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发布预警!为什么开网约车越来越难赚钱了?

具光谈财经 2024-05-25 07:18:09

“实在不行,还可以开网约车”都市白领,常常把开网约车当作生活最后一道防线。在他们看来,网约车赚的不少,也还体面,是失业之后的比较好的工作选项。但现在,多地都发出了网约车预警,提醒大家谨慎进入网约车行业。这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好,我是小夏,今天跟大家聊聊网约车行业。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都发布了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公开提醒企业和个人谨慎选择网约车行业。

比如景德镇,就在520当天发了通稿,说景德镇市区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在15单左右,单车日均运行收入240元左右。综合市区人口数量、群众出行需求、公交发展水平以及现有出租汽车里程利用率等因素,市区网约车运力趋于饱和。(数据来源:券商中国,2024-5-22)

对于还想从事网约车行业的企业和个人,景德镇发布了三点风险警示。大意就是,企业现在还想进入这个行业,大概率会亏损,个人呢,也赚不到啥钱。

无独有偶,从4月至今,鹰潭、莆田、商丘,甚至苏州、重庆这样的大城市,也都发布了相关预警。

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发布网约车预警,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供需的失衡,当下的网约车市场,供给已经大于需求。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截至2024年3月31日,全国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679万本、车辆运输证285万本。而去年同期,这两个数据分别是523万和225万。(数据来源:Wind)

这意味着,在一年时间里,有156万新司机涌入了网约车行业。

但在需求端,网约车总体需求变化是不大的。交通部数据显示,今年3月网约车订单为8.9亿单,虽然较去年7.2亿单有较大幅度增长。但考虑到去年3月疫情放开不久的低点,这个增长带有低基数效应。(数据来源:Wind)

一个更直观的对比是,早在三年前的5月,网约车单月订单已经达到了8亿单,和现在差异不大。但当时的驾驶员证只有现在的一半。

很显然,相比三年前,网约车市场的供需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毕竟,这些年中国经济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新能源行业崛起,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则遇到了阻力,这些行业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他们中的一部分,就流向了网约车行业。

而供需失衡的直接影响,就是网约车司机收入的下降。对于网约车司机而言,月入三四万的时代早已经远去。

拿上面提到的景德镇网约车司机来说。日入240,如果满勤,全月收入似乎能获得7200。在私营单位月均工资仅有4400多元的景德镇,看起来并不低。(数据来源:Wind)

但是,如果你扣除油费、电费、车辆折旧和维护费、保险费、平台抽成等费用,剩下的净收入可能就只剩5000多了,而如果网约车司机的车是租来的话,收入更是捉襟见肘。

去年以来,诸如“网约车为什么总是臭臭的”、“打到臭车的概率越来越高了”等话题都会时不时冲上热搜。

这些话题的背后,其实是网约车司机越来越艰难的生存环境。因为收入下降,所以很多司机选择住在车里。这样不仅可以省一笔房租钱,也可以节省回家的时间,从而多赚几笔单子。但司机长时间睡在车里,确实会产生味道,从而影响乘客的利益。

除了司机,行业供求的变化也影响了网约车平台,特别是腰部的网约车平台。

当前,网约车行业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滴滴仍然是龙头,T3、曹操出行位列第二名。当下除了滴滴勉强实现了盈亏平衡,别的平台,仍然都处于亏损的状态。 

为了缓解现金流压力。2024年开年以来,网约车平台出现“扎堆”冲刺港股上市现象。3月,嘀嗒和如祺先后向港股IPO发起冲刺,4月,曹操出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对这些网约车腰部玩家来说,业绩还在增长,但巨额亏损和负债也在并行,急需借力资本改写现状。

温馨提示:本文所述不作为个股推荐。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0 阅读:15
评论列表
  • 2024-05-25 08:21

    失业了,老了、被辞退了、公司裁员、毕业找不到工作,一起总是说大不了就去跑外卖、跑出租车、现在明白了吧,门都没有了,太多人进入这个行业里面。所以卷到大家都生存不下去了。可是没有工作了能干什么,又没认告诉他们。

具光谈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