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充满元气的芳胖胖
编辑|充满元气的芳胖胖
异性相处,男女之间的关系总是错综复杂且无法预料。
自己喜欢的人,往往没有那么喜欢自己。
而喜欢自己的人,自己又往往看不上。
想要遇到正确的人,是何其小概率的事情,大多数人只能在彼此试错之后,最终在爱与被爱之间妥协。
然后在高呼一句“这不是我想要的爱情”。
在大多数的时候,就是连自己都看不清楚,更不要看清楚对方。
一对彼此相爱,最终能够走到一起的伴侣,往往是拥有这些“吸引”的本质。

男女之间,遇到喜欢的人,都喜欢用“看对眼”来形容。
正确的人,至少是拥有相互契合的气场,让彼此之间都比较舒服。
虽然听上去玄学,但实际上确实如此。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够成为朋友的人,必然是其身上有共同的共同点。
所谓想要看清楚一个人,只要看他身边的朋友都是什么样子的就知道了,就是这个道理。
交朋友是如此,谈恋爱也是如此。
有时候,即便两人认识了很长时间,也都想要尝试交往,依旧会感到彼此互相抵触。
有时候,即便两人刚刚认识,甚至只是路上的惊鸿一瞥,依旧能够认定对方就是自己今生的彼此。
看得顺眼,两人在一起会觉得很舒服,这就是最重要的一点。

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三观,交朋友的时候,即便是不认同,只要彼此尊重对方的三观就能够成为很要好的朋友。
但是男女之间想要走到最后,却并不能如此,至少两人之间应该拥有一个同调的三观。
比如在面对是否该将钱借给朋友这个最小的问题时,有人会觉得应该借,彼此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有人则觉得,现在大家都没钱,借钱要回来的几率不大,再说自家也需要钱。
这两种选择其实都没有问题,怎么选择都可以。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伴侣双方至少对于此事的看法是一样。
否则只会遇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而这,还只是生活中最小的不同,大到结婚后男女分工,小到孩子教育,这都需要彼此之间拥有共同的三观。
夫妻能够接受和而不同,却无法接受三观拥有巨大的鸿沟。

两个人走到最后,一定是能够彼此扶持,至少不应该是彼此互相拖累的。
如果两个人的目标是挣钱,应该彼此互相督促,一起开一个小店,慢慢壮大。
如果两个人的目标是求学,那么就会在下班后互相监督,一次考在职研究生、在职博士。
即便是两个人没有共同的目标,但依旧可以互相监督,让彼此在各自的领域上精进。
共同成长进步的意义,并非是必须两人所有力气都往一个方向使,也并非是强迫对方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强迫对方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人各有志,只要每天都进步一点点,两人就可以很顺利的走到最后。

爱情的本质,就是应该让两人之间变得更好。
两个人各自变成,自己最想要成为的那个样子。
无论是互相拖累,还是强迫对方改变,强迫对方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努力,
都很难走到最后。
且行且珍惜,适当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