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平洋的风吹过巴士海峡,一万两千名美军带着五国联军在此地摆开阵仗,仿佛要把这片海域变成“国际军事嘉年华”。2025年4月,美菲“肩并肩”军演锣鼓喧天,澳大利亚的军靴、日本的雷达、英国的舰船、法国的导弹和加拿大的补给车挤在吕宋岛北部,活像一群试图用树枝拦住长江的蚂蚁——阵仗虽大,底气却虚。

这场演习最扎眼的“招牌动作”,是美菲密谋封锁巴士海峡的野心。这片不过百公里宽的海域,北接台岛南抵吕宋,像一根卡在中国海权咽喉的鱼刺。美军搬出两套“玩具”显摆:一套是名字绕口的NMESIS导弹车,听着像科幻片道具,实则是给老式导弹装了个四轮底座,射程勉强够到180公里,活脱脱“老黄瓜刷绿漆”;另一套是臭名昭著的堤丰导弹系统,这“变形金刚”能塞进战斧巡航导弹、鱼叉反舰弹甚至防空导弹,射程直接飙到1800公里,摆明了要在吕宋岛北部当“钉子户”。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出戏码就像在沙滩上画防线——潮水一来全白忙活。中国的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早把巴士海峡盯成了“透明鱼缸”,那些四处挪窝的导弹车在卫星眼里,不过是一群打着手电筒的萤火虫。更别说东风快递的“次日达”服务,专治各种海上移动靶。有军事博主戏称:“美军这套把戏,像极了小孩藏玩具,以为挪个地方妈妈就找不着,殊不知家里早装了360度摄像头。”

其实破解封锁的关键,早被《孙子兵法》点透:“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台海风云变幻之际,解放军海空力量已把巴士海峡当自家后院遛弯。去年亮相的某型高超音速导弹,从沿海发射到覆盖吕宋岛北岸只需泡杯茶的功夫。更绝的是电子战部队的“障眼法”,去年南海演习时,美军雷达屏上突然跳出几十个“幽灵舰队”,慌得指挥官直喊“见鬼”——这手“大变活船”的功夫,可比魔术师刘谦的扑克牌戏法刺激多了。

要说真正的破局杀招,还得看那张迟早要揭开的底牌。台岛与大陆仅一水之隔,待到红旗漫卷海峡日,什么“第一岛链”立马变“断线项链”。到那时,巴士海峡的封锁演习恐怕要改名叫“海底捞针”——毕竟在东风导弹的射程覆盖下,美军基地想当“钉子户”也得先问问拆迁队同不同意。


这场闹哄哄的军事嘉年华,倒是让人想起《三国演义》里火烧赤壁的场面:曹军战船连成片,看着吓人,结果东风一起全成了火锅料。如今太平洋西岸的棋局愈发有趣——当五国联军忙着在沙滩上堆碉堡时,潮水正在悄悄上涨。只是不知这浪头打来时,究竟会卷走谁的沙雕呢?
