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88年,有位头发全白的老大爷来到了北京政府部门。经过一番仔细盘问,政府工作人员这才弄清楚,这位老大爷以前竟是中共地下党的一个成员。他这次专程赶来,是要给政府递上一份重要的人员名单。
这份名单挺长,足足有一百人,全都是国民党过去残害的中共秘密党员。当中央看到其中一个名字和它后面的六个字信息时,都吃了一惊。就这样,一个困扰大家三十八年的疑团,总算是搞清楚了。
这位老者究竟啥来头,名单里让中央留意的那位又是谁呢?那六个字的秘密消息是啥,它到底揭开了啥谜团啊?
【上交名单——疑惑】
大爷,您是不是在找啥东西呢?工作人员瞅见大爷在大厅里转悠,好像在找啥,就赶忙走过去问了一声,看能不能给大爷搭把手。
老人听了这话,转头看向他。那眼神锐利,做事利落的模样,立马让人感觉,这家伙来头不小。
老人先仔细瞧了对方一眼,瞅见对方身上的工作服后,神情稍微缓和了点,“请问,这儿是不是中央组织部门?”
工作人员朝他点了点头,问他有啥事儿,没想到那老人家却不肯再多说了,只一个劲儿地说有特别重要的事儿,得跟组织说一声。
工作人员看老人家问不出啥新信息,但感觉他不是无理取闹的人,就赶紧跟上级说了这事。没多久,老人家就被安排见到了中央组织部的头儿。
告诉你,我是之前被派去台湾潜伏的地下党,谢汉光!他边说边站了起来,给对方来了个标准的军礼。
听到那话,负责人立马站起身,回了个军礼,紧接着就搀着老人家坐下。看他那样儿,挺真诚的,但负责人觉得,再确认一下心里才踏实。
“大爷,您有啥法子能证明自己是以前的地下党成员呢?”这话一问,谢汉光当场就懵了。他没法证实,毕竟干的那活儿,档案里头压根没他名字,就连入党时给他介绍的那个人也不在了。
谢汉光摆了摆手,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然后掏出了一张在台湾时用的身份证,上面的名字写着“叶依奎”。负责人瞅了一眼,叹了口气,说这玩意儿没法证明他的身份。
谢汉光重重地呼了口气,无力地摆了摆手,表示自己没事,然后就走了。负责人瞅着他的背影,心里其实已经有几分相信老人说的话了,但这种事儿,还是得小心为上。
负责人压根儿没料到,没过多久,那位自称红色特工的老大爷,居然又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领导,我虽然没法拿出啥证据来证明我是谁,但这份文件真的很重要,您得好好看看。负责人瞧他一脸严肃,就小心地把递过来的文件接手了。
这事儿可真让人惊讶,负责人瞅着文件里的内容,噌一下就站了起来,满脸震惊。他转头看了看老人家,见老人家点了点头,这才确信自己没看走眼。
没错,这份清单记录的是在台湾英勇牺牲的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负责人非常认真地整理好这份文件,接着一脸严肃地对谢汉光说,他们肯定会特别重视这份资料。
谢汉光露出了点满意的笑容,然后就又走了。那头儿赶紧把这事儿往上报了,接着部门里的人都行动起来,去验证那份文件的真假。
“哎,这家伙咋会在这儿?他不是早就反水了吗?”一位工作人员在检查名单时,意外瞅见了刘光典的名字,心里直犯嘀咕。
刘光典究竟是何许人也,为啥工作人员会讲他变节了呢?要是真这样,那他的名字咋又出现在了那份名单上呢?
【惊人报纸——投敌】
说到1948年那会儿,我党军队在战场上那是捷报频传,打得国民党军队啊,嚣张劲儿全没了,士气低落得很。
老蒋瞅着渡江战役失败的消息,一屁股瘫在了椅子上,心里直犯嘀咕,咋就搞成这副模样了。但眼下这情形,容不得他多琢磨这些,得赶紧盘算下自己往后咋撤。
老蒋那边搞出的动静挺大,我们党也早就注意到了。为了从国民党那边探听点消息,我们党打算派人过去,刘光典就是派出去的交通员之一。
“光典,这次出门得多久啊?”王素莲边给老公打包行李,边随口问起他啥时候能回来。
刘光典把资料塞进行李箱,随后轻轻抱着妻子说:“具体咋样我也不清楚,但别担心,我会注意的,有空就给你写信。”
刘光典被妻子紧紧回拥,她细心地叮嘱他务必照顾好自己,他全都点头答应了。转眼间就到了该出发的时候,王素莲瞧着丈夫的身影越来越远,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王素莲为了不去想离别的难过,整天都让自己忙个不停。她把孩子们照料得无微不至,还给自己找了份工作干,这样一家人的生活就过得既踏实又安稳。
转眼间,时间就溜达到了1954年。有一天,王素莲出门去买菜,老感觉背后有个人跟着,但她没吭声,心想可能是自己多想了。
“真没想到,刘光典居然会叛变,”王素莲一听这话,立马愣住了,接着快步冲到说话人的跟前。
“你刚才说啥?”王素莲一把把菜篮子放到旁边,赶紧追问那个人。那个人被她冷不丁地一出现给惊着了,赶忙把手里的报纸塞给她。
“干嘛这么凶,你自己瞅瞅,报纸上都写着呢,还能骗你不成?”王素莲一字一板地核对着,确实跟那人讲的一样。
这咋回事啊?她虽然不晓得自家老公到底是干啥的,但她心里头有数,他肯定不是个叛徒。可报纸上那大标题“刘光典背叛投敌”到底是啥情况呢?
她迷迷糊糊地踏进家门,心里还是不愿接受报纸上说的那些事儿。直到中央来人找上门,她才稍微回了点神。见王素莲一脸迷茫,不停地追问她丈夫的情况,那些人只好直接说明了来意。
其实上面的人对报纸上的内容真假也没个准儿,但为了保险,他们还是把王素莲和她孩子给看管起来了。
刘光典是不是真的背叛了呢?报纸上说的那些到底是啥情况?这事儿得从1949年开始讲起。
刘光典跟老婆孩子告别后,就照着组织的意思,先去了香港,接着到了台湾。没多久,他就顺利地把地下党那边弄到的消息带回了大陆。
根据这份消息,我们党顺利找出了藏在大陆上的国民党间谍。老蒋一听说这事儿,马上觉得自个儿身边可能有叛徒,赶紧就让人去查。
国民党密探倾巢而出,台湾的天空中回响着接连不断的惊恐呼喊,听得人心里直打颤。这么一来,我党在台湾的隐蔽组织处境就变得万分危急。
为了掌控局面,上头派洪国式去台湾组建情报团队。洪国式他们动作很快,没多久就搜集到了大堆的情报信息。
因为刘光典以前送过情报,有经验,所以组织就让他再去拿一次情报。可刘光典没想到的是,这次任务特别不顺利,他甚至还被人冤枉说投敌了。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抱憾离世——正名】
刘光典一到台湾,心里正盘算着去取那份情报呢,结果刚迈出门槛,就撞见国民党的人在那边恶狠狠地抓人。刘光典一看这架势,感觉事情不妙,干脆就先按兵不动了。
等那帮扛枪的国民党士兵走远了,他才赶紧向旁边的邻居问情况。问明白了之后,刘光典说了声谢谢,接着就回了自己家。
蔡孝乾?他竟然是这边的一把手,怎么会这样......刘光典使劲攥着杯子,心里真不愿相信刚才听到的消息是真的。
不久前,蔡孝乾不小心被国民党给抓了。但这事儿还不是最让人意外的,最让人惊讶的是,他刚被抓,没等人审问呢,自己就把知道的全说了出来。
他啊,可是个老资格党员了,还亲身走过长征路。像这样经历过风雨的老革命家,咋会突然就变了呢?刘光典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蔡孝乾自己招供后,我党的秘密工作者就遭遇了重大打击。还好洪国式跟蔡孝乾的那个组织牵扯不深,所以暂时还没被揪出来。
刘光典真切地体会到了台湾局势的紧张,他赶紧联系上了自己的联络人,并从对方那里获取了重要信息。刘光典瞅了瞅那份情报,心里稍微放松了点,当下就决定马上动身返回。
他按照事先约定的暗号,把这边的情况报告给了组织,但左等右等就是没收到回复。刘光典琢磨着,这么干等下去也不是个事儿,于是就先去台北申办出境手续了。
就在他满心盼着很快就能回大陆见老婆孩子时,洪国式却被抓了。说起来,国民党早就对他虎视眈眈,甚至还偷偷安排了两个特务混进了情报组织里头。
他们一开始演了出耍无赖、纠缠不清的戏,接着就找了个调查的借口,把洪国式给逮了起来。这时候的洪国式,压根儿没察觉到事情有多棘手。
你得告诉我们你亲友是谁,等调查清楚后,自然会让你走的。洪国式没察觉到这是个陷阱,随口就把他组员的信息给说了。
最后的结果很明显,费了好大劲组建的情报小组,被洪国式几句话就给整垮了。情报组的成员全都被关进了监狱。好在刘光典因为去办出国手续,侥幸躲过了这一劫。
听到洪国式他们遇害的事,刘光典眼泪止不住地流。但他心里清楚,现在最关键的是把情报送出去,所以只能狠狠心,把悲伤都憋回肚子里。
瞅着手里的消息,再琢磨琢磨洪国式他们那帮人的结局,刘光典心里头明镜似的,这情报八成又是国民党设下的圈套,不靠谱。与其把假消息带回去,还不如干脆一把火烧了它来得痛快。
搞定那事后,他打算换个地方躲躲。有次在街上溜达,想摸摸底细,结果碰上了我们党的王耀东同志。俩人一碰头,商量了下,就决定一块儿离开台北了。
路上净是抓人的密探,刘光典他们只好到处躲藏。国民党搜查的面积越来越大,刘光典他们没得选,只能跑到偏远的大山里头去藏身。
尽管这样,但还是没能躲过叛徒的背叛。1954年的时候,刘光典和王耀南两人被抓了,接下来他们面临的就是严酷的拷问。
碰到那些凶狠的敌人,刘光典硬是没低头。到后来,敌人实在没辙了,就使了个坏招:在报纸上宣称刘光典已经投了敌,就是那上面讲的事儿。
我们党的高层很快留意到了报纸上的报道,尽管手头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出于保护组织安全的考虑,他们还是决定对王素莲等人实施监控。
因为一连串的误会,王素莲和她孩子们无端被扣上了“投敌家属”的帽子。在长久的指责声中,王素莲终于在1955年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1987年,“戒严令”不再实施后,两岸之间的关系慢慢变得没那么紧张了。前面说到的那位老人谢汉光,也终于回到了他离开很久的大陆。接下来,就是文章开头所描述的那个场景。
谢汉光掏出来的那份东西,是国民党那时候杀掉的地下党成员的名单。你瞧,那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刘光典,老家旅顺。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六个字,足以说明刘光典压根儿不是个叛徒。
报纸一发出去,敌人就打算拿这个来压刘光典一头,结果他直接朝敌人脸上吐了口带血的唾沫,狠狠地说:“做梦!就算背上坏名声又怎样,我绝不会让你们的诡计成功!”
刘光典这家伙软硬不吃,敌人彻底失去了耐心。到了1959年2月4日那天,刘光典最终在刑场上献出了生命。
【结语】
1991年的时候,中央组织部给刘光典正式恢复了名誉,让这位烈士的英灵得以安宁。
革命那会儿,像刘光典这样的地下工作者,个个经历坎坷,整天都在危险的边缘徘徊。他们那种不怕死、一心为革命的精神,真是让人佩服,我们每个人都该好好记住这份坚持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