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开始往后缩了,宣布新决定,特朗普这人没法处

万军 2025-04-28 01:29:26

曾经意气风发、同框合影的马斯克和特朗普,如今走到了利益冲突的分岔路口。

2025年4月22日,马斯克高调宣布将减少在政府效率部的工作时间,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特斯拉。

这一动作无异于亲手为他与特朗普的短暂联盟画上了休止符。

资本逐利、政客逐势,理想主义在权力与金钱的旋涡中,往往连个浪花都激不起。

马斯克的“后撤”,不仅是一次姿态调整,更是对特朗普政策的一次冷眼审视。

马斯克和特朗普

在美国现代政治史上,马斯克与特朗普这对组合,真称得上一出“工业资本遇上政治强人的狗血大剧”。

一开始,马斯克对特朗普倾尽了全部善意,甚至冒着舆论风险,为特朗普站台。

特朗普也是竭力维护这位“朋友”。

就在2025年3月11日,白宫特意为特斯拉举办了盛大的展示会,特朗普不仅亲赴现场,还亲自下单,全款购入一辆Model S。

当场展示对特斯拉的“赤诚热爱”,回击那些攻击马斯克的“激进的左翼疯子们”。

除了行动上的支持,特朗普的嘴巴,当然也没闲着,现场一顿猛夸,把马斯克吹成了新时代的“创新英雄”。

更惊人的是,同日,美国《纽约时报》爆料,马斯克还计划向特朗普团队掌控的组织捐款高达1亿美元。

要知道,马斯克之前一向保持政治中立,捐款也通常是象征性的。

这次直接撒钱,多少带点“押宝”的意味。

可是,蜜月期再甜,也掩盖不了两个人本质上的不同。

特朗普,靠的是美国社会底层选民的怒火上台,他代表的是钢铁、煤炭、石油,这些传统产业的利益。

而马斯克,手握特斯拉和SpaceX,是新能源和高科技产业的旗手。

特朗普靠“美国优先”的关税大棒招揽人心,马斯克靠全球供应链的协作造车赚钱。

简直就像老牛想牵着野马过日子——表面上笑嘻嘻,心里早盘算着哪天就不对劲了。

但为什么马斯克愿意赌这一把呢?

因为特朗普2.0不一样了。

在2025年的就职演说上,特朗普居然大谈“希望”、“民族团结”,满嘴“黄金时代”,仿佛一夜之间从“秩序破坏者”变成了“新秩序建设者”。

这对马斯克来说,是个机会。

如果特朗普真的想搞大基建、搞科技创新、搞制造业回归,那马斯克无疑是“天选之子”,有朝一日能在美国政策中占据极大影响力。

而且,特朗普2.0也确实清洗了不少建制派,力图打造一支完全忠于自己的“宫廷班子”。

这时候,像马斯克这样的“工商王子”,自然成了座上宾。

这一切,看似水到渠成。

但历史告诉我们,当商业野心遇到政治利益,注定要上演一出出血雨腥风。

特斯拉被按在地上摩擦

转折点,来得很快,也很狠。

2025年4月,特朗普高举关税大旗,启动了所谓“美国产业复兴计划”。

他一口气对来自中国、欧洲、墨西哥、韩国的汽车、零部件,甚至电池材料加征高额关税。

对特斯拉而言,这简直是当头一棒。

首先,供应链断了。

特斯拉虽然标榜“美国制造”,但真正的生产体系,早已是全球化协作的产物。

电池材料靠亚洲,零部件靠欧洲,芯片靠中国台湾省。

而特朗普这一脚,直接让特斯拉面临造车成本增加的危机。

不仅如此,上海超级工厂原本是特斯拉全球布局的王牌,现在倒好,被硬生生割裂开了。

更讽刺的是,上海工厂的效率和成本,远远高于美国本土任何一家工厂。

马斯克心里清楚得很:“美国制造”四个字,听起来爽,造起来要命。

其次,市场缩水了。

特斯拉的高端电动车,原本靠出口撑着盈利数据。

现在,海外市场反制措施一出,出口渠道一片混乱,欧洲一边上环保标准,一边抬关税门槛。

特斯拉的新车型Cybertruck,刚刚起步就被堵在半路,订单量一度跳水。

更雪上加霜的是,随着供应链成本暴涨,特斯拉被迫上调售价,与本就来势汹汹的竞争对手如比亚迪、蔚来、小鹏展开血腥价格战。

而这些对手在各自本土市场享受政府扶持,价格竞争力更强。

美国消费者的钱包很诚实,特斯拉的交付量开始出现2010年以来首次年度下滑。

4月22日,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上,罕见地情绪激动,称其多次多次公开表示,降低关税有利于繁荣,但关税决策完全取决于美国总统。

他开始清晰地意识到:特朗普的保护主义,表面上是帮美国工厂撑腰,实际上却是把依赖全球供应链的创新企业活活逼死。

因此,2025年4月22日,马斯克宣布自5月起,将减少在政府效率部的职务工作,专心回归特斯拉。

这一决定表面上是“聚焦主业”,实际上是向特朗普的政策投下一枚冷冰冰的不信任票。

简而言之,曾经的“战友”,如今只剩背道而驰。

关税战的未来

既然裂痕已经出现,那未来呢?

2025年4月23日,面对马斯克的“退休”行为,特朗普虽然无怨言,还夸赞其,“他真的帮助了国家,帮我们省了很多钱”。

但在利益上,首先可以肯定,特朗普不会轻易收手。

他的政治基本盘是蓝领选民,尤其是铁锈地带的制造业工人。

在他们眼中,关税意味着保护饭碗,哪怕代价是整体经济效率下降。

因此,哪怕遭遇华尔街、硅谷、甚至部分共和党内部的反对,特朗普仍将坚持他的关税政策。

从历史上看,类似1929年美国实施《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导致全球贸易萎缩的大萧条并非偶然,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就是以邻为壑。

特朗普正在用21世纪的版本重演这一幕。

不过,面对中国采取的强力反制措施,特朗普即使再头铁,最终结局也很可能是低头妥协。

但对于特斯拉来说,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马斯克不是坐以待毙的人。

他在2025年初提出的“本土化战略2.0”,包括在美国扩大自产零部件比例。

与此同时,其2024年就加快得州锂矿开发进度,以减少成本,但这些措施的成效尚需时间检验。

可以预见的是,短期内,特斯拉的利润将受到持续挤压,股价波动难以避免。

长期来看,能否在乱局中完成自我转型,将决定特斯拉在2030年后的生存与否。

马斯克这次抽身,既是一次无奈的避险,也是一次孤注一掷的自救。

而特朗普?抱歉,马斯克已经下车了,“这人,真没法处”。

0 阅读:17

万军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