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3月山东全省生产总值23466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9073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13639亿元,增长6.0%。

山东一季度GDP增量较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山东各地的经济表现。
青岛1-3月GDP为4071.34亿,同比增长5.9%。青岛一季度经济总量已经突破四千亿大关。一季度青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工业的稳定表现推动了青岛经济的快速增长。
济南(3091.30亿)和烟台(2584.29亿)两地GDP均在全省前列。济南一季度经济总量突破三千亿,总量稳居在全省第二。烟台作为经济第三城,表现也较为稳定。烟台近期的产业大项目落地,对其经济有明显的拉升。
潍坊(1823.30亿)、临沂(1510.40亿)、济宁(1393.70亿)三地GDP均在千亿级别。这三地是未来几年山东有机会冲击万亿的城市。潍坊和临沂两地要加快工业发展,让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临沂的经济近期表现较为出色,尤其是在推动工业发展上发力,为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淄博(1191.16亿)和菏泽(1140.90亿)两地GDP均在1100亿级别。淄博一季度的经济增量表现出色,超过百亿。淄博作为工业城市,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巩固了经济增长的基本面。菏泽的经济增量则表现一般,未来进一步追赶淄博。
东营(1032.76亿)和德州(1011.10亿)两地GDP均突破了千亿级别。两地在一季度凭借稳定的增长,都实现了较大的突破。东营近段时间的经济表现较为出色,这就需要其继续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实现产业对经济的推动。
威海(926.20亿)和泰安(890.60亿)两地GDP均在900亿上下。威海一季度经济总量突破九百亿,拉大了和泰安的差距。泰安则未能实现对九百亿的冲击。
滨州(792.98亿)和聊城(752.07亿)两地GDP均在700亿级别。聊城一季度的经济总量超过了700亿,紧追在滨州。滨州则已经在总量上接近八百亿大关,两地的经济表现都较为稳定。
日照(638.10亿)和枣庄(584.00亿)两地GDP均在600亿上下。日照在一季度经济总量突破六百亿,拉大了对枣庄的领先优势。枣庄一季度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增量较低。
对于山东各地GDP表现,你怎么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