了苏联。

苏联的生活并不安稳,因为一年后苏德战争就爆发了,而苏联红军在战争前期被纳粹德军打得节节败退,曾一度连首都莫斯科都暴露在德军坦克的进攻矛头之下。

残酷的战争环境中,苏联竭尽所能动员男子上战场,妇女和小孩也要做后勤工作,像很多斯拉夫妇女就成为了伐木工,或是成为车间工人,至于贺子珍这样的外来人口也要干活,负责为前线士兵赶制毛衣和袜子。

在糟糕的生活条件下,李敏不幸感染了肺炎,其生命奄奄一息。要知道,贺子珍在抵达苏联后不久就生下了一个儿子,那也是她和毛主席之间的第六个孩子,她给儿子起名为廖瓦,而小廖瓦就是感染了肺炎夭折的。

因此,女儿再度感染肺炎让贺子珍十分惊恐,这意味着她可能失去自己唯一的孩子,于是她拼尽全力想要救活李敏,不仅为她寻医问药,还想尽办法找营养品给孩子补身体。

也是由于救治女儿而耽误了手边的工作,贺子珍遭到对中国人有种族歧视的儿童院院长的冷眼与谩骂,而性格刚强的贺子珍并不示弱,转头与对方争执起来,结果就是她被污蔑为精神病而送到了疯人院。

至于李敏,好在她已经恢复过来,所以就在失去母亲庇护的情况下继续生活在了儿童院。

直到1946年,到苏联养病的王稼祥得知了贺子珍的遭遇,当即挺身而出对她展开营救。

在与苏联方面多次交涉后,王稼祥最终是成功将贺子珍救了出来,并着手安排她们母女的回国事宜。

毛主席在收到王稼祥发来的请求让贺子珍母女回国的电报后,也是当即予以了批准,于是在1948年的一天,贺子珍和李敏一起踏上了回国的火车,她们最终抵达哈尔滨。

只是,此时不管是贺子珍还是李敏都无法回到毛主席身边,因为当时还在打仗,毛主席自己都在延安钻山沟,哪能让她们回去。

再者,贺子珍的前妻身份也注定她已经无法回到毛主席身边,唯有李敏在1949年建国前夕被姨妈贺怡带着来到北京与父亲团聚,至于贺子珍则去了上海生活。

往后的日子里,李敏就一直跟着毛主席生活,她平时就住在中南海的菊香书屋,当然周内还是要住校。而在假期里,毛主席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陪伴自己的宝贝女儿,他亲昵地称其为:“我的娇娃!”

毛主席并非是一个溺爱孩子的人,事实上他对李敏要求很严格,从不在吃穿住用上给她很好的条件,也不让她在外面打自己的旗号,并一再教导女儿要多读书、认真学习。

因此,身为主席女儿的李敏从来就不是一副公主千金的模样,事实上也没人会认为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姑娘有什么不一般的身份。

就这样,李敏平平稳稳地过完了自己的少女时代,她步入了大学,也谈了一个男朋友。

李敏的男朋友孔令华也不是寻常人,因为他的父亲是开国名将孔从洲,当年曾是杨虎城手下的干将,参加过西安事变,后来举行起义投靠解放军,最终成为了共和国的炮兵司令。

在征得父母同意后,不等大学毕业李敏就结婚了,而她在婚后第二年生下了一个孩子,也就是长子孔继宁。

这是毛主席第一个孙辈,所以很受毛主席疼爱,其名字也是毛主席起的,意思就是“继承列宁的事业”。但也是以儿子的到来为契机,李敏彻底走向平民化,因为她离开了中南海。

从主席千金到平凡市民

婚后的李敏并没有搬离中南海,而是继续和毛主席住在一起。毕竟他们两口子当时还都在读大学,没能力也没必要住到外面去。

在有了孩子以后,这对毛主席倒也是好事,因为他可以好好体验“含饴弄孙”的乐趣,每日不亦乐乎。

只是这样一来,有一个人不高兴了,那就是李讷的母亲,她很看不惯这一幕,于是家里的矛盾越来越大。

这种情况下,李敏知道自己已经不适合住在中南海了,于是就盘算着搬出去。

一番寻觅后,李敏在兵马司胡同里找了个平房,房子很简陋狭小,但对此时还没有经济能力的他们已经是最好的选择。即便如此,房租也需要毛主席贴补一些才能付得起。

就毛主席来说,他当然是不想女儿搬走的,但也只能叹着气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他能做的也只有贴补女儿三十块钱的生活费。

自打搬离了中南海,李敏的通行证也被没收,从此一家人正如她所说的那样:“已经彻底平民化了。”

在熬过了一段相对比较艰苦的日子后,夫妻两人终于毕业了,而他们也都在国防科工委找到了工作,日子总算宽松了一些。

但没多久的工夫,李敏又怀孕了,这就让她十分头疼。两口子上班没几年,手头的工资养活三口人都很紧张,哪有钱再养第二个孩子?因此,李敏就想着把这个孩子打掉。

但当毛主席知道这件事后,他当即给李敏捎话:“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

至于钱,毛主席再次从自己的稿费中拿了一些出来贴补给她,并让李敏到上海找自己的母亲,由贺子珍照顾她养胎。因而,在1972年的时候,李敏在上海生下了一个女儿,这就是孔东梅。

这个名字也是毛主席起的,但毛主席并没有见过这个孩子,他只是看到了一张照片,同时女儿拜托他给外孙女起名字,于是毛主席就用自己的名字以及自己最喜欢的梅花为其起名为“东梅”。

在孔东梅出生后,因为父母工作忙碌,头几年的时间里都是在上海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倒也为常年独居的贺子珍带来不少乐趣。

据孔东梅回忆,小时候她经常坐在院子里听外婆讲过去的故事,但说多了她就会陷入难过中。

约莫是到了六岁的时候,孔东梅才被母亲接到了北京,重新回到父母身边生活,同时也开始上学,只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外公了。

孔东梅也是在逐渐长大后才意识到自己的父母都有着很深的社会渊源,也才意识到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与自己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只可惜自己没机会被那个老人抚摸着头叫一声孙女了。

在另一方面,李敏将当年毛主席教育自己的那一套理念用在了儿女身上,同样让他们不要以主席后人自居而自矜自得,要分清楚父辈是父辈,自己是自己。

因此,正如当年的李敏那样,孔东梅其实也过着十分谦逊低调的生活,本本分分地读书,安安稳稳地长大。

在孔东梅的想法里,她将来要当一个自由工作者,开一个书店,养几只猫,过自在自得的日子,为此坚持要去美国读书。

其实这并不奇怪,在九十年代的大学生群体中有太多人抱有自由主义的思想,畅想着未来的摩登人生。只是对孔东梅来说,一场家庭变故几乎毁掉她的梦想。

当苦痛接踵而至

在1976年以后,李敏人生的航程中再没有一个叫“父亲”的港湾,这沉重打击了李敏,让幼年在苏联落下虚弱体质的她一病不起。

一个事实是,在毛主席去世后,李敏仅仅在当晚被请去看了父亲的遗体,随后的吊唁仪式却没有让她参与守灵,李敏是像普通群众一样排队去人民大会堂参加吊唁的。

这并非个例,因为在毛主席的晚年,身为女儿的李敏同样没什么机会去见他,有时候想去也会被拦下来。

正因如此,当李敏在1976年9月初见毛主席最后一面时,毛主席才会老泪纵横地埋怨女儿:“娇娇,你怎么不常来看我呀?”

李敏强忍泪水与委屈,她很想说但没有说那句:“中南海的门槛太高了。”所以,相信大家也就明白为什么毛主席的去世会给李敏那么大打击了。

因为生病,李敏干脆辞掉了工作,此后几年一直在休养。而在1984年,她的母亲贺子珍也在上海病逝了,再度失去亲人让李敏无限沉浸在伤痛中,久久不能释怀。

此时,家庭的重担基本都是由孔令华一个人挑着,而他也干脆选择了辞职下海,到深圳经商去了。

孔令华在深圳打拼了几年,前期吃亏碰壁,没赚到什么钱,但慢慢地事业也有了起色,能够往家里寄一些钱了。就在一切向好发展的时候,一个任谁都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1999年的一天,孔令华在外出参加一场展览会的途中,意外遭遇了车祸。

当时,一辆大卡车刹车失灵,当场就撞上了孔令华所搭乘的汽车,致使其身受重伤。事情发生后,孔令华被及时送到了医院,到此时他还有一线生机。

然而,另一个厄运再次降临,由于主治医生的疏忽,孔令华在手术台上突然心脏病发作,当场人就没了。

厄运传来,李敏如遭雷击,再次一病不起。母亲再次病倒,而哥哥孔继宁当时正在驻外使馆工作,只有备战留学的孔东梅能够指望,她赶紧将母亲送到了医院救治。

母亲的病情虽然稳定了,但孔东梅却犯难了,家里哪还有钱给母亲治病啊,就连住院费都要交不起了。

此时的孔东梅可以说是面临走投无路的困境,而她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中央写信求助,希望他们能看在外公的面子上伸出援手。

在收到孔东梅的来信后,起初工作人员还以为是什么江湖骗子,但还是有人了解内情,知道毛主席确实有一个叫孔东梅的外孙女,于是就把信拿到了中央办公厅的领导办公桌上。

得知毛主席的女儿一家情况困难,一些老干部大为震惊,当即就有人招呼去医院探望,他们还发起了一场募捐为其筹措医药费。

当干部代表拿着一个装满钱的信封找到李敏时,李敏感到惊讶并疑惑,随后才得知是女儿给中央写信求助了。

见此情形,李敏也没有拒绝大家的帮助,并一再向老同志们表示感谢。就此,李敏一家的危机终于是过去了,而她随后也对女儿说:“下不为例!”

后来的日子里,李敏逐渐病愈出院,她也坦然接受了家庭变故的事实。至于孔东梅,她在后面也如愿去了美国读书,虽然勤工俭学的日子很艰辛,但她也坚持了下来。

学成归国后,就像曾经梦想的那样,孔东梅真的在北京开起了一个书店,就叫“东润书屋”。时至今日,李敏依旧健在,她们母女两代人都在为弘扬主席的思想与家风而做贡献。

结语

毛主席的女儿李敏,或许不是一个伟大的人,但她身上的一些品质却非常值得人们敬重。身为主席之女,她始终活的十分低调朴实,以至于几乎被人们遗忘。

但在另一个方面,李敏却始终坚守着毛主席传下来的家风,并以此养成了两个孩子,让毛家在精神上也得到了传承,这是很了不起的。

只是她的人生也有太多不忍,无论是小时候的苦难,还是中年时期的失怙之痛,又或是晚年的丧离之苦,都让人感慨万千。好在还有一群老同志的帮助,让李敏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热爱,这无疑是最暖心的事情。

1 阅读:124

史海任我行

简介:每一段历史都该被铭记,我要做的就是让历史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