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再质疑四渡赤水遭伟人怒斥,连累彭老总背了二十余年黑锅!

史海钩沉峥嵘 2024-04-22 05:40:47

但凡对中国革命的历史有所了解,恐怕没有人会不知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伟人指挥的彪炳史册的四渡赤水之战。

四渡赤水后来被公认为红军长征途中,一举摆脱蒋介石反动军队围追堵截的最为关键的一场大战,连毛泽东本人也不否认此战是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戎马一生中,最值得引以为傲的“得意之笔”。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过往中,特别是在当时,并不是人人都能体会到伟人这种高超的战略战术背后的精妙之处,举足轻重的中央红军领导层也不例外……

1935年1月15日,在我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遵义会议”在贵州遵义召开。

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统治,恢复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1月28日,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之下,红军作战部队和军委纵队轻装西进,渡过赤水河。

四渡赤水示意图

长征途中举世闻名的四渡赤水之战正式拉开序幕。中央红军从此走出连续败北,几近覆亡的战争阴霾,从胜利走向胜利……

为了甩掉穷追不舍的优势之敌,毛泽东指挥红军展开大范围机动作战,声东击西,指南打北,耍得敌人团团乱转,束手无策。

而这种大踏步的进退,不可避免的使部队远距离行军成为常态。有时遇到敌情突变,敌变我变的我军还可能跑一些冤枉路。

于是,包括战场指挥官在内,鞍马劳顿的红军队伍中出现情绪波动,开始有人说怪话了。

我军首屈一指的主力,红一军团的军团长林彪,也对毛泽东的军事指挥产生不满。

林彪满腹牢骚,抱怨部队长途跋涉,尽走“弓背路”,认为应该走“弓弦”,走捷径……

红色经典《四渡赤水》

经过四渡赤水,二占遵义,佯攻贵阳,威逼昆明等一系列令敌人眼花缭乱的作战行动,至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终于胜利渡过金沙江,跳出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包围圈,取得了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

直到部队在四川会理一带作短暂休整,依然不能领悟伟人独到境界的林彪,竟然搞起了小动作,给时任红三军团军团长的彭德怀打电话说:

“现在领导不行了,你出来指挥吧!再这样下去,就要失败。我们服从你的领导,你下命令,我们跟你走!”

林彪这种有违组织原则的要求,理所当然遭到了彭德怀的回绝。

当时在场的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后来毛泽东口中的“厚道人”,也对林彪正色道:

“你是什么地位?你怎么可以指定总司令,撤换统帅?我们的军队是党的军队,不是个人的军队,谁要造反,办不到!”

聂荣臻元帅

聂荣臻明确警告林彪:“如果你擅自下令部队行动,我也可以以政治委员的名义下指令给部队不执行。”

无奈林彪置若罔闻,坚持写信给中革军委,要求更换领导。

信的大意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随军主持大计,彭德怀任前敌指挥,迅速北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写罢信,林彪要求聂荣臻一同签名,遭聂断然拒绝,只得单独签字送了上去……

1935年5月12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会理会议)在会理城郊的铁厂召开。

在领袖指引下

会议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主持,充分肯定了遵义会议以来战略方针和军事指挥的正确性。

会议批评了林彪提出的改换领导的错误主张,朱德、周恩来等皆表达了对毛泽东领导才能的极大认可。

毛泽东在会上发言,一针见血地指出林彪的右倾思想实质,严厉驳斥了林的“弓弦论”:

“……我们中央和中革军委谁也不是白痴,如果能走弓弦,谁还愿意走弓背?问题是敌人的重兵寸步不离地紧紧尾追我们,能允许我们走弓弦吗?这是幻想,战士有这种想法,这不奇怪,而作为红军高级指挥员有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正所谓爱之深才会责之切。毛泽东最终还是对这位风华正茂的心腹爱将网开一面,并未深究,仅仅是以长辈的口吻训斥道:

“你还是个娃娃,你懂得什么?”

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

事实上,毛泽东选择原谅林彪的同时,坚定地认为“写信事件”的幕后策划者另有其人。

他断定来信的语言是林彪的,思想却是彭德怀的,并当众指责,林彪这封信是彭德怀鼓动起来的。

遗憾的是,态度暧昧而又沉默寡言的林彪并没有当面澄清。

由于大敌当前,出于维护党内团结的考虑,彭老总也采取了“事久自然明”的态度,未作任何申辩,只是批评林彪的信说:

“遵义会议才选出新的领导,这时又提出改变前敌指挥是不妥的,特别是提出我,则更不适当。”

最终,酿成了毛泽东与彭德怀之间,长达二十四年的历史误会……

彭德怀元帅

1959年庐山会议上,性情耿直的彭老总因一封“万言书”获罪,受到错误批判。

毛泽东批判彭德怀时,新帐老帐一块算,再次提及当年的“林彪写信”事件。

彭德怀不再保持沉默。众目睽睽之下,林彪不得不道出事实真相,当众表示,他写那封信之时,彭德怀并不知情,与彭无关。

这段令伟人始料未及的插曲,成了彭德怀在庐山会议期间,唯一一件值得聊以自慰的事情。

会后,彭老总曾喜不自胜地对身边人说:“今天会议上,林彪算是澄清了二十多年的历史误会。”

只可惜也仅此而已,由于种种原因,这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元帅从此淡出政治舞台,再无出头之日……

15 阅读:2470

史海钩沉峥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