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围持久阴雨雪:下一周!拉尼娜要连续出?今年气候或再次大变

元气麻酱说事 2025-04-29 01:09:56

最近,天气似乎变得格外“任性”。

我国不少地方都被大范围的阴雨雪天气“盯上”,而且这天气持续的时间还特别长,让大家的生活受到了不小影响。

与此同时,拉尼娜现象的走向也扑朔迷离,让人忍不住担心,今年的气候难道又要有大变化?

原本,我国冬季的雨雪天气还算平稳,可进入二月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冷空气频繁“光顾”,就像在天空中跳起了激烈的“舞蹈”,这一“跳”,降水情况也跟着来了个大反转。

江南、华南西部及西南地区东部这些地方,成了这场天气变化大戏的主要“舞台”。

从某个时间开始,这里就持续下着小到中雨,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大雨。

而且,看这趋势,未来一周这种天气还打算“赖着不走”,甚至可能持续更久。

为啥会出现这么持久的阴雨雪天气呢?

这背后的原因还挺复杂。 西南风逐渐增强,就像一个大力士,给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让天空中有了更多形成雨水的“原料”。

高空槽与切变线也没闲着,它们就像巧妙的“指挥家”,频繁引导着天气系统变来变去。

再加上暖湿气流相互影响,就像给阴雨雪天气“添柴加薪”,让它们更频繁地出现。

在这些因素共同发力下,长江以北地区降雪量明显增加,大地很快就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银装”;长江以南呢,则主要是阴雨天气,天空总是阴沉沉的,被阴云笼罩着。

说到天气变化,就不得不提拉尼娜现象。

现在,拉尼娜现象还在持续,虽然它的影响已经接近尾声,但还是给气候带来了不少不确定性。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预估,本轮弱拉尼娜现象有一定概率会在某个时间前结束,到时候气候就会转为中性,既没有拉尼娜,也没有厄尔尼诺现象。

可事情没这么简单,拉尼娜连续出现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这就让未来的气候形势变得更加难以捉摸了。

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可不小。

通常情况下,拉尼娜来临时,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持续偏冷,气流下沉,这一带的降水就会大大减少,变得比以往更干旱,像南美西海岸附近的阿根廷等国家,就常常受到影响。

而太平洋西部温度相对较高,大气吸收了海洋的热量和水汽,变得又湿又暖,空气向上抬升,水汽凝结就形成了降雨,所以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等地区就会异常多雨。

拉尼娜事件不仅会直接让热带太平洋及其附近地区出现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还会通过遥相关,间接影响全球其他地区的天气,引发各种气象灾害。

对我国来说,拉尼娜现象在不同季节也有不同影响。

在发生拉尼娜事件的冬季,欧亚中高纬环流的经向度大,影响我国的寒潮冷空气活动频繁,中东部地区气温容易比常年同期偏低。

统计显示,1950年以来发生的14次拉尼娜事件,影响了我国17个冬季。

除1950年冬季没数据外,其余16个冬季里有13个都比常年同期更冷,偏冷比例高达80%。

从区域上看,拉尼娜年时,西藏冬季偏冷比例最低为50%,西北、西南、江南、华南等地偏冷概率高达80%以上。

在拉尼娜年份的夏季,各地气温同样较高,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和哈尔滨,气温比常年偏高。

在冬季,来自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条件总体偏差,我国长江以南大部地区降水容易比常年同期偏少;

夏季呢,因为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有利于形成华北汛期多雨的大气环流形势,华北汛期降水量就容易偏多。

另外,拉尼娜事件还会让太平洋西部海温偏暖,生成台风的个数和登陆我国台风的个数都比常年偏多。

这么复杂的天气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可太大了。

持续的阴雨雪让道路变得湿滑,开车的朋友得格外小心,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事故,公共交通也常常因为路况不好晚点,给大家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衣服洗了也干不了,家里到处都潮乎乎的,让人心情烦躁。

下雪地区的城市,清雪工作压力巨大,环卫工人要不停地清扫积雪,才能保证道路畅通。

农业也深受其害。

持续降水可能让农田积水,农作物的根长时间泡在水里,无法正常呼吸,影响生长。

低温天气还可能冻伤农作物,让农民一年的辛苦白费。

为了减少损失,农民们只能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农田排水,给农作物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比如给蔬菜大棚加盖草帘、给果树包裹防寒布等。

天气冷了,居民取暖需求增加,能源消耗也跟着上升。

为了保障能源稳定供应,各地能源部门加强了调度和管理。

煤炭企业加大生产力度,电力部门合理安排发电计划,确保煤炭、电力等能源能充足供应,满足大家生活和生产的需求。 目前来看,这大范围的阴雨雪天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拉尼娜现象的走向也不确定。

我们能做的,就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应对各种极端天气的准备。

出门记得带雨具,注意保暖防滑;农民朋友根据天气调整农事活动;能源部门继续保障能源供应。

0 阅读:0

元气麻酱说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