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一首探花诗,道出人生最好状态,小满即安何必求全?

桂临塞上聊历史 2024-05-20 13:40:48

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01

《十三日吉祥院探花》

蔡襄〔宋代〕

花未全开月未圆,寻花待月思依然。

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

古人有云:“谦受益,满招损。”

这句话富含哲理,也就是说天道忌满,人道忌全。一半在于己,一半听自然。比如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简单一点理解,就是说做人做事,不能太过了!

话虽如此,可是世间万物皆有两面,有时候过于谦虚也可能让人失去展现自我的机会,而过于满盈则可能引来嫉妒与祸患。

所以说,真正的智慧在于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保持谦逊的态度,又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既不过于追求圆满,又能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

谦虚是一种美德,它让人始终保持一颗学习的心,不断进取。然而,过度的谦虚却可能让人失去自信,甚至变得自卑。因此,需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观点,让他人看到自己的价值或者能力。

同样,追求圆满也是人之常情。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一帆风顺,十全十美,事业能够蒸蒸日上。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过度的追求圆满和完美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和失望。所以需要学会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用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在追求平衡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论是面对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被外界的赞誉或批评所左右。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选择。

总之,“谦受益,满招损”这句话在提醒人们要在做人做事中保持一种平衡的态度。既要保持谦虚的品质,不断学习和进步;又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展现自己,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同时,也要学会接受生活的不完美,用宽容和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变化。

这样的状态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北宋诗人蔡襄出游探花,看到了花将开未开,天上的月也未圆,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饱含人生哲理的诗。他认为追求不要太过,不然最终受伤的只能是自己。

02

蔡襄,北宋名臣,他为官一生,保持着清廉刚正,勤政爱民,为民造福的父母官本色,在变法和守旧的对理综,坚持原则,立场鲜明,卓识远见,真正做到了为朝廷尽忠、为百姓立命。

在他的墓前石柱上镌刻有一副对联:“四谏经邦,昔日芳型垂史册;万安济众,今朝古道肃观瞻。”这也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蔡襄出生在农家,妥妥的寒门子弟;

宋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十八岁的蔡襄通过勤奋苦读,终于魁甲高第,以甲科进士,开封第一而誉满京师,并就此踏入官场。对于蔡氏家族来说,这才是开始。

在他后裔中,产生了二十多名进士,先后十人担任过各州府知州,造就了当时了整个家族里文风鼎盛,官路连绵,被后人赞誉为“五世十知州”。

宋仁宗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由范仲淹为首的新政派弹劾权臣勾结朋党,贪求私利,谏仁宗推行新政。结果却遭到“守旧派”反击,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四人同时被贬出京师。

最后年仅二十四岁的蔡襄挺身而出,以一首《四言一不肖诗》力挽狂澜,迫使宋仁宗不得不罢黜了吕夷简等人,重新起用范仲淹等人,这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诞生。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03

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蔡襄任知谏院,却因刚正直谏,弹劾权臣而得罪权贵,后以赡养老母亲为由离京。

后来又几经起落。但他始终保持本色,无论是在福州任转运使,还是泉州知枢密直学士,都为当地繁荣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五十三岁的蔡襄被流放杭州,任杭州知府,拜端明殿学士。此时的他倍感轻松,因为已经摆脱了庙堂的凶险艰难处境。

第二年,徙南京留守。于是写下了这首《十三日吉祥院探花》。

诗词大意:

花未全开,月未圆满,就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可以有花去游赏,有圆月去欣赏,如此智慧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明明知道花开全了会谢,月变圆了会缺,最是无情物,假使人们再自作多情,求全求圆,那岂不是更加可怜了。

他是在劝慰自己,要学会顺其自然,不要为难自己,不能求圆满。

又一年,他因病殒于家中,享年五十六岁,秋天归葬于福建莆田。

04

这首诗是他总结自己的一生经历中的心路历程,并道出人生最好状态,小满即安何必求全?

恰逢小满,读到了蔡襄的这首诗,很有感悟。

小满,一个蕴含哲理的节气,它告诉人们,生活中的满足感并非来自无尽的追求和贪婪,而是源于对已有之物的珍惜和感恩。人生,若能懂得小满即安的道理,那么,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人总是习惯于不断向前奔跑,追求更高的目标,更好的生活。然而,当停下来审视自己的生活时,会发现很多时候,忽略了身边的小确幸,错过了那些简单而美好的瞬间。

其实,人生无需过于苛求完美,因为完美本身就是一种无法企及的状态。应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每一个小满,珍惜眼前的每一份拥有。

小满即安,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告诉人们,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不要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要记得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只有当真正懂得珍惜和感恩时,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当然,小满并不意味着停滞不前,而是要在满足现状的基础上,继续努力,追求更好的自己。应该保持一颗谦逊的心,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精彩。

一句话,人生最好状态,莫过于小满即安。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珍惜当下,感恩生活,以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人生的起伏和波折吧。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活的旅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

05

很多人对于蔡襄这首诗不是很熟悉,可是却对第一句应该有所耳闻。

“花未全开月未圆”,因为清朝曾国藩“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借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然后流传。

不管如何,小满节气到了,希望大家都能从这首诗中汲取智慧,小满即安,小满即可,在欲海之中,能够保持定力,谦逊低调,日日进取,顺道而行。

-作者-

威评书影史,自评自说自开怀,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觉。

2 阅读:208
评论列表
猜你喜欢

桂临塞上聊历史

简介:喜欢历史,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